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加强高职院校教研室活动的思考

2017-11-25楼栋梁

长江丛刊 2017年2期
关键词:教研室教研学院

楼栋梁

关于加强高职院校教研室活动的思考

楼栋梁

高职院校教研室活动是一个学校教学管理的基层活动,关乎学校办学效应的重要课题。针对目前普通高职院校教研室活动中存在的几大问题,明确高职院校教研室主任的任职职责、待遇和条件; 加强组织建设实现高职院校教研室科学化、合理化的设置;重视高职院校的教研室师资队伍和学术团队建设;建立高职院校教研室评估机制、考核办法、奖励和补贴是加强高职院校教研室活动的有效措施。

高职 教研室 管理

一、高校高职院校教研室活动存在的问题

通过有针对性对一些高职院校进行网上调查、案头调查、实地考察、个案分析,发现影响教研室各项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因素很多,而且都是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具体表现在:

第一教研室主任有名无实,工作上缺乏创造性。教研室主任必须完成大量细致琐碎的工作,比如专业人才境况方案的修定、教学任务书的下达、每门教材的选用、日常教学档案的管理和归档等。教研室主任的付出与获取反差强,工作心态易消极,很难对教师进行有效管理,导致教研室机械执行组织。

第二教研室缺少必要的人、财、物的支持开展活动。

首先缺少经费预算导致各项工作都要事先向学院层层审批签字同意后才能开展;其次教研室没有固定活动场所,更谈不上现代化的办公设备;其三时间无法保证,学院对教研室活动的时间在制度上的相关规定以及其他例会活动使得时间非常有限;其四学校对教研室的功能目标研究不够,管理需要靠教研室主任自我探索提高;其五学院领导包括系主任对教研室活动的重视不够。

第三教研室专业教师的队伍结构不合理,教学质量不高。一是师生比不合理,某些教研室师多生少,使得教师的教学工作量不够,影响了其教学的积极性;有的教师人数太少,教学工作量太大,疲于上课,影响教学效果。有的专业班级和学生少,教研室教师人数更少,根本不能形成不了有效的教研活动,活动效果很差。二是教研室专业教师的职称、年龄结构不合理,也包括学历、学位等。

第四教研室活动缺乏有效制度。某些高职院校没有明确规定教研室主任的责权利,也没有形成考核、监督、评估体系,使得教研室活动开展各自为政。

第五教师压力大,教研活动对教师的吸引力不够,教研室凝聚力缺失。专业教师一方面要认真备课上课,同时还要应对评聘职称对来的压力,比如做课题、发表科研论文等。专业教师参与教研室活动意识不强,积极性不够。

以上问题如果长期得不到解决,将会使提高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成为一句不实口号。同时也会影响专业教师自身发展,因而必须积极寻找对策。

二、高校高职院校教研室活动对策

综合一些高职院校在教研室活动等方面的改革与努力,我认为可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明确教研室主任职责,提高教研室主任的管理水平与能力。选拔的教研室主任应热爱教育事业,办事公道,作风良好。其次对本专业有较深的学术造诣,掌握相关学科知识,能胜任教学、科研任务。第三是工作严谨认真,勇于创新,有组织能力。第四从职称和学历方面来讲,教研室主任应该具有讲师以上职称, 本科以上的学历。选拔有发展潜力和工作激情,同时在管理、科研、教学都较出色更有可能带动组织向前发展;

最后,定期组织开展研讨会或培训班,引导教研室主任学习高等教育的有关理论和管理科学的基本知识。

第二建立健全教研室奖励补贴、考核、评估机制。学校应对教研室活动的组织、内容、检查与监督等做出具体规定。教研活动实行教研室主任负责制,灵活调整教研活动时间并及时通知到相关教师。教研活动应围绕确定的主题进行,活动内容要安排专人做好工作记录,活动记录学期末交学院档案室存档。教师参加教研活动的次数与个人年终考核挂钩,不得随意请假。教研活动要有工作计划安排,学期结束要有工作总结并告知相关教师。以教学和科研为中心展开教研活动,如校风和教风的建设、课程考核方式改革、“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日常教学检查工作等。在教研室活动中,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必须作一次主题发言。学院应在期末召开各教研室主任学期工作总结会议,听取教研室开展活动情况汇报。在每学期应不定期检查各教研室开展教研活动的情况,把活动开展情况作为评定优秀教研室的重要指标。学院将对于开展教研活动的教研室依据效果优劣进行奖惩。

其次,充分发挥教研室主体作用,全面推进专业建设,学院应制定教研室考核办法。考核方式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等级分四等。考核应该涉教研室主任职权利、专业建设、教科研成果、教学质量评价、听课情况、专项检查情况等十个方面。由学院以学期为单位组织并实施相关考核,学校组织人员复查。考核中对出现评价不及格的教研室主任,不参与评优评先。评出先进教研室、先进教研室主任,学院予以物质与精神奖励。

以上是我对学院高职院校教研室存在的问题及提出的对策。总而言之,只有当高职院校教研室成为最强劲的教学、科研、学术的基本单位,才能够提高高校的教学质量与学术水平,确保每位教师的教研水平不断提高。

[1]黄建荣,邹红梅.关于加强高校教研实验室管理工作的思考[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

[2]熊岚.高校教研室功能的回归与重建[J].现代教育管理,2010(6).

[3]张漱梅,陈淑芳.关于高校教研室建设的思考[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2(2).

(作者单位:浙江横店影视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教研室教研学院
海军军医大学生理学教研室
初等教育学院
海军军医大学神经生物学教研室
海军军医大学免疫学教研室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学院掠影
新型教研——说题的感悟
趣闻
独立学院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