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在历史新课改实践中存在的几个误区
2017-11-25仝笑可
仝笑可
浅议在历史新课改实践中存在的几个误区
仝笑可
在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各地历史教师同仁们提出了很多创新性的想法与做法。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还有一部分教师在课堂上存在着幻灯片使用过多、提问方式过于简单等问题。
幻灯片 师生互动 历史情境 课堂评价
相信每一个老师都曾有过上公开课的经历和经验,那么“怎么才是一节好课”一定也都引起过大家的思考。摒弃传统教学理念中的标准,“课堂上师生有效互动”就成为了我们追求的好课的标准。但是,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我们很容易出现一些误区。经过笔者近年来对一些教学案例的剖析,现将我发现的几个误区总结如下,供各位同仁共同探讨。
一、教学方法多样化变成了幻灯片的多样化
在一些老师的课堂上,一节课40分钟,光演示完50多张PPT还有插在其中的视频就占用了大概15分钟,再加上老师的讲解和提问,一节课就这样匆匆忙忙而过,看起来热闹,其实学生光顾着视觉所带来的冲击,根本无暇对情境中蕴含的历史信息和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究。因此,这样的课堂,并没有达到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师生互动、高效课堂的要求。
其实在幻灯片的使用中,我认为应该树立一个有效的基本观点:简洁、生成、意义。课堂简洁,更有利于落实考纲;在教学的过程中有新的问题、新的观点及新的意识的生成,课堂才能算有效。所以,课堂越能抓住关键性的主题,结构越清晰,课堂就越重点突出,在重难点突破上下功夫,生成的内容才会有意义。这样以来,一节好课也就无疑地产生了。
二、课堂提问的方式单调、问题简单,导致学生积极性不高
课堂上,教师一个恰到好处的提问设计往往会激活一池水,调动学生的思维,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何体现课堂上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一直是不少一线教师为之头痛的问题。有些教师的公开课,存在着提问方式过于简单和单调的问题,不能激发学生真心参与的热情。
比如我在观摩一节历史课上经历的:
老师:“谁来主动回答一下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过了一会,没有人回答,老师只好点名叫了一位学生。
……
这节课就在这样尴尬的氛围中进行。
原因出在哪里呢?是学生的水平太低?还是学生不愿意配合老师?其实都不是,认真深究下去,教师才是课堂的设计者和引导者,这样的问题设置其实并不能真正有效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所以就导致了课堂有效性的低下。
其实,我认为,课堂上问题的设置要体现探索性,给学生留有思考的空间。比如在讲《五四运动》一节课时,抛出问题:“我们开国大典上鸣炮用的礼炮共准备了54门,大家知道为什么吗?”由此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并联系上五四运动。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课堂提问的艺术性,让问题真正成为联系师生之间思维活动的重要纽带和开启学生智力之门的钥匙。
三、创设的历史情境与实际脱节,漏洞百出
新课程改革以来,“情境教学法”受到越来越多历史老师的重视和青睐。历史的丰富性、生动性和过去性因历史情境的创设而一一再现,许多枯燥的历史也因此鲜活了起来。但是仔细考察高中历史课堂中运用的“情境”,发现也存在的一些不恰当的问题。
例如并不是每一节历史课都适合使用角色扮演的方法。若是课堂上安排的情境创设不合理,就会造成适得其反的效果。比如在《中国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一课中,在讲到“洋务运动”这一目的时候,有个老师提出让学生自愿出演“洋务派”或者“顽固派”进行辩论。这一过程共在课堂上占用了6分钟。但是这节课的重点根本就与“洋务派与顽固派之争”没有关系,所以,这节课上这一环节的设计就显得表面上生动,实际上突兀且无效。
所以,课堂上的历史情境设置一定要与重难点突破相联系,要有创新,要科学合理不天马行空。
四、同行评课明显敷衍,结果公开课上到最后还是“原地踏步”
在推进新课程改革,提高课堂实效方面,评课已经成为了课堂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教师上课+专家评课”是当前大型教研活动的常见现象和重要环节,也是深受老师们欢迎的教研形式。
但是,有些时候的同行点评却让老师们失望透顶。所谓的专家或者是赞歌高唱,从上课老师的形象赞到内在,从课外谈到课内,一路赞下来,结果是“你好,我好,他也好”,就是对本课无实效;或者是避重就轻,不谈重点问题,只议细枝末节,结果是讲课老师“等到花儿都谢了”还没有听到实质上对自己有用的信息。
实际上,愿意讲真话、提意见才是广大一线教师真正所需要的评课,专家评课应该实事求是,多结合课堂实际来提出合理性的改进措施和建设性的建议。这样才能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才是一节公开课真正想要达到的目的。
有效性的教学和有效性的课堂是我们每个一线教师的追求目标,但是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我们不是圣人,所以一定会有这样或者那样的失误。本文以我自己的一点浅见,提出了四点在我们推进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存在着的几个误区,希望能够看到此文的同行能够多提宝贵意见。我们将会在接下来的历史教学道路上争取精益求精,共同进步。
(作者单位:洛阳市第十九中学)
本文系河南省重点课题“高中生创新素养培育模式的探索”(JCJYB142503158)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