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和改进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
2017-11-25孙嘉琳
孙嘉琳
加强和改进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
孙嘉琳
青年教师是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建设的主力军,是高等学校教学科研工作的重要力量,是大学生学习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引路人。面对世情、国情、社情的新变化新情况,必须大力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提高认识,健全机制,增强工作针对性、实效性,加大解决实际问题的力度。
高校 青年教师 思想政治工作
青年教师是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建设的主力军,是高等学校教学科研工作的重要力量,是大学生学习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引路人。面对世情、国情、社情的新变化新情况,必须大力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提高认识,健全机制,增强工作针对性、实效性,加大解决实际问题的力度。
一、加强和改进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加强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青年教师是高校教师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年教师队伍关系学校的未来与希望,是教书育人的生力军。加强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建设一支思想过硬、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学生喜爱的青年教师队伍,是提高师资队伍整体水平,促进师资队伍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建设高水平大学的现实需要。
加强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紧迫性。广大青年教师思想状况主流积极向上,政治立场坚定,积极投身党和国家的教育事业,爱岗敬业,具有教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同时,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社会价值观念的多元冲击、首都的特殊地位等因素以及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对青年教师的思想工作生活产生了广泛影响,许多青年教师工作生活压力增大,少数教师甚至在政治信仰、思想道德、育人意识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模糊或错误认识。加强和改进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十分紧迫的重要任务。
二、加强和改进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
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强化政治意识、责任意识、阵地意识和底线意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提高青年教师队伍思想政治素质和育人能力为基础,以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坚定青年教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提升青年教师思想建设、队伍建设、师德师风建设,促进青年教师提升思想政治素质和教学科研水平,激发青年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帮助解决青年教师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努力建设一支品德高尚、敬业爱生、教书育人、严谨治学、服务社会、为人师表的青年教师队伍。
加强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夯实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基础;切实增强党的基层组织对青年教师的凝聚作用;加强青年教师形势与政策教育;以师德建设为重点,提升青年教师教书育人水平;以社会实践为载体,增强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效;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切入点,为青年教师成长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加强调研、管理和激励,帮助青年教师职业进步,助力青年教师成长发展。
三、统筹资源,拓展平台,完善青年教师社会实践,解决青年教师成长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增强青年教师思想政治的针对性、有效性
在教学上要帮助青年教师特别是新入职的教师尽快了解高等教育的规律,掌握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教书育人。一是健全关心引导机制。帮助青年教师加入教学和学科团队,学院为每位青年教师选配一名教学导师,要求青年教师“拜师学艺”,通过教学导师的传帮带和团队成员的相互促进,有效引导青年教师增强育人意识,提高教学水平和教书育人能力。二是大力加强青年教师培训、教学方法研讨,形成制度,丰富内容。三是健全教学督查机制。教学导师与学校、学院教学督导不定期随堂听课,及时发现、精心指导青年教师克服和解决教书育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效帮助青年教师提升教书育人水平。
在科研上要明确要求,促进青年教师坚守学术道德与科研诚信,提高科研水平。一是帮助青年教师融入科研团队。引导每位青年教师参加一个科研团队,建立老中青“传、帮、带”机制,充分发挥老专家们的敬业精神、学识素养、崇高师德对青年教师的影响与感化作用,帮助青年明确学术方向、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二是端正治学态度。加强学术道德与学术诚信教育,提升科研创新能力,引导青年教师端正态度,潜心科研,锐意创新,不断完善学术人格,自觉维护学术尊严,坚决摒弃学术失范和不端行为。三是提升学术素养。进一步拓展青年教师课题研究的资助渠道与力度,完善中青年科研拔尖人才选拔与培养机制,鼓励和支持青年教师申报国家重大科研项目,为建设高水平大学做出积极贡献。
(作者单位:北京工商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