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教学企业模式的实践启示

2017-11-25陆春光

长江丛刊 2017年14期
关键词:南洋理工学院校企

陆春光

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教学企业模式的实践启示

陆春光

本文以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教学企业模式为研究对象,介绍了该校工商管理学院教学企业模式,并从组织机构设置、内容、形式和评价体系等方面分析了该模式的核心架构,从教学企业项目、人力资源管理、经验积累与分享和无界化管理等方面入手,分析了教学企业模式对我国高职经管类专业开展校企合作的借鉴意义。

教学企业模式 校企合作 高等职业教育

一、我国经管类高职学校实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高等职业教育的产生和发展需要服务于国家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与行业和企业的发展相适应,高等职业人才培养更需要依据行业发展来设置教学内容和目标,甚至在教学技术和专业技能培养方面需要进行适度的“超前培养”。但是从我国高职经管类专业课程设置中可以发现,校企合作的实训课程明显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和行业企业发展,这就严重影响了我国高技能型人才的供给,主要表现为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和行业发展的脱节,不能满足市场的人才需求。其关键原因在于实训课程设置阶段未形成系统和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在实训教学实践中未构建有效的实训实践途径,具体体现为有效的校企合作实践平台的缺失。

高职院校与企业需要实现对人才输送的无缝对接,就必然需要构建合理并与时俱进的校企合作模式,虽然国内经管类高职院校也设立了不少校内外实训基地,但是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可以发现由于管理机制不完善、人员配备不合理、缺乏有效的培养和学生素质评价体系,使得经管类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成效甚微。这就需要建立一整套适合我国教育实际的,符合我国产业结构调整趋势的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和评价体系,尤其是需要构建能有效提升高职高技能型人才培养水平的校企合作模式。

国内高职院校目前在实训方面一直谋求与企业合作开展学生的顶岗(毕业)实习合作,但是由于企业在管理过程中,需要面对高额的管理和培训成本:一方面由于实习时间短企业进行科学实训安排难度大,一般在一个学期左右;另一方面理论与实践脱节,学生在学校所学内容和企业实际技能需要脱节严重,因此企业一般很少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实训岗位,学生也很难通过短期实习获得自身所需要的岗位知识,同时,高职院校也很难通过校外实训基地构建起符合自身职业教育需要的实训平台,这些都制约着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

二、新加坡教学企业模式的借鉴意义

南洋理工学院以源于企业、用于企业的理念作为其进行校企合作的指导思想,教学企业也不例外。合作对象通过校董会和专业咨询委员会提供学院发展的专业咨询,进行最新专业技能知识的输入,并提供相应的教学资源和学生企业实训岗位,学校通过产业服务和商业中心等平台为企业创造商业价值。TEP本质上是一种以政府、企业、科研机构、高校为主体的校企合作多元网络互动平台,通过TEP平台既可以让师生了解市场最新发展趋势、把握市场前沿信息,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学术研讨,通过教学模式转变创造涵盖多学科的教学企业项目为在校学生提供实训岗位,同时为教学企业项目的合作对象提供了相关专业咨询服务和高校人力资源,在双赢的合作模式下,企业也乐意派管理骨干来学校对学生进行指导,来提升教学企业的实训水平。

TEP模式中,教学项目的选择需要有高技能型教师队伍作为支撑。在师资选择配置的过程中,既要考查教师的专业理论知识,也需要考查教师的行业背景和实践能力。教师是教学实践项目的经理人和管理者,指导学生进行企业的经营管理,帮助学生通过TEP平台实现教学企业项目的商业价值。在TEP模式中,教师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学企业项目的成败,也深刻影响着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基于此,南洋理工学院在进行教师选聘时特别注重教师的行业背景和企业工作经验,必须具备3年以上的行业经历,工商管理学院不乏以前在企业当经理的人员来执教。同时也注重教师的社会评价,以此来提升TEP模式不断发展的动力,以实现高校和企业进行人才培养和输送的无缝对接。

南洋理工学院工商管理学院的教学企业模式另一方面注重学校倡导的经验积累与分享(Accumulated Experience Sharing 简称AES)。该理念注重把以往教学和实训中的经验形成知识加以积累,通过知识分享指导之后的教师和学生进行实践。目前,经验积累与分享(AES)从企业项目扩展了到学校内部事务管理,例如内部审核、学术事务、学生管理、教学资源采购、教学模式、校园庆典等。在不断的积累和实践过程中,对现有知识进行了不断的检验和分享,教师和学生受益匪浅。

随着各类学科的不断发展,学科交叉日益显现,南洋理工学院在发展过程中将无界化(Borderless Mindset)理念引入日常工作中,促进了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学科的交叉融合、无界化的管理,为学校职业教育团队构建、资源共享创造了条件。通过不同专业和学科之间的教学企业项目合作,促成大量具有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成果。

[1]赵荣锋.新加坡职业教育的发展与启示[J].农业教育研究,2016(6).

[2]晋兵营.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发展经验及其启示[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16(4).

(作者单位:浙江金融职业学院)

本文系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2016年地方合作项目高等教育教学法出国研修项目,留金法[2016]5054号,2014年教育厅课题:浙江省金融职业教育行业支撑系统研究,项目编号:Y201432270。

陆春光(1980-),男,浙江绍兴人,硕士,助理研究员,创新创业学院院长助理,研究方向:创新创业教育。

猜你喜欢

南洋理工学院校企
纽约“东村”的南洋菜
南洋爱国华侨三领袖的赤子情
江苏理工学院
常熟理工学院
理工学院简介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任意门
民国南洋华侨文献出版热及“南洋”观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