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马列主义理论视阈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前景

2017-11-25王跃如

长江丛刊 2017年2期
关键词:马列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王跃如

从马列主义理论视阈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前景

王跃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马列主义经典理论与中国国情的完美融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有机组成部分,本文从马列主义经典理为基础来分析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现状与其在实践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的问题,同时也对现存的一些问题提出解决的对策,期待为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乃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贡献绵薄之力。

马列主义理论 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 发展

一、前言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落实,3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取得了令世人瞠目的成果,这源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市场经济纵深发展背景下,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实践结果证明,我国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道路是正确的,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处在发展阶段,还有一定的问题有待善,党的“十八大”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作用上升到了决定性作用的新高度,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进一步升华,印证了我们要不断发展马列主义经典理论。

二、基于马列主义多维度解析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现状

(一)经济增长维度

根据马列主义理论,无产阶级在取得政权后要把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经济出现“井喷式”的增长,尤其在工业、农业方面,经济总额大幅度提升,GDP生产总值已经位居世界前列。平均的经济增速超过了世界的平均经济增速7个百分点。完成了低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的过渡,这种“飞跃式”的增长得益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化发展。

(二)经济结构维度

根据马列主义理论“社会主义要把小农经济基础变成大工业经济基础”,只有当“四化”打下现代工业的技术基础的时候,方能说我们的发展取得了最后的胜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各项产业经济增加值都在稳步增长[1]。在产业竞争中,我国的国家生产总值已经从改革初期的28.2:47.9:23.9发展到现在的10:43.9:46.1。与此同时,我国的城镇化水平显著提高,为我国“四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些变化都体现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优势。

(三)生产力发展维度

改革以来我国的产业体系在不断地完善。农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我国的农业发展迅速,不仅仅解决了我国十几亿人口的温饱问题,还积极的支撑了我国工业的发展。目前我国工业在二十二个大类中已经有七类挤进了世界首榜,汽车、水泥、钢铁等两百多种工业品的产量排名世界第一,同时工业对农业的发展也提供“反哺”作用,这足以证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经取得长足发展。

三、马列主义视阈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一)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关系依旧不清晰

从马列理论与市场经济理论的关系来看,我国的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的关系依旧不清晰,市场经济中,宏观调控是政府这支看得见的“手”通过科学合理的方式来进行调控,根据马列主义科学理[2]论应该是任何民主和政治都要为生产服务,但相关数据显示,我国政府的各项审批项目高达上万件,这说明政府过度地进行市场干预,这不利于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政府应该正视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不要一味地进行“伸长手”。

(二)分配机制公平性有待提升

我国实行的是以按劳分配为基础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分配制度,居民的劳动收入差距过大,体现了在劳动分配领域的不公,严重地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虽然在最近几年我国的人均收入差已经在逐渐回落,但依然高于国际的标准线很多,根据马列主义的经典理论“分配方式本质上毕竟要取决于有多少产品可供分配,而这应该随着生产和社会组织的进步而改变”,社会的分配机制公平性缺失会严重影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要尽快完善我国的收入分配机制。

(三)经济增长方式有待转型

受历史因素影响,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仍属于粗放型的,以工业为发展基础,造成能源的消耗严重,环境质量恶化加剧,与我国的科学发展观相悖。根据马列主义的理论来讲“一个国家,以大工业作为自己发展的基础,这个破坏过程就越迅速”,但由于我国受到国情的限制,无法改变这种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那么我们就要提高科学技术,降低能源的消耗量,只有如此我国才能尽快地缩短这种经济发展的过渡阶段,逐渐实现经济增长由“粗放”向“集约”的迈进。

(四)物质文明与生态文明矛盾严峻

根据马列主义经典理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随着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提高,人们对物质文明的发展需求与生态文明的健康发展产生了难以调和的矛盾,因此,在市场经济给我们带来物质文明繁荣的同时也要加强对生态文明的建设,唯有如此才能做到经济健康稳定发展。

四、结语

社会进步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我们不懈的努力与奋斗,在今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道路中还依然会面临很多的问题有待解决,但在这段时期,我们要做到时刻提醒自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继续坚持马列的科学理论与国情相结合,坚持与时俱进,经济、生态和人文协调统一发展。

[1]储著源.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方法论研究述评[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2(01):55~68.

[2]李新芝.毛泽东和邓小平社会主义观差异的诠释学维度[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5(06):5~10.

(作者单位: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委党校)

猜你喜欢

马列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房地产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协调发展研究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市场经济下工程项目的招投标管理
财政税收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
关于对市场经济的认识
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结合的初始文本:《社会主义讨论集》
马列主义视野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性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