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与缓解途径分析
2017-11-25王燕杨梅
王 燕 杨 梅
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与缓解途径分析
王 燕 杨 梅
留守儿童是父母外出打工将其留在家中的孩子,这些孩子长期独自生活或者与亲戚朋友生活在一起,长期没有父母的陪伴,以至于他们出现了许多的心理问题。通过对这些孩子的心理问题分析,找出这些问题的缓解途径,帮助留守儿童成为一个健康的社会人。
留守儿童 心理问题 缓解
一、前言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或者工作半年以上,由父或母一方、祖辈、亲戚朋友、同辈监护的未成年人[1]。这些孩子大多存在心理问题,导致他们在生活和学习中都会遇到各式各样的麻烦,也给社会带来一些隐患和负担。怎样缓解他们的心理问题、帮助他们正常健康的生活是非常重要的。缓解他们的心理问题有助于他们在今后的发展,也有助于社会稳定和发展。
二、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分析
(一)孤僻与自卑心理导致的人际交往问题
孩子从出生就对父母产生了依恋,所有孩子最早形成的社会关系就是依恋[2]。这种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行为和性格,也会影响孩子对周围世界的信任感和情感。留守儿童很少与父母在一起,依恋关系可能不是很好,父母很少陪在孩子身边,这些留守儿童就会产生自卑的心理。卑心理往往会导致孩子出现不敢与其他孩子交往的现象,形成一种孤僻的性格,久而久之就会不信任他人,形成孤僻心理,害怕和其他人进行沟通与交往,也就是学术界所说的人际交往障碍。
(二)性格与行为习惯
留守儿童有的有监护人,有的连监护人都没有,就算是有监护人大多都是爷爷奶奶。老年人对年轻人的世界懂得较少,而青少年正处于个人行为模仿学习的关键时期,当今社会上有许多不利于孩子成长的东西仍然十分泛滥,如赌博、色情影像、打架斗殴现象等。由于缺少了父母的正确引导,和监护人的意识不到位,孩子就会进行模仿与学习,得不到及时的纠正与制止。长此以往孩子就会在意识上和价值观人生观上产生偏离,也会使其性格发展异常。
(三)学习态度差
留守儿童由于没人监督,学习上就会不认真不积极。作业不完成,老师安排的任务也不完成,学习成绩就会很差,就会产生厌学的心理,久而久之就会觉得在学校待不下去了,更不愿意学习了。就会选择逃学逃离校园,长时间的在社会上游走给社会稳定也带来了威胁。在今后的生活中也会因为没有文化而很难就业,无形中又给社会带来了麻烦,要么就去偷盗要么就混吃混喝,给父母增加负担也给社会增加负担。
(四)同伴关系差
留守儿童在生活中与同伴的关系也十分僵,时常与同伴发生争执。由于留守儿童身边没有父母,其他孩子就会用此来奚落他们,惹他们生气。留守儿童本身就缺乏父母的关爱就极其敏感,再加上其他孩子的嘲笑就会使他们愤怒,必须通过打架来平息心中的怒火。时间一长留守儿童身边的玩伴都被打跑了,没人再愿意和他们玩耍,同伴关系就会变得很差。这种问题还会在其成年后出现,不会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工作生活都不顺利。
三、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主要缓解途径
(一)建立良好的家庭亲子关系
孩子从一出生就对父母有依恋,这种依恋关系会贯穿孩子的整个成长过程。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大多归因与年幼时期父母的缺失,依恋关系的中断导致孩子内心孤单,对周围的失误抱有陌生害怕的心理,从而形成孤僻的性格。因此父母应该花更多的时间在教育孩子上,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教育孩子正确的处世态度与方法,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所以父母应该考虑就近就业,这样就不用把孩子独自留在家中,孩子就不会缺乏父爱和母爱了。自己的孩子自己带才是最好的,也是最有利于孩子健康的。
(二)加强学校管理,提高老师素养
学校应该从多方面入手,多多关心留守儿童、帮助留守儿童。首先是老师,要加强对老师素质的培养,使其能够公平公正的对待每一个孩子,使留守儿童和其他孩子享受同等待遇,身心健康的学习成长。还应加强对老师的道德素养的考察,避免一些害群之马危害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
(三)完善社会制度,发挥社会职能
留守儿童的成长需要一个好的环境,良好的环境有利于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因此,我们要给这些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给他们更多的关心和爱,弥补他们缺失的父爱和母爱 。其次就是在物质上给予更多的帮助,使其能够不为生活担忧,为其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四)自我调节
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最主要的缓解途径还得靠他们自己,我们都知道要治好一个人的心理问题首先得从他自己身上着手。所以留守儿童的自我调节至关重要,学会自我调节有助于留守儿童管理好自己的情绪,控制好了情绪就免去了许多心理问题的产生,如愤怒、暴躁等 。教会他们正确的克服不良情绪、正确的对待他人,提高自我控制力、提高自我的社会适应性、克服困难、勇敢坚强的成长成一个健康的社会人。
[1]高亚兵.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问题的原因分析与对策研究[J].教学与管理,2010(3):44~46.
[2]李玲,游涛.江西省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J].教育学术月刊,2012(4):40~42.
(作者单位:遵义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本文系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名称:农村留守儿童学习主观幸福感的调查研究;编号:2015ZC201。
王燕(1984-),女,土家族,贵州铜仁人,硕士研究生,遵义师范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发展与教育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