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017-11-25

小品文选刊 2017年22期
关键词:大禹李克强洪水

刘 艳

(西华大学人文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65)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刘 艳

(西华大学人文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65)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孔子经典语录之一,也是儒家文化精华之处。是说自己不想要的东西抑或不想做的事情就不要强加给别人,或者要求别人做到,这是一种在换位思考后的自我反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种推己及人的道德情怀不仅体现在中国古代,全世界也受到其影响,这条准则在现在的中国更是被用到了极致,对我国的对外交流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之所欲,亦勿施于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对外交流

1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出处与含义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这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最广为人知的名言之一。这句话的意思可以理解为,如果自己本身不想要得到某种结果或精神上不愿意得到某种对待,就不要让别人遭受不想要的结果和某种对待。

《论语》中有两处地方可以看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论语·卫灵公》中,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句话是说子贡问孔子道:是否有一句话值得终生奉行?孔子答:那可能就是“恕(道)”吧,自己讨厌并且不愿意去做的事,就不要要求他人去做。《论语·颜渊篇》中也提到了这句名言,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这句话是说仲弓向孔子请教如何处世才能合乎仁道?孔子回答道:“出门与人行礼要做到像对待贵客一样,对百姓就像对举行大祭一样凝重,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不要强加给别人。这样在朝堂上就不会惹人厌烦,在家族里私下的交往也不会惹人怨恨。”仲弓感激的说:“我虽然是个迟钝的人,但一定会紧记先生的话。”

2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影响

在中国古代,流传至今的“大禹治水”的故事就体现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崇高精神。大禹刚刚成亲没多久就接受了治水的任务。当他想到洪灾泛滥,有多少人失去家园,失去亲人,妻离子散,流离失所时,就想到如果是自己的亲人遭遇到这样的事,自己一定会痛苦不堪,所以他离开新婚妻子,带领27万志同道合的朋友开始了疏导洪水的艰难任务。在治水过程中,大禹三次经过家门但他都没有回家与亲人团聚。终于经过漫长的13年的艰苦工作,疏通了九条大河,使洪水流入了大海,消除了水患,成就了流芳千古的伟大业绩,自己也名垂青史,为后世所知。

到了战国,有个叫白圭的人和孟子谈起大禹治水,他大言不惭的说道:“如果是我去治水,一定比大禹做得更好,用时也更短,可以很快消除水患。你想想只要把河道疏通,然后让洪水流到相邻的国家不就行了,多方便啊?”孟子听完后不客气批评他说:“你大错特错了!如果把邻国用来聚水,再次下大雨的话洪水便会倒流回来,造成更大的灾害,真是害人害己!有仁德的人,是万万做不到这样的。”成语“以邻为壑”就是这样来的。

从这两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出,白圭只为自己方便,不设身处地的为别人考虑,看问题片面,这种“己所不欲,便施于人”的自私自利的思想,最终必然是损人不利己的。而大禹却懂得推己及人,将洪水引入大海,虽然用时长,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但这样做既消除了本国人民的水患,又帮助了邻国人民。这种推己及人的精神,直到现在都是值得我们追随的。

我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华民族屡遭外来入侵的屈辱史,鸦片战争以后,我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为摆脱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进行了长时期的、不屈不挠的斗争,最终取得了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人民终于当家作主,不再遭受压榨和屈辱。现在的中国日益强大,人民安康幸福,正是因为和平来之不易,我国在对外合作中处处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条准则,不因国强而欺弱,与各国保持良好合作关系。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出席中非经贸人文座谈会谈及中非合作时,他回忆起令他至今无法忘怀的事情。那时,李克强是中国最大的农业省份河南省的省长,他曾经和某个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洽谈种业合作问题,希望与对方进行小麦种业合作或购买对方的种子。但结果却差强人意。他们只同意将处理过的种子便宜卖给我们,这些种子只能种一年,第二年就退化无法使用,然后第三年我们必须再次购买。李克强表示中国不会在非洲做这样的事情中国会把研发技术毫无保留地同非洲朋友共享,并帮助非洲减少贫困和温饱问题。李克强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中国人民过去和非洲一样处于贫困当中,都有过填不饱肚子的经历,目前非洲人民也是这样的,正是因为中国曾经经历过,所以才会不希望其他人也经历这样的苦痛,所以要尽力帮助我们的非洲朋友过上和我们一样的生活。

我国的飞速发展使得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心生警惕,对此,国家主席习近平多次对外表示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爱好和平的国家,中国决不会认同“国强必霸”的陈旧逻辑。2014年3月,习近平在德国科尔伯基金会的演讲中说到,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它忠实记录下每一个国家走过的足迹,也给每一个国家未来的发展提供启示。中国人历来讲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国虽大,好战必亡。日本军国主义发动的侵华战争,造成中国军民伤亡3500多万人的人间惨剧,这段悲惨的历史,给中国人留下了刻骨铭心的记忆。中国需要和平,就像人需要空气一样,就像万物生长需要阳光一样。只有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只有同世界各国一道维护世界和平,中国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才能为世界作出更大贡献。

3 结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尊重他人,平等待人,这条准则不仅适用于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同时也适用于国与国之间的和平共处,推己及人,为他人着想,不管在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忘记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1] 刘重林. 也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J]. 银行家,2013,08:136-137.

[2] 语过.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J]. 走向世界,2009,10:59.

[3] 十音.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J]. 少儿科技,2012,07:12-13.

[4] 顾春梅.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J]. 新课程(小学),2014,07:139.

刘艳(1992-),女,汉族,山西省忻州市,西华大学,硕士,中国传统道德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研究方向。

B82

A

1672-5832(2017)11-0285-01

猜你喜欢

大禹李克强洪水
生态环境我们改变了什么?
李克强强调:抓好春季田管和春耕备耕
李克强特别关心这两件事
天下为家
大禹除去水怪无支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简历
又见洪水(外二首)
该做的和不该做的
筑起堤坝,拦住洪水
猛兽威力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