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高职衔接的意义与模式探索

2017-11-25

长江丛刊 2017年2期
关键词:课程体系岗位院校

袁 泉 邓 鹏

中高职衔接的意义与模式探索

袁 泉 邓 鹏

伴随着我国人才需求层次的多样化,中高职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还是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持续性、协调性发展已经成为现代职业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性核心话题,职业学校需要以岗位需求为基本导向,将职业岗位做好划分,以此形成实际需要型的课程体系,满足社会对相应人才的需求。基于此,以下对中高职衔接的意义与模式探索进行分析和研究。

中高职 衔接 意义 模式 探索

最近几年我国的职业发展非常迅速,并且一直贯穿国家中长期教育和发展规划的相关政策。要想不断的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让人们对职业教育有更加清楚的认识就需要建立起终身教育的理念,将中职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有效的衔接在一起,以此显示出职业教育的持续性、终身性。衔接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做好每一个部分的考虑,还需要有专业性和递进性,制定出中高等职业院校发展的策略,因此以下对二者衔接的意义以及发展模式进行探索分析。

一、中高职职业院校课程衔接的意义分析

中高职课程体系的衔接主要是为了人才培养目标更加强袭,在课程上达到一种协调性,统一性的结果,两者之间达到有效的结合。用最小的课程消耗,让课程之间达到融会贯通。当前的很多职业教育专家都会从不同的角度上对中高职专业课程体系的衔接进行探索和实践。例如,考察其在专业课程上的衔接,突出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以及学生的素质培养等等,瞄准岗位职业规划和在技术领域的具体需要和基本要求等等,以此体现出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结构,让学生能够更加灵活的运用自己的知识解决实际性的问题。如果按照工作任务的不同还有职业能力的不同对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进行研究,职业能力已经成为中高职现阶段的核心。

在2011年《教育部关于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当中就明确的指出,要让教育适应经济发展的形式,及时的转变,也能够符合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在此种体系的内部,每一种教育都需要有更加科学性的定位,还要有科学性的布局,以此不断的增强人才培养的方针和对策,让人才培养走向系统化和多样化,发挥出高等职业院校和中等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基础性作用,努力探究高端技能类型人才的培养制度,为国家的教育和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1]。

二、中高职衔接的主要模式分析

(一)五年一贯的教育模式

五年一贯的教育模式是教育部对人才进行培养的主要模式,也符合教育改革的需要,被人们称为是初中起点大专教育,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已经成为一种主流模式。主要招生对象是参加中考的初中生,对基础课程和专业技术课程进行学习,然后经过三年的发展够,考试合格就可以进入到高等职业院校,进行一贯培养。学习满之后由教育部统一颁发高等院校毕业证书,这种学历已经成为国家承认的全日制大专学历。这种中职院校教育和高职院校结合在一起的模式由有所学校担任教学主体。学生在两年或者三年的中等教育之后进入到高等院校当中,毕业之后,拥有高等院校的证书,此种模式在那方地区比较受欢迎,例如,浙江和江苏。

(二)3+2模式

此种中高职衔接的模式被广泛地使用,也收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3+2模式是中职院校和高职院校所签订的基本办学协议,两者合作一同招生,使用3+2模式需要在当地的教育部门备案。基本流程是,中职院校招生,完成三年的教学任务,按照学生在三年之间的成绩和表现,选择优秀的学生进入高职院校学习,最后完成高等院校两年的学习任务,经过考试合格之后办法大专毕业证书。那些没有进入到高职院校的学生,如果已经达到中职毕业的水平就需要向其办法中职毕业证书。此种衔接模式在课程体系的构建上需要专业课教师以及企业技术人才共同对整件事进行商讨,在学习中要具备岗位能力,还要提升综合素质结构。

例如,在中职的职业中可以定位的是电子产品的安装和调试,通信产品的检测维修修,那么在高职岗位中就可以定位在通信网络维护和管理,其中包含了光传输组网以及通信工程监理和宽带的接入。通信产品营销要制定的通信技术专业为三年的中职学习和两年的高职学习。这样无论是文化课还是专业课或是实践环节都能够得到夯实,并且不会出现重复,避免了资源的浪费,也能够让学生的时间得到更好的利用。

除此之外还要兼顾起学生的职业发展能力,建立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教育模式,主要模块的构建思路是在职业岗位需求下进行课程解构,培养目标和培养内容都从市场需要出发。然后在对职业分析的基础上从不同的侧面提升学生的工作能力[2]。

三、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对中高职衔接的意义与模式进行了探索和分析。中高职院校的衔接是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有效结合的展示,更是不同性院校以及专业之间的协调,主要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全面性发展,中高职衔接要建立起一套以学生为核心的教育理念,教学活动中的目的性更强,突破以往的教育框架,从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岗位职责出发,按照学生的学习情况选择不同的模式,以此解决在中高职衔接过程中所出现的课程重复现象。

[1]孟源北,何静.中高职衔接视角下高职院校自主招生现状与改进策略--基于广州市属高职院校的调查研究[J].高教探索,2015,14(4):86~91.

[2]李守可.美国CTE中高职衔接的最新趋势、特点及社会功能[J].现代教育管理,2015,14(12):67~72.

(作者单位:湖南电气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课程体系岗位院校
青春,在为国奋斗的岗位上闪光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基于CDIO模式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研究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