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陶渊明诗歌的意象与其人生追求
——以菊、松、云的解读为中心

2017-11-25查光伟

唐山文学 2017年11期
关键词:青松中华书局陶渊明

查光伟

陶渊明诗歌的意象与其人生追求
——以菊、松、云的解读为中心

查光伟

中国古代文化发展中,诗歌的意义重大,我国对于古诗文的研究也较为丰富。陶渊明的诗歌及其本人都是古典文学研究的热点,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其诗歌中独特的意象世界。本文通过解读陶渊明诗歌中以菊、松、云为中心的意象,分析其具体意象所表现出来的思想,透过陶渊明诗歌中的意象了解其人生理想及追求,以此了解陶渊明诗歌的情感追求变化和艺术魅力。

陶渊明,我国著名的田园诗人,生于公元369年,享年58岁。是如今的江西九江人,他凭借个人文采为后人留下9首四言诗,116首五言诗;赋辞、韵文、散文分别为3、5、4篇。在中国古典诗歌文学史上,陶渊明有着重要的地位,被钟嵘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苏轼曾说过陶渊明是他的老师。

陶渊明是田园诗歌的代表人物,诗歌亲近自然,也正是如此诗歌中以自然事物为代表的意象较多且极为典型。首先从陶渊明的志趣来讲,我们不得不提到他所爱的草木“菊”,自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流传。宋代理学家周敦颐在《爱莲说》一文曾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陶渊明爱菊的原因,周敦颐解释说:“菊,花之隐逸者也.”①也就是说,他认为陶渊明爱菊是爱菊花的品格。其次陶渊明另一爱好饮酒,自然“酒”也成为陶诗中不可不谈的意象之一。陶渊明有《饮酒》二十首,此外还有《止酒》、《述酒》各一首。由此可见陶渊明对酒的喜爱至深,这也使得“酒”成为他作品中的重要意象之一。此外陶渊明诗歌中一些自然事物如“风”、“松”“云”“柳”“鸟”等都是其诗歌典型意象,也被学界所探讨研究过。

陶渊明在《和郭主薄诗》中写到“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②”此句中松和菊两个意象结合在一起,虽然描写的是风雨飘摇中傲然开放的菊花,实则以菊花比喻“幽人”,指出幽人就仿若菊花一般洁身自好,是陶渊明心中最为理想的化身。此时的陶渊明以菊花的品质来寄情自己的人格,写出出淤泥而不染的坚韧。菊花除了欣赏性外还能够作为食物,且具有药用价值,陶渊明笔下的菊花具有了延年益寿的功效,在《九日闲居》(其二)中,陶渊明写到“酒能祛虑,菊为制颓龄③”,体现菊花延年益寿之性,陶渊明认为酒不仅具有解忧之效,还能延年益寿。

松,挺拔笔直,安定自在,任凭风吹雨打毫不动摇。《陶渊明集校笺》中所收录的与松有关的作品仅有10篇,但是在陶渊明的诗文中,松依然占据着相应的地位,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深读陶渊明笔下的松,有着三个鲜明的特点。第一,陶渊明在写松时,往往搭配其他的意象,表达松坚韧不拔,忍耐风寒的品质,或者带人们走进一个奇特深幽的境界。第二,各种形态的松,有一种浓妆淡抹总相宜的感觉,在陶渊明的笔下,松既是背景,也是主角;既有屹立山峰的苍松,又有心中的青松,外加起兴之松。无论哪一个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松树都具有坚贞不屈的信念。譬如《拟古九首》中写道“苍苍谷中树,冬夏常如兹;年年见霜雪,谁谓不知时。④”整首诗所体现的是诗人内心的孤独和矛盾。第三,陶渊明诗歌中的松树更有着奇特的特性。譬如《饮酒》中的“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凌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⑤”春夏季节,带来一片生机勃勃,姿态万千的众草引人注目,却无人留意那东园的青松,唯有在萧瑟的秋冬来临之时,才能彰显出它的高枝。

陶渊明不仅仅是在诗歌中描述了松的最为普通的特点,更是对松的意象进一步发展创新。隐士形象,是陶渊明笔下的松所引申出来的一层意象。《归去来兮辞》中有“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写出了其欣然若喜地飞奔家中旧宅时所见的景象。另外,陶渊明的诗歌中,松象征着其人格。其中的“青松”、“孤松”都象征着陶渊明的人格,二者合在一起,所表达的松树不仅是苍翠的孤松,也是孤独的青松。

云,有丰富的象。陶渊明笔下的云,被赋予了丰富的情感,是对他个性及情趣意象的体现。在《咏贫士》其一中,陶渊明云:“万族各有托,孤云独无依。⑥”写出了世间万物都有着属于自己的寄托,唯独那远在天边的云朵孤苦伶仃,无依无靠。表达了自己不爱慕名利的高尚的情怀和操守。浮荡在天空的云,自由自在,带给诗人的更是向往自由生活的心绪。陶渊明在做建威参军时,写下了诗句“微雨洗高林,清飚矫云翻”⑦,诗歌中所描述的林含清霁,云端高举的景象,也正是因为感受到万物各得其所,从而激起了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作为自由自适的意象,云成了诗人心中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隐逸者,并不是天生就对隐逸生活有着向往。他们的隐逸生活背后往往隐藏着道不尽的辛酸:或一腔热情难以实现抱负,或满是虚名无真本事。《归鸟》中,诗人曾写到“遇云颉颃,相鸣而归⑧”,以飞鸟及风云的拼搏,鸣叫而归,道出了黑暗的官场生活。

菊的自然淡雅,云的的洁白孤寂都表现纯洁自然之意。陶渊明也正是通过对这些自然事物的描写,来表现自己对清明廉洁的政治的渴望,同样也是对安定和谐生活的向往。为此我们对陶渊明的人生以及理想变化的探讨,从其笔下意象寓意变化去分析也变得更加清晰明,更为贴切。

陶渊明所向往的是美好的未来生活,对他选择怎样的人生态度奠定了基础。经历了人生旅程的经验及教训,从而形成了更为成熟的人生态度。这是一个变化的过程,而这一过程我们能从陶诗意象变化品味出来。

同样的意象,不同的时期,表现的寓意却大不相同,不难看出变化的原因在陶渊明不断转变的人生态度,从追求功名到追求自由,从隐逸自然到追求长生,他对人生的态度是不断转变的,他不断思考的是人生的意义。

古典诗歌中陶渊明的诗歌虽然数量较少,然而却有着夺目的光彩,其诗歌中的意象以及那深厚丰富的象征意义,更是使其成了古典诗歌中瑰丽奇宝。

注释:

①周敦颐:《周濂溪集(周元公集)》

②袁行需:《陶渊明集笺注》中华书局2010(12)版,《和郭主薄诗》,第103页

③袁行需:《陶渊明集笺注》中华书局2010(12)版,《九日闲居》(其二),第50页

④袁行需:《陶渊明集笺注》中华书局2010(12)版,《拟古九首》,第219页

⑤袁行需:《陶渊明集笺注》中华书局2010(12)版,《饮酒》,第178页

⑥袁行需:《陶渊明集笺注》中华书局2010(12)版,《咏贫士》,第252页

⑦袁行需:《陶渊明集笺注》中华书局2010(12)版,《乙巳岁三月为建威参军使都经钱溪》,第148页

⑧袁行需:《陶渊明集笺注》中华书局2010(12)版,《归鸟》,第37页

西北大学现代学院 710130

猜你喜欢

青松中华书局陶渊明
Experimental Study on Grinding Force of Electrostatic Coated Grinding Wheel
丰收歌
青松、红帽与圣诞老人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s Function in Daily Life
楠溪江:陶渊明笔下的“古朴天堂”
潜心磨砺 精益求精
陆费逵的出版生活史述论
贫而无谄的陶渊明
浅谈中华书局企业文化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陶渊明 饮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