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个认同与少数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
——以青海回族为例

2017-11-25马亚楠

长江丛刊 2017年20期
关键词:精神家园回族青海

马亚楠

校园专区

五个认同与少数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
——以青海回族为例

马亚楠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五个认同”主题,结合青海地区回族精神家园建设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回族与各少数民族只有认同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多元的文化为前提的基础上才能巩固民族团结、建设民族精神家园、发展民族经济、增强民族活力。同理,只有更好地建设民族精神家园才能激发强烈地民族认同感、民族荣誉感。

认同 团结 回族 伊斯兰文化

一、青海回族与伊斯兰文化

青海省是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的省、区之一,是回族先民早起活动并发展壮大的地区之一。青海的回族先民是唐宋时期留居湟水谷地,历经元、明、清迄至中华民国,分别以经商羁旅、移民实边等方式得以繁衍,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其他社会历史变迁等原因,使青海的回族以伊斯兰教的坚定信仰,并且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出灿烂的文化由海成为特色的青海回族。青海回族是青海少数民族中的人数较多仅次于藏族、土族且拥有较久历史的民族。

青海的回族是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伊斯兰教的精神就是所有穆斯林的精神家园。伊斯兰教作为三大宗教之一,在中国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后,将爱国、仁爱、团结、和平等优秀的教派精神传给每一个中国穆斯林的身上,随着中国的发展,伊斯兰文化与中国社会相融共存,信仰伊斯兰教的人们从单纯信仰宗教的虔诚教民,变成有信仰又爱国的公民,这反映出伊斯兰文化在中国生根、开花、结果的本土化进程进而也印证了这些穆斯林对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青海所有回族和撒拉族希望和其他少数民族团结共处,寻求自身发展的同时更好地壮大伟大的祖国。

二、回族的五个认同

(一)对伟大祖国的认同

回族是具有强烈爱国主义情感的民族,其爱国理念与伊斯兰文化是分不开的。将“和平”“和谐”“顺从”的精神作为伊斯兰教的实质内涵,在中华大地上形成的极具中国特色的回族、撒拉族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民族命运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回族将爱国看成是信仰的一部分,这不仅是伊斯兰文化更是他们的行动纲领。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全国各地纷纷组织游行示威。青海省省立第一师范不仅率先发表了抗日宣言,并且呼吁其他地区学校师生组织义勇队。青海门源县、循化等五县的所有学生也进行了誓师大会,组成了抗日宣传队,在各处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罪行。抗战期间,回族通报不仅表明自己坚定地抗战立场并以身救国。此外、青海地区积极响应白崇禧发表《敬告全国回教同胞书》,回族等其他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成立了“青海救国协会”,谱写穆斯林救国歌曲,他们以伊斯兰集体主义精神,在祖国处在危难关头之时,在各方面唤醒同胞救国意识,将国家命运紧紧与自身命运系在一起,只有对祖国对民族的高度认同,才能使回族、坚决维护国家统一,坚持团结抗战,一致对外。

(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

56个民族有其各自的少数民族的历史与发展轨迹,但是中华民族的历史与发展轨迹是所有中华儿女的一起经历的过程,国家有难时,各民族挺身而出与国家共存亡、国家发展欣欣向荣时,各民族相互促进,一同进步。

有民族的地区就有民族利益的冲突的可能,1907年,清政府为了支付洋人的赔款决定在青海开采金矿。青海藏族同胞认为凿地开山会引来大祸,坚决不允许凿山开矿甚至闹到不可开交的地步,马福祥及时赶到,才化解了矛盾,并且想出在不触及佛教圣地的地区进行合理开采,既能开矿取材也不伤害藏族同胞的切身利益,这一做法受到藏族同胞的一致感激与拥护,马福祥用其“和谐、团结”的伊斯兰文化,用自己的智慧与果敢,正确而又及时地处理了青海地区民族之间的矛盾,让许多民族越发尊敬他。

(三)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所有打上人类印记,并为人类所创造出来的精神和物质财富的总和构成了文化。不同的民族在发展的过程中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民族文化,所以,增进不同民族的文化交融,积极主动地吸收中华优秀的文化,不故步自封,用全面的文化武装自己促使本民族更好的发展。青海地区的回族作为中国特色的民族,他的文化并不是伊斯兰文化和汉文化的简单的相加,而是长期实践形成的具有共同信仰却有不同民族文化内容的多样性少数民族文化。首先,回族的伊斯兰的特性是非常突出的,伊斯兰文化始终是回族的一种核心力量,教规和礼仪是回族都必须共同遵守和践行的准则。其次,回族没有属于自己的语言文字,回族吸收了大量的儒家文化,中国的传统文化对回族的生产生活方式风俗习惯、价值取向等都有着深刻的影响。

(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定不移走中国道路,与时俱进拓展中国道路,续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道路是实现国家和社会发展目标的根本途径。青海回族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就是要在内心深处、行动上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路径和方式,能够客观、理性看待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发展民族文化与民族经济要始终走中国特色道路,以中国的特色解决民族问题与其他各种矛盾。同时,对道路的认同意味着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社会制度保障少数民族权利不受侵犯,回族应自觉遵守社会制度,服从制度社会各项规则,从自身出发,维护现有社会制度,保护公共设施,理性看待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可能产生的一些不完善的问题,通过对国家的认同,对制度自信,进一步通过自身努力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从而更好地促进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

(五)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

少数民族对共产党的认同主要是共产党作为执政党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既提供保障也给予机会使得少数民族情感上对共产的认同。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对少数民族的政策越来越好,比如,1、最大的优惠政策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在保证国家统一的基础上,满足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使少数民族更有凝聚力。2、西部大开发战略。西部大开发政策从根本上解决全国发展的不平衡现象,缩短了西部地区发展的不平衡。3、对少数民族实行加分制度,从中考到考研,各少数民族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加分制度和照顾政策,为的是更好的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科教文卫事业。还有许多针对少数民族政策,在计划生育期间可允许生两个,保护少数民族活动如回族的开斋节和古尔邦节。

三、民族精神家园建设与五个认同的关系

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精神家园,是对自身生命、感情、心理和精神的一种寄托。回族的精神家园以伊斯兰文化为核心,坚持用“团结、向上、和谐”的伊斯兰理念促使劝阻人民齐心聚力,团结和睦,用伊斯兰这种精神家园产生出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巨大的认同感,从而为社会的发展,为国家的建设做出贡献。

(一)有利于增强国家认同和民族团结

对国家的认同是回族对自己是国家公民身份的认可与接受,国家使一个大的整体,民族是一个小部分,整体和部分相互依赖,互为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所以回族民族的精神家园是归属于整个中华民族精神家园之中的,是与中华命运无法分割的。一个民族对于国家的认同也是对于中华民族的认同,民族家园建设也可使民族团结,虽然青海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不高,但只有维护民族团结,才能促使各民族的和谐发展,民族团结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回族同其他民族都是祖国大家庭中的一份子,理应相亲相爱,同心同德,共同致力于振兴中华的里面,对于巩固和加强民族之间的团结,万众一心,搞现代化建设,为提升我国综合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有利于激发民族动力,促进经济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迅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整体而言,我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人均水平还不高,青海地区仍处在欠发达的状态,贫困人口也占相当大的比重,贫困是无声的危机,是暴力犯罪和阻止前进的主要原因。通过伊斯兰文化,认同国家,热爱民族,吸收多样优秀文化,发展生产,勤劳致富,树立正确的架子观念,调动所有回族的生产积极性和劳动热情,逐渐消除贫困,改善生活。

[1]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修订本([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

[2]喇秉德.青海回族简史[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14.

[3]翟志勇.中华民族与中国认同——论宪法爱国主义[J].政法论谈,2010,28(2(.

(作者单位:青海大学)

马亚楠(1994-),青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文化与发展。

猜你喜欢

精神家园回族青海
失乐园
守望不朽的精神家园
——评《湘鄂渝黔边区少数民族艺术研究》
大美青海
青海:畅享冰清世界新“年味”
和谐文化是澳门诗人的精神家园
青海行七首(录二)
《回族文学》2015年总目录
青海取缔23个非法广播电台
《回族文学》2011年总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