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发展视阈下大学生生态意识培育初探
2017-11-25丽彭程宇
汤 丽彭程宇
绿色发展视阈下大学生生态意识培育初探
汤 丽1彭程宇2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将绿色发展作为国家战略纳入“十三五”发展规划。绿色发展与大学生生态意识是辩证统一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大学生生态意识的培育面临主体生态意识的碎片化;社会功利化生态价值观侵蚀严重以及高校对生态意识教育缺乏应有的重视等困境。在绿色发展视阈下积极探索大学生生态意识培育的策略,是摆脱困境的现实选择。
绿色发展 大学生 生态意识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将绿色发展作为国家战略纳入“十三五”发展规划,并强调“加强资源环境国情和生态价值观教育,培养公民环境意识,推动全社会形成绿色消费自觉”。实现绿色发展关键在于全社会树立起生态意识,并用以指导生产与生活。大学生是具有较高文化素质和思想觉悟的社会群体,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他们的生态价值取向将直接关系到全社会公民的生态意识状况,从而影响国家和民族的生态文明建设。
一、绿色发展与大学生生态意识培育
事物是矛盾的对立统一,要求我们要辩证地看待事物。绿色发展内在地呼吁要进行大学生的生态意识培育,大学生生态意识培育推进绿色发展进程,它们是辩证统一的。
(一)绿色发展呼吁大学生生态意识的培育
自人类诞生以来,人与自然的关系就如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所指出的“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与自然天然的就是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格局。在我国实际的生产生活中,这种人与自然的关系经历了从“先污染,后治理”、“增长优先”的“黑色发展”模式向更强调一种发展的哲学和伦理学思考的“绿色发展”模式的转变。这种绿色发展,是在生态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能力的制约下,通过保护自然环境实现可持续科学发展的新型发展模式和生态发展理念。实质上就是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在“制约”和“发展”的博弈上的一种可持续发展取向的深化,强调的是人在生活中,首先思想上要有一种从可持续发展,核心是要从“绿色”层面去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并且以此来指导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实践。因此,实现绿色发展,最为首要的就是要让现代化建设的核心——人,树立以绿色发展为核心的生态意识。
绿色发展强调的是可持续性,不仅指向现在,更指向未来。人的自然生命的有限性要求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去实现绿色目标。大学生作为每一个时代的先行者,既是未来社会建设的主体,又是社会先进理念的引领者和践行者,在人们中起着先锋和示范的作用。推动绿色发展不容置疑地落在了当代大学生的肩上,要求这个时代先锋逐步树立科学的生态意识。然而就如列宁的灌输理论所启示,理论不会自发地在人们的头脑中产生,必须通过外部的“灌输”。因此,要把生态意识灌输进大学生的头脑,必须依靠大学生生态意识培育。即人们采取各种方式以及手段,依据培养生态文明意识的基本目标以及有关准则,对我们的大学生产生有目的,有组织和计划的总体影响,培养我们当代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综合素养,让我们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主动的遵循生态系统的最基本准则,还主动的利用关于生态文明的实践活动为整体社会发展提供服务的这种教育实践活动。
(二)大学生生态意识培育助力绿色发展
绿色发展强调的是社会发展诸要素间系统的、整体的和有机的绿色化。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告诉我们大学生作为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和其指向未来的群体特殊性,决定了对大学主体生态意识培育是推进绿色发展进程的重要现实力量和后备力量。
首先大学生的高科学文化素质为绿色发展提供知识基础。大学生作为21世纪的高素质人才,较之其他群体具有更高的文化素养,为大学生理解和树立科学的生态意识提供了知识储备。其次,大学生作为优秀青年群体的代表,其价值观正处于尚未完全形成,呈现可塑性强的特点。在这个阶段对其进行生态意识的培育,有利于其形成正确的生态价值观,进行科学的生态价值行为取向选择。同时,大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尤其是创新能力突出。这一特点决定了大学生的生态知行转化速度、生态行为能力强,缩短了生态知行转化的周期,有利于推进绿色发展。最后,大学生数量的庞大和指向未来的特性决定了其是推进绿色发展的重要现实力量和后备力量。《中国高等教育质量报告》显示:2015年2852所各类高校的在校生规模达3700万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 2.7%;以4年为培养周期,一个周期后将有1.48亿大学生进入社会。而且这个数量每年以递增的形式增长。这样庞大的数量都是推进绿色发展的现实力量。同时,大学生具有指向未来的特性,是绿色发展的重要后备力量。当数量如此庞大的大学生毕业计入工作岗位后,生态意识培育的潜在价值就会不断显现,各行各业的毕业生在他们实际的工作和生活中会自觉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以绿色思维方式去处理生产和生活中的问题。
二、绿色发展视阈下大学生生态意识培育面临的困境
大学生作为时代的前言者,是推进绿色发展的主力。对大学生生态意识培育顺应时代要求。然而现实中,大学生生态意识的培育却受学生个体条件、社会功利化生态价值观以及学校生态文明教育缺失等因素的影响,制约绿色发展进程。
(一)大学生生态意识呈现碎片化的特征
生态意识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新的价值观,是多个要素的有机结合,主要包括有生态忧患意识、道德意识、法治意识、消费意识和参与意识等。从某事物形成的科学思维逻辑出发,我们认为生态认知是生态意识形成和发展的前提与基础。大学生群体作为社会中高素质群体的代表,其生态知识水平虽然较高,但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呼应,总体水平仍然偏低;对生态知识的了解尚停留在常识性认知层面,系统、深层的认知没有形成。同时获取生态知识的途径也是零散的、不系统的。所以生态认知呈现碎片化的特点。这必然会导致大学生的生态意识碎片化,缺乏系统性,进而影响大学生生态知行转化。
(二)社会功利化生态价值观盛行
从强调“先污染后治理”的黑色发展到强调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生态建设的统一与协调的绿色发展的转变,说明我们对坚持经济增长至上和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价值观是持批判否定的态度,追求的是一种“以环境保护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科学的生态价值观。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生态价值观由非科学到科学的转变是历史发展的逻辑必然。然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以及全面深化改革时期所具有的不完善性和不稳定性,多元利益主体间的矛盾和冲突逐渐增多,在利益矛盾冲突面前,个体都会功利地选择物质利益,强调经济效益,忽视生态效益。在这样的普遍追求效益的功利化社会风气中,人们的生态意识也难逃厄运,受其侵蚀,生态意识功利化倾向明显,功利化的生态价值观盛行。在面对生态与经济的二难选择中,经济效益仍然是首选。大学生的生态意识的形成受社会功利化生态价值观侵蚀严重,集中地表现为生态意识上的消费主义、享乐主义等功利价值观念。尤其大学生不健康的生态消费意识,一些为消费而消费的现象层出不穷,炫耀性消费司空见惯,这些非正常消费对环境的破坏非常严重,与绿色发展倡导的绿色消费背道而驰。
(三)高校对大学生生态意识教育缺乏应有的重视
理论不会自发地在人们头脑中产生,必须通过外部的“灌输”,而这样的灌输必定就是要发挥教育的作用。教育因其特有的知识传播和意识唤醒功能,在生态意识培育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大学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承担着培养和造就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代新人的重任,理应成为生态教育的主课堂、主渠道和主阵地。然而在现阶段,高校对生态意识培育缺乏应有的重视,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高校培养人才的理念有所偏颇。大学发展理念是大学的灵魂,是立足之本。在国家大力倡导绿色发展的背景下,大学作为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基地,理应树立构建“生态型大学”的理念,以生产、传播和应用生态科学知识为己任,在推动绿色发展中引领化会风尚,走在生态环境保护的前列。然而,目前高校普遍存在一种功利化人才培养的理念,针对学生的教育内容设置、方法选择、原则等都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就业为目标,以所谓的“满足市场需求”为导向。忽略对学生就业帮助甚微的生态意识的培养。二是高校生态教育课程设置不合理,缺乏实践平台。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在开展生态教育上,只重视专业环境教育,而对全面的公共环境教育重视不够,投入精力较少,缺乏完备的生态教育体系。
三、绿色发展视阈下大学生生态意识培育的路径
回应绿色发展的时代要求,突破生态意识培育的现实困境,坚持生态意识与课堂教学相融合、积极搭建多样化生态实践平台、构建生态校园文化环境、优化环境类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是现阶段大学生生态意识培育的现实选择,也是推进绿色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坚持生态意识与课堂教学相融合
大学生生态意识的培育,要充分发挥课堂教育在生态意识培育中的主阵地 、主渠道的作用。一方面,在课堂教学中要开设与生态理论相关的选修课程,满足生态教育的需要,介绍生态科学的基本常识。但同时在专门的生态教育课程资源不足情况下,特别要注意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来开展大学生生态意识教育,宣传、阐释绿色发展、生态价值观的相关知识理论,结合理论灌输、思想引领、自我教育等教育方式,实现大学生对生态问题的广泛性认知、认同。另一方面,要将生态意识渗透到专业课的课程教学之中,专业课程教学在为大学生传递专业知识与人文知识的同时渗透生态文明知识,有利于深化大学生对生态建设、绿色发展的理解,增强大学生的生态意识,根植生态文明信念,使大学生在毕业工作时自觉地用绿色生态理念规范自己的行为。
(二)积极搭建多样化的生态实践平台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与基础,毛泽东曾说“无论何人要认识什么事物,除了同那个事物接触,即生活于(实践于)那个事物的环境中,是没有法子解决的”。大学生生态意识的培育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实践,他们的整体生态实践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绿色发展的实现状况。生态意识培育必须回归实践,只有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实践中养成理性生态行为习惯,大学生生态意识才能从他律阶段提升到自律阶段,才能自觉成为推进绿色发展主体。
积极搭建多样化的生态实践平台,一方面可以依托校内社团组织开展生态实践活动。社团组织是学生为满足自身需要而自主成立的组织,是校园内学生开展各类活动的主要载体。开展校内生态实践活动,成立生态环保类社团,积极号召同学加入,并经常性地利用“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世界水日”“世界清洁日”“世界森林日”等环保节日开展生态环保宣传教育活动以及植树造林、保护水源、节约资源等内容的生态环保实践活动,如“光盘行动”少使用或不使用一次性筷子、衣物回收等活动。另一面依托地区优势,创建生态实践基地。生态实践活动不应仅仅局限于校内,应以校内为核心依托地区优势,创建生态实践基地,辐射性地开展校外生态实践活动。比如与当地的生态生态工业园、生态农业园、生态社区、生态保护区等开展合作,利用学生专业见习与素质拓展等契机,组织学生进入生态实践基地,亲力亲为,接受感性教育,提升生态意识。同时,也可以利用地区资源优势,组织学生开展生态旅游等活动,在与自然的亲密接触中,感受自然的神秘与伟大,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自觉产生尊重与保护自然的生态情感。
必须要注意的是,在充实生态实践活动内容、丰富形式的同时,高校还应注重活动的计划性、持续性。因为人的意识的培育是一个内化和外化不断地相互转化的长期的过程。所以必须要建立起校内外长期、系统的生态实践活动体系。
(三)构建生态校园文化环境
人是社会的人,必然受生活其中的社会环境影响。大学校园是大学生学习、生活和工作的主要场所,必然受校园文化环境影响。大学生生态意识培育效果的好坏受到校园生态文化环境的影响,良好的校园生态环境氛围,具有强化功能,能极大提升大学生生态意识培育的实效性。构建生态校园文化环境,一方面要注重构建校园生态“硬”环境。比如生态合理的教学楼布局;建设与办学特色、文化氛围相协调的园林景观;提供节能环保的生活学习服务设施;节能灯、节水龙头、智能型多媒体教室的实施与运用等,这是高校进行有效生态教育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要着力构建校园生态“软”环境。比如转变办学理念,构建生态型大学;定期举办生态教育,绿色发展专题讲座;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态文化活动;建立生态型师生管理与互动平台等。
(四)优化环境类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目前环境类人才队伍淡薄,高校环境类教师队伍紧缺,是当前高校无法正常支持公共环境类课程建设的主要原因。所以优化环境类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迫在眉睫。优化环境类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一方面,国家应在政策上大力支持高校扩招环境类专业的学生,为环境类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储备人才资源,顺应推进绿色发展的潮流。另一方面,高校应组织各学科在职教师队伍与时俱进,保持先进性,学习更多的于生态环境类和绿色发展相关的知识,鼓励他们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渗透相关生态知识,培育学生生态意识。尤其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更是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的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的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理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生态建设的历史发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有机结合起来,系统地开展生态意识教育;同时,还应将最新的生态理念——绿色发展,融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
[1]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N].光明日报,2015-11-4.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邬晓燕.绿色发展及其实践路径[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
[4]胡鞍钢,周绍杰.绿色发展:功能界定、机制分析与发展战略[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1(.
[5]高教质量“国家报告”首次发布[N].人民日报,2016-4-8.
[6]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7]罗琴.绿色发展视阈下大学生生态意识培育路径探析[J].北京青年研究,2016(4(.
[8]陈军绘.“美丽中国”视阈下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J].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1(.
[9]王学俭,宫长瑞.生态文明与公民意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10]周怀红.论当代大学生生态意识的培养[J].思想教育研究,2015(3(.
(作者单位:1.赣南师范大学;2.赣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本文系赣南师范大学研究创新基金科研项目“绿色发展理念下大学生生态意识培育研究”(编号:YCX16A036)。
汤丽(1993-),女,江西赣州人,硕士研究生,赣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彭程宇(1993-),男,江西赣州人,赣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辅导员,研究方向:大学生德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