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翻译的辩证思考
2017-11-25鲁学微
鲁学微
(首都师范大学 北京 100048)
机器翻译的辩证思考
鲁学微
(首都师范大学 北京 100048)
随着经济飞速发展以及云计算、大数据等人工智能技术的开发,机器翻译应运而生,发展势不可挡,但其弊端却日益暴露,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人们在追求进步的同时更应理性思考如何提高机译质量。本文选取实例,多角度探讨机译的利弊,进而揭示了机译目前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机译;科技;大数据
1 机器翻译的定义
机器翻译(MT)也称计算机翻译,附属计算机语言学领域,指通过计算机软件进行自然语言之间的翻译过程。(王正,2009)机译研究建立在语言学、数学和计算机基础上。语言学家提供适合计算机加工的词典和语法规则,数学家将之形式化和代码化,计算机科学家为机译提供软件和硬件设备,并进行程序设计。
2 机器翻译的发展
机译发展之路曲折而漫长,自20世纪初至今,大致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美国乔治敦大学于1954年同IBM公司合作,开创机译的先河,由此进入开创期,西欧、日本以及前苏联等国家紧随其后,但成果甚微;60年代,美国全面否定机译可行性的ALPAC报告标志机译进入受挫期,发展停滞;70年代机译迎来了恢复期,科学技术的繁荣使计算机技术有了新突破,机译使人工翻译相形见绌。我国的机译研究起步于1957年,是世界上第4个开始研究机译的国家。虽历经几十年,但也未能突破真正实用的门槛。进入改革开放时期,我国抓住时机,成功研制出“译星”机器翻译系统。电光火石的一瞬,机译历经“千回百转”终于进入发展的新时期。
3 机器翻译存在的问题
互联网大数据给机译带来了机遇,语言资源数据激增,使海量翻译知识的自动获取和实时更新成为可能,但互联网大数据同时也带来了新挑战:互联网语言数据噪声大、语言歧义现象多、小语种资源数据稀缺、语库语料质量低等。“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在众多机器翻译中都被译为“good good study,day day up”,这令人啼笑皆非的翻译说明了机译质量并不能达到专业翻译的标准。下面以具体实例说明:
原文:公元1271年,意大利商人马可·波罗,继其父之衣钵,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在中国侨居17年后返回故乡。他不仅是中西文化传承的使者,而且让古老的丝绸之路从中亚延伸至欧洲大陆。
机译:In 1271, Italian businessman Marco Polo, following the mantle of his father, traveled to China, in China 17 years after the returned to Joe Habitat home. He is not only the heritage of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 messenger, and let the ancient Silk Road extending from Central Asia to Europe.
人译:In 1271, the Italian trader Marco Polo set out on the long journey from Italy to China with his father, remaining here for 17 years before returning to his homeland. He was not only an ambassador between Western and Eastern cultures, but also a pioneer on the Silk Road from Europe through Central Asia.(李长栓、施晓菁,2012)
3.1 语义问题
3.1.1 语义误译。语义歧义是机译最大的弊端,这并不说明机译弊大于过,只是因为一词多义的语言现象,这无疑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本句“传承”一词,表达有误。马可·波罗并未传承中国文化,只是传播者,因此用heritage不恰当;“中西”的“中”并非指中国,而是指东方,Chinese的译法显然把范围缩小,理解出错。此外,1271年并非指到达时间,而是指出发时间,came译法也不准确。
3.1.2 词性错译。《英汉对比研究》提到“英语多用名词,呈静态;汉语多用动词,呈动态。”(1993:104)英语正是通过各种词性变化体现情感色彩。而机译往往不能灵活转化词性,死译硬译致使译文生硬拗口。
3.2 语法问题
3.2.1 词组搭配。let是使役动词,后面应接do,而机译却用了ing,显然搭配错误;not only.but also是固定搭配,但机译却用了and连接,显然犯了严重的语法错误。
3.2.2 冠词使用。汉语没有冠词概念,但英语里冠词作用不容小觑。本句中的人称属于专有名词,首次出现应用定冠词the,而机译却没有。
3.3 时态问题。翻译不仅要注重细节,更应关注整体,字词翻译是基本,之后还要确保时态人称等是否通篇一致。本句明显是用过去时,但机译前后却出现两种时态,这种低级错误犯了翻译大忌。
3.4 语境问题。语境是翻译的关键,通过语境往往可推测字词含义及前后关系,人工可以自行理解并判断,但机译只能选择关键词,因此在语境翻译方面机译也是有缺陷的。
4 机器翻译未来的发展前景
李开复曾说“在未来,人工智能不只是取代人类,还将远远超过人类” 这并非危言耸听,自上世纪50年代人工智能概念的提出到“深蓝”打败国际象棋大师、AlphaGo连胜人类围棋高手,人工智能的发展令人瞠目结舌。如今,人工智能其实已经无所不在。人们普遍认为,世界正处于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风口浪尖,机器将能代替人类做许多工作,甚至做得更好。但面对上述弊端,人们理应冷静思考,辩证对待。机译在生活服务、学习等领域正逐渐替代人工翻译,成为个人翻译助手,但目前翻译技术还无法达到“信、达、雅”的标准。机译未来的发展,应首要解决语言歧义等语言知识问题,在将机译与人工智能结合,二者融合发展。
5 结语
当今科技发展迅猛,但机器取代人类仍需时日。及时翻译工具虽简洁高效但漏洞百出。机译只是文字转换,而翻译是思想的交流,文化的传播,这也从侧面呼吁译者要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精益求精的态度以及批判性思维能力,具有传播文化的使命感,译者要驾驭机器,而非沦为机器的奴隶。人类应辩证面对机译,不能只顺应时代盲目前进,在改进机器的同时更应注重语言研究,用机器译出精确严谨的译文才是正确之道。
[1] 王正.统计翻译机器系统在网络翻译教学中的应用[J].上海翻译,2009(1):73-77
[2] 李长栓、施晓菁.理解与表达:汉英翻译案例讲评[M].北京:外文出版社, 2012
[3] 冯志伟.自然语言翻译新论[M].北京:语文出版社, 1995
[4] 刘野.机器翻译研究新进展[J].当代语言学,2009,11,147-158
鲁学微,女,汉族,黑龙江,首都师范大学,研究生,专业:MTI。
R248
A
1672-5832(2017)11-025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