浅谈梅桩壶的形态美
2017-11-25范俊虹
范俊虹
摘 要:艺术与自然有着一种默契,艺术家们总是擅长通过艺术加工手法把自然之物诠释成一道更为优美亮丽的意境,而紫砂壶艺的诞生和发展更是始终与大自然保持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并在造型装饰上予以具体表现,反映出艺术的个性与风格。
关键词:紫砂壶;形态;传统;梅桩壶;艺术
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30-026-01
在紫砂壶的艺术创作中,应用树枝的形态变形制作的紫砂壶器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由松、梅、竹等树枝、树干经过紫砂的艺术变形制成壶器后樣式古朴美观,符合文人雅士的审美情趣,例如“梅桩壶”、“岁寒三友壶”、“松鼠葡萄壶”、“松段壶”等.松、竹、梅等树为长青、长寿的象征,寓意美好,深受人们的喜爱。紫砂花货是用提炼取舍的艺术手段,表现天然形态中富有美学价值的部分,并符合功能合理、视觉美观和使用安全的实用原则,运用雕、镂、捏、塑等手法,将天然形态变化为紫砂壶的造型得以传承。
随着人民生活的富足,更加追求物质和精神上享受.而紫砂壶的造型多变,取材广泛,在造型语言上能够更好的表现出人们的诉求.把精神寄托于紫砂的造型和内涵之中,充分地表现出紫砂艺术的精神气质。紫砂壶的最高境界就是要达到精、气、神、韵的完美展现,而花货就具备这些潜质和意蕴,花货艺术变幻无穷,不管是器形还是内涵都是人们乐于取材的对象。自然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艺术题材,成为了立意深远的艺术形式,紫砂花货在制作时不仅要将自然形态融八到紫砂艺术中,还要体现壶所表现的美感,经过艺术化地处理作出符合视觉艺术和紫砂制作原则的花塑器.所以要求紫砂艺人要到自然中去,从大自然中提炼精华,取得灵感,才能制作出一把既有灵性又有艺术气息的紫砂壶,花货从明代供春壶开始就开始了它的发展旅程。
紫砂花货的造型是从自然界中精心提炼取舍的,加之创作者灵活的手法,巧妙的表现方式,紫砂花货的塑造也能贴近自然,谋求与人的共鸣,花货艺术的表现可以表现出抽象、具象,凝炼出紫砂艺术的精神气质,紫砂从自然的体会和对生活的感悟,以灵感为线,笔墨为砚,创造出符合紫砂造型艺术的紫砂能力的表现。这带有东方审美情愫,融合西方的美学。开创出“源于自然、高于自然”突出自然形态中富有美学价值的形象。
紫砂艺人们曾以岁寒三友松、竹、梅,花中四君子梅、兰、菊为题材,创作了许多优秀的紫砂艺术品,其中梅也是历代文人、紫砂人乐于制作和取材的对象。自古君子多爱梅,梅不仅有着文人倾向,更是贴合我们生活的植物。“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从梅花默默无闻,凌寒傲雪,静默而暗香,充分展现了梅花的品格,不屈不挠、坚韧不拔、坚强不屈的精神和顽强意志。从古到今梅花就是文人吟唱的诗篇,墨客笔下的筋骨,诗词书画中若有若无,坚强不屈的精神,笔者身为一个紫砂从业者,也喜爱这样格骨清香的报春者.也与梅结下了不解之缘,开启一段紫砂人与梅的默默诉说。
紫砂壶以梅为壶,是经久不衰的题材。历来以梅人壶的造型新奇多变,笔者在生活中也观察梅的形态。从梅树的形态、梅枝干的疏密、梅花的姿态等去研究,力求以自然的形态表现出最符合自然、最为实用的紫砂壶。梅桩壶以贴、雕、塑等方法塑造壶的自然形态,以一截梅桩为壶体,挺拔有力。
壶身线条自壶底壶身、壶把、壶嘴运用雕镂和捏塑等多种手法,以达延伸而出,融合的梅桩的自然之形,经历了生长的过程,壶身凹凸不平,雕琢出壶身梅桩上的节疤。壶口于梅桩平面上开口,口与盖融合一处,内嵌,气密性良好。整壶风格高雅脱俗,造型流畅灵活,虽不追求富丽堂皇的面貌,但仍匠心独运,雕琢细致,朴雅淳厚,手工精细妙不可思。
工艺的精雕细镂,使《梅桩》壶的造型更加生动、形象、活泼,传统的紫砂壶变成了有生命力的雕塑艺术品。充满了生与活力;整器的色泽,沉着古雅,质朴浑厚,古雅可爱。
壶盖上塑一截曲折的梅枝干,胥出形成桥钮,钮旁生长出点点梅花,或开或合。舒雅可爱。流、把均为梅枝干弯折扭曲而成,因而虬劲有力,皱皱的树皮之间,彰显的是蓬发的生命力!梅枝蜿蜒向上,以示向上的生命力。
壶身、壶把、壶嘴运用雕镂和捏塑等多种手法,以达到精雕细镂的效果,生动地刻划了梅杆、梅枝、梅花的自然形态,在紫砂壶上绽放勃勃生机,把梅花不畏严寒的那种傲骨精神体现的淋漓尽致。
自古梅以坚贞不屈的高洁品性为人们所推崇.梅和而为紫砂花货器形,立意新颖,设计独道,将梅的枝干、树桩的纹理表露出来,将梅的精神涌现,梅花在寒冷的季节依然盛放,不惧严寒,细腻婉约的风骨一览无余。
正如唐代诗人萧纲萧纲《雪里觅梅花》写到:绝讶梅花晚,争来雪里窥。下枝低可见,高处远难知。俱羞惜腕露,相让道腰羸。 定须还剪采,学作两三技。
参考文献:
[1]顾景舟.宜兴紫砂壶珍赏.
[2]徐秀棠.中国紫砂[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3]杨永善.陶瓷造型设计[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