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共同活动是人的存在状态

2017-11-25苏胜毅

长江丛刊 2017年2期
关键词:意向性人民出版社马克思

苏胜毅

论共同活动是人的存在状态

苏胜毅

人在实践中确证了人的“存在”,人的存在可以分为对象性存在、主体间存在和意向性存在三种方式,这三种方式又对应着人们的三种活动形式,构成了人的存在状态。

共同活动 人的存在 人的存在状态

一、马克思哲学中共同活动的概念

共同活动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的。广义的共同活动指许多人共同去完成一件事情,不管这种“共同”的状态是自发的还是自觉的,也不管这件事情是否具有明确的目的。狭义的共同活动则指许多人自觉的、有意识的组合在一起,去共同完成有明确目的的事情。在马克思的著作中,共同活动特指的是物质生产活动。关于共同活动的思想,在马克思的著作中有不少论述。

马克思把共同活动与生产力结合在一起论述,给予了共同活动概念的重要地位。在马克思看来,生产力是在人们的共同活动中产生的,是共同活动的集体力。马克思指出:“一定的生产方式或一定的工业阶段始终是与一定的共同活动方式或一定的社会阶段联系着,而这种共同活动方式本身就是‘生产力’”。①生产力不仅是改造自然的能力,也是变革人们交往方式的能力,是一种集体力,改造自然的个人能力通过改造共同活动方式而得到增长。另外,马克思认为共同活动对人的发展至关重要,“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但不是所有的集体都能实现个人的自由与发展,而是只有“在真实的集体的条件下,各个个人在自己的联合中并通过这种联合获得自由”。②

从广义上讲,人类的一切交往方式都属于共同活动方式,包括各种制度、风俗习惯,甚至语言等,只不过这些交往并非都与改变对象世界的能力相关,所以这里的共同活动指的是人们改造自然和社会的活动。

二、人的“存在” 在实践中形成

“存在”一词在德文sein和英文being中都有多层含义。一指包括存在物、实体的“实在”,另指包括继续生存、存在状态、生活及生活方式的“生存”。当“存在”意指人的存在时,它不仅指人的实体性存在,还包括存在状态和生存意义、价值等内容。关于人的“存在”,马克思立足于科学的实践观,吸取以往人学思想精华,深邃地加以阐释,指出:“人的存在即表现,”“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也就怎样。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过程”。“一旦人们开始生产他们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时候,……他们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分开来。”。著名哲学家李秀林、肖前也断言:“实践是人类不同于动物的特殊的生命形式,即它是社会生命的特殊运动形式,是人类的存在方式”。基于此,我们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人的“存在”是指人体现自我存在的社会实践活动的整体模式,其实质是“实践”。实践是人有意识地探索和改造世界的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它确证了人的自由自觉劳动的类本质,确证人存在的独特方式。人在生存实践中不断生产出矛盾,解决矛盾,再生产出矛盾,再解决矛盾,这种形式循环往复、无限发展,推动着社会进步和人存在方式的发展,其实质是人的发展。一句话,人以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方式存在,其中物质生产实践是人存在的基石。

三、共同活动是人的存在状态

现实个人的存在可以分为对象性存在、主体间存在和意向性存在三种方式。与此相应,一般说来,现实个人的活动主要包括劳动或生产实践活动、社会交往活动和精神心理活动诸方面。从活动的性质看,劳动或生产实践活动主要是一种对象性活动,社会交往活动主要是一种主体间交往活动,精神心理活动主要是一种意向性活动。因此,现实个人作为活动的主体,在静态上就可以被相应地描述为对象性存在、主体间存在和意向性存在等方式。人的对象性存在方式是人的对象性活动的现实体现。对象性活动是人的劳动或生产实践活动的本质。在一定意义上,人的对象性存在与人的对象性活动是互为条件和相互确证的。我们也可以说,人的对象性存在方式其实就是人的自然性存在方式,即人与自然界相联结的存在方式。它表明,人永远不能摆脱自身的自然生命需要和客观世界的制约,人能够做到的只是降低这种依赖程度和协调与客观世界的关系。

人的主体间存在方式是人的社会交往活动的现实体现。社会交往活动是人们在物质生产实践活动中同时进行的活动,也就是说它是由生产实践和社会分工引起和要求的活动。它包括人们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等领域的交往活动。社会交往活动的实质是人与人之间的互为主体的交往关系。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交往方式的变化,尤其是随着交往领域的多样化、交往范围的全球化和交往手段的高科技化,人的主体间存在方式将会变得日益普遍和重要。人的意向性存在方式是人的精神心理活动的现实体现。人的精神心理活动在性质上是一种意向性活动,也就是人不断向往着、体验着和追求着的超越性活动。它一般内蕴于人的生产实践和社会交往活动过程,是对生命本能活动和生产交往活动自身的超越,因而不具有外在的和确定的独立形态。

这些活动都是一种共同活动,所以说共同活动是人的存在状态。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2]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院)

猜你喜欢

意向性人民出版社马克思
马克思像
意向性运动干预影响局部脑缺血大鼠GLUA2和N-cadherin表达的影响
我可以咬你一口吗
论马克思的存在论
Alienation and Struggle of the “Happy Housemaker”
在马克思故乡探讨环保立法
习近平:马克思是“千年第一思想家”
对现象学教育学视域下的家庭教育的几点思考
抉择
(简论诗创作的意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