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如何培养创新思维的思考与探究
2017-11-25李宁卉
李宁卉
大学生如何培养创新思维的思考与探究
李宁卉
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从大学生的创新能力现状,大学生自我主动培养创新思维的途径,两个方面来阐述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
大学生 创新意识 创新思维 创新能力
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各项事业的进步, 都要靠不断创新,而创新就要靠不断涌现出来的年轻英才。大学生培养创新能力既是实施科教兴国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在国家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总体战略部署下,大学生自我主动培养创新能力势在必行。而当代大学生如何合理地培养创新思维?下面我将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我的看法。
一、大学生的创新能力现状
大学生正处于思维创造活动发展的重要阶段,我们思维敏捷、精力旺盛、思想活跃,然而,大学生的创新能力还是比较低的,具体体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好奇心强,但创新意识
大学生对知识、经验的积累和掌握非常快,已不满足于现成的结论,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但由于教育体制和大学生自身的原因,我们并没有养成创新意识。我们往往只是单纯地在好奇上停滞不前,不愿意或者不敢于标新立异,提出新观点、新方法,为解决新问题和创造新事物而努力。
(二)思维敏捷,但缺少创新思维
大学生随着知识和经验的不断积累,想象力逐渐丰富起来,思维能力,尤其是逻辑思维能力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但由于知识面窄,学科之间缺乏合理的整合,思维方式往往是单一的和直线式的,致使我们思考问题时缺乏灵活性和全面性。
(三)具有一定的创新想法,但缺乏创新技
大学生对创新已有一定的认识,希望在学习中产生新思想与新理论,积极寻找新的学习方法。由于学校创造性学习的条件局限以及大学生自身不去创设和充分利用学校的条件,我们往往不能把握本学科最新发展的动态,而常常是闭门造车,不去向知识和经验丰富的教师或能力较强的同学请教,不重视相关学科的知识迁移等。创新技能的缺乏限制了我们大学生创新能力的进一步发展。
(四)有创新的热情,但创新精神不佳
大学生通过自主的学习和教师的引导,有了一定的创新热情。但由于缺乏广泛的沟通和对社会的全面了解,导致了我们的创新目标不够明确。许多大学生虽然不满足于现状,但往往只是牢骚满腹,唉声叹气,缺乏行动的信心。另一方面,大学生也缺乏创新的毅力。有些大学生也能认识到毅力在创新活动中的重要性,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往往虎头蛇尾,见异思迁,放弃追求。
二、大学生自我主动培养创新思维的途径
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我们当代大学生应该通过各种途径勇于培养自我的创新能力。为此,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掌握创新方法,培养创新精神,逐步提高创新能力。下面提出以下几个大学生主动培养创新思维的途径。
(一)勤于实验观察,树立创新意识
目前,在大学生学习生涯中,都安排有一定的实验课程。我们大学生应该积极地进行这些实验,努力发现并保护自己的好奇心,激发求知欲,培养创新意识。从实验目的的角度讲,实验一般可分为验证性实验和探索性实验两种。对于验证性实验,我们应该注重试验操作步骤的合理性和规范性,培养自己严谨的实验态度和作风;而对于探索性实验,我们应该灵活运用所学的科学知识,对实验过程进行全方位的想象,对多种因素进行取舍,对所得信息进行筛选,有全局观点并善于应变。以我自身经历为例,学院许多课程的设置上都包括了理论课与上机实验课,理论课上掌握思路与操作方法,在实验课中多实践、多操作,在已有方法的基础上再尝试着自己可不可以换一种解题思路,勤于观察,有助于树立创新意识。
(二)努力学习课程知识,掌握创新思维方法
人的创新能力来源于创新思维,而创新思维是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之上的。因此,培养创新能力,必须从构建良好的知识结构开始。从大学入学开始,学生接触的就是一个全新的环境。首先,老师会从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创新教育,教育思维不再是定势思维,而是开放式思维;教育的方式与初高中的教育方式大不相同,大学教育更注重的是如何去学习,如何去应用;并且课堂上所学习的知识不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日益更新,跟随时代发展脚步而进步的。大学生自己要做到努力学习课程知识,掌握创新思维方法。研究表明,人的创新能力来源于创新思维,而创新思维是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之上的。因此,培养创新能力,必须从构建良好的知识结构开始。没有扎实的知识基础,创新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学习获得的知识和经验越丰富、越扎实,我们就越能观察和发现问题,就越能开阔视野,思路越宽广,越易于产生灵感,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因此,要创新就必须打好学习基础。对于基础课程的学习要全面系统,对于专业课程的学习,应理论联系实际,了解行业的发展趋势,勇于发现、思考并解决问题;对于公共选修课程的学习,应发展自己的兴趣,敢于跳出主要的专业学科领域。对于法学专业的基础学科要牢牢掌握,因为任何的创新基础都要是在严谨的专业基础上进行的,尤其是法学专业本身的学科特点和专业的严谨性,都要求学好每一门课程,无论是基本的词条还是复杂的解释,还是典型的案例,所有这些实际上都是我们进行创新的源泉和基础。
(三)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参加科技竞赛,锻炼创新技能
在当今的教育模式下,大学生日常的学习和实践基本上都是验证性的活动,而选择研究课题并参与相关的科研活动, 可以使自己在整个科研活动中去发现问题并采用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去解决问题。参与科研实践项目,可以培养我们的信息加工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创新技术的运用能力、创新成果的表现能力及物化能力等创新技能,进而提高创新能力。学生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创新比赛,这是可以把他们创新的想法进行实现的一个平台,也是创新思维的一个孵化器与一个推动器。不得不说,大学生大部分创新都发源于此、依托于此。低年级的同学一般会从学校的各类讲座,如“挑战杯宣讲会”,以及比赛通知和老师通知中进行初步的接触,产生兴趣。当付诸于行动时,低年级同学中只有很少一部分能独立完成项目,因为之前大都没有进行过类似的研究。大部分低年级同学需要高年级同学带领完成,如果说老师是他们的明灯,那么高年级同学就是他们的带头人。低年级同学可以参加自己感兴趣的项目团队,在整个项目的发展中,学习如何将创新的想法进行落地、如何团队合作、如何高效的完成自己想法。所以说从认识创新到拥有创新思维和付诸于实践,是一个薪火传承的过程,是一个接力棒的传递。这里不是说要复制先前的创新、模仿先前的创新,而是要把创新的思考方式从不成熟变得成熟,不完善变得完善,从想法变成实际。而当低年级同学升入高年级时,就会接过之前高年级同学手中的接力棒,成为新的带头人,在这时他们要学习的又是新的内容,如何协调团队内合作,如何合理分配任务。在创新为前提的工作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完善自己的个性,把自己成熟的想法变成可行的实际操作,经过合理的分工配合,创造出自己的劳动成果。使自己和团队成员更加的了解创新,把创新思维融入到自己的思维中,并习惯于用这种思维去思考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学会把自己不经意间解决问题的创新的闪光点抓住,进行深入研究。通过院这些创新竞赛,学生们能够更加地了解自身学科特点,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了知识运用、动手操作的能力。比如本人一直积极研究网络舆情中法学的作用和地位,以及如何利用团队精神跟踪网络舆情的发展,在这方面不能用传统的思维来完成项目的申报和运行,要有创新的思维来及时准确的解决网络舆情的快速发展和后续法学知识的运用。在这些项目的研究中,切实培养了自己的创新思维。
综上所述,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学院、学校资源,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在扎实掌握课堂知识的前提下,积极、善始善终地参加各种科研竞赛活动,逐步培养自我的创新能力,争取能够完善地完成创新创业项目,为自己的学习生涯增添绚烂的一笔,也为社会贡献出一份力量。
(作者单位:辽宁大学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