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组织社会学的校企合作育人困境研究

2017-11-25

长江丛刊 2017年2期
关键词:社会学合法性校企

郭 斌

基于组织社会学的校企合作育人困境研究

郭 斌

校企合作是实现人才培养创新的重要模式,是增强高校教育针对性的关键举措,但是我国高校在校企合作方面依然存在一些困境。在此背景下,本文基于组织社会学视角,对校企合作育人的困境进行分析和研究,希望给予我国高等教育以参考和借鉴。

组织社会学 校企合作育人 困境 研究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高等教育为了适应时代的变化,需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而校企合作是培养现代化人才的重要渠道。当前,我国高校都在不断推行校企合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不利于学生专业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因此,在此背景下,对校企合作中所面临的困境进行研究具有积极意义。

一、组织社会学

组织社会学是一门交叉学科,主要涉及到博弈论、心理学、行为学、管理学以及经济学等相关知识,由于其理论和内容复杂而广泛,尚没有形成完善的学科体系。因此,对其理论研究还处于不断地深化和扩展中,很多学者将其分为不同的学术流派,主要包括制度学派、人口学派、生命学派、生态学派、批判学派以及社会学派等。斯科特提出六中分析方法和理论框架,其分别为:制度理论、生态学、网络理论、资源理论、成本理论以及权变理论。

二、组织社会学的校企合作困境分析

(一)资源依赖分析

当前,我国校企合作之间的关系更趋于战略同盟,企业为高校提供学生实践的场所,进而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而高校则为企业提供所需要的人才或者所需要的科研成果。从资源依赖方面分析,企业与高校的合作取决于资源配置,高校只有具备充足的资源,并且让企业产生一定的依赖性,企业才会主动的与高校开展合作,校企合作才能健康以及稳定的进行。如果企业和高校的资源配置不对等的时候,即高校对企业具有较强的依赖性,而企业对高校并不具有依赖性的时候,校企也就会陷入困境。我国很多高等院校虽然认识到校企合作的重要性,希望企业参与到育人的过程中,例如毕业论文、社会调查、实习实训、师资队伍、课程建设等方面,都希望企业参与其中。但是企业却对合作热情不高,企业追求经济效益,如果高校无法给企业提供所需要的资源,那么企业对校企合作并不会给予充分的重视。在我国的校企合作中,由于资源不对等而出现人才培养覆盖面小、合作形式简单、合作面窄等问题,进而导致企业和高校的合作缺乏长期性和稳定性。因此,如果解决资源依赖的问题,是强化校企合作的关键问题。

(二)合法性分析

校企合作需要在企业和高校两个主体中,建立合法性认同,当合作形式、内容、方式以及目标达成共识后,才能提高校企合作的有效性,其中合法性主要包括组织行为、制度环境、社会期待、观念制度以及文化制度等多个方面。从组织社会学视角分析,两个组织想要顺利以及有序的开展合作,需要建立双方认同的制度,即合法性认同。高校和企业在具有合作意向的时候,会先对双方合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在相互认可这种合理性的同时,实现合法性认同,进而开展合作行为。高校为企业提供科研服务或者人才,进而产生互利和合作的意识,企业按照自身需求对学生开展培训,建立与高校的交流机制和情感基础,为合作创设有利条件。高校聘请一些勤于思考具有坚实理论技术的企业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并且提高他们的责任感和荣誉感,积极参与中育人建设中,企业为高校提供研发以及实习基地,与高校信息和资源共享,推动产学联盟的建设。因此,企业和高校双方只有认可对方,才能构建合作的基础,并且长期保持这种合作行为。当前,在我国校企合作中,双方对合法性的认可尚未实现完全的统一,进而导致这种合作并不具备稳定性。因此,想要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不仅需要企业和高校双方的努力,同时还要政府给予企业一定政策和物质的支持,进而促进双方实现合法性认同。

(三)协商性交换分析

企业和高校之间存在资源整合以及资源共享的合作关系,在此基础上,双方必须要满足彼此的需求,而实现资源交换。在我国当前的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完成资源交换需要在清晰的交易制度以及明确的定价制度基础上。而校企合作之间的资源交换则主要通过协商,因此其可以称为协商性交换,企业和高校在资源、信息的交换中,存在收益和付出不同步的情况。这种交换具有延时性,企业付出的是即时的资源和信息,而回报是一种未来的预期和帮助,而这种帮助具有不确定性。因此,校企合作如何就收益和付出之间进行有效商议,是决定校企合作能否持续深入的基础和前提,如果无法解决这一系列问题,那么校企合作很容易陷入到困境之中。

三、结语

总而言之,校企合作是实现人才创新的重要渠道,对推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具有积极意义。而组织社会学则为高校分析校企合作所面临的困境提供了关键参考,同时也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改革提供重要帮助。

[1]索凯峰,盛玮.校企合作育人困境分析:基于组织社会学的阐释[J].高校教育管理,2014(01):54~58.

[2]郭文莉,刘红琳,孟波,吴波,戴波."共赢共生、融通自为"的产学合作育人机制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03):37~43.

(作者单位:四川工商学院招生就业处)

郭斌(1983-),男,汉族,四川乐山人,硕士,四川工商学院招生就业处,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高等院校招生、就业、行政管理、新建学科。

猜你喜欢

社会学合法性校企
百万扩招下高职校企合作演化稳定性分析
基于OBE理念的非社会学专业“社会学概论”教学改革研究
第九届全国科学社会学学术会议通知(第一轮)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中国社会学会农业社会学专业委员会成立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农学类专业校企协同育人的探索与实践
新兴权利保护中利益合法性判定的动态系统论
Westward Movement
伊莎白及其中国人类学、社会学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