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体育运动走入学校体育课堂
2017-11-25乃奕
乃 奕
(中央民族大学 北京 100081)
民族体育运动走入学校体育课堂
乃 奕
(中央民族大学 北京 100081)
民族体育运动是民族文化的重要体现,在现代化高速发展的今天,民族体育运动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进入学校体育课程是其发展的必经之路。民族体育运动在学校体育课程中已经存在,却依旧面临范围窄,受众小,内容不全面等多种问题。国家应该在政策法方面加以扶持,学校要更彻底地认识其优点,根据学生特征挑选适合的运动项目,民族体育运动自身也要更加完善规范化。做好走进学校体育课堂的充分准备。
民族体育运动;学校体育课程;文化传承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积淀,多民族的人口结构,也让我们拥有了民族独有的宝贵资源和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正是这样的多民族文化背景,造就了我国丰富多样的文化特征。在这其中,各个民族都有独特的体育运动方式,起到保健康复,仪式庆典,祭祀习俗等作用,这些民族体育运动项目都有自己独有的规则和特色,内容有简有繁,风格各异,但都体现着各个民族独特的地理气候历史文化信息。如何将这些具有民族特色的体育运动融汇在学校教育的体育课程中,让其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为学校体育课程的进步和民族体育的传承寻找合作的机遇,是一个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1 民族体育运动的重要性和优势
民族体育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民族体育活动中蕴含着鲜明的民族特征和特色,在其发展过程中体现着民族精神的传承与变迁。一个民族特有的民族体育运动必然与其独特的民族文化相联系,包括这个民族独特的文化生态环境,生产方式,社会结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等多个方面。了解并学习民族体育,是了解一个民族各方各面的很好的途径。民族内部成员间也需要民族特有的体育运动活动来加深联系和保持共同的心理认同,对于儿童来说,这一点是极其重要的,在集体的环境中耳濡目染,加深对于本民族的民族认同感。所以加大对于民族体育运动,尤其是传统体育运动项目的宣传与传承,是十分必要的。
民族体育运动的内容,包括一些民族传统游戏内容,对于学校的普通体育课内容,也是很好的参考材料,在提高学校体育课程多样性,趣味性,娱乐性等方面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民族体育运动是民族文化的延伸,让学生们在充分的体育运动的锻炼中,不仅增强体魄,更能直观的感受民族文化,体会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性。民族体育运动按照其功能特点可以分为:竞技类,例如蒙古族的摔跤射箭;游戏类,例如满族的滚铁环;养生类,例如汉族的太极拳;表演类,例如苗族的跳大鼓等多种类型。这些种类繁多的运动项目不止在智力与非智力发面有助于儿童的发展,更在人际交往,道德教育,民族意识的培养等方面具有自身优势。
2 民族运动在我国学校体育中的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学校体育中开展较普遍的民族体育项目主要有武术、毽球、藤球、跳绳、拔河等。对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中的游戏活动类项目如室内游戏庭院活动游戏智能游戏助兴游戏等走进体育课堂还有较大的开发潜能。
2.1 从学科设置和专业教材方面看,目前为止,在我国体育界仍没有出版少数民族体育这门学科的自成体系的教材,我国现行的体育教材中有中国特色的内容不多,对于少数民族传统运动项目的教材化不够,对于民族体育教材改造也较差。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课程内容也不多,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教材化整理和改造工作也较差,没有形成一种独特的具有民族特色的体育课程体系。
2.2 从民族地区学校体育教育发展方面来看,已经有不少民族高校,将本地区民族特色体育运动项目纳入了大学生阶段的体育选修课程中。例如内蒙古自治区的部分高校,在大学选修体育课程中都加入了人安代舞,蒙古式摔跤等传统的蒙古族体育运动项目。学生可以自由的选择想要学习的运动科目。但是选修课的形式来学习这些具有民族特色的体育运动项目,实质上并不能充分的了解该项运动所包含的民族文化的历史和精神。这样选修课的形式也并不是所有的高校都在开展,主要集中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较快的城市高校。在民族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也并没有将民族体育运动系统得加入到学校体育的构成中。实际上在民族地区的偏远地区,学校软硬件设施落后,连基础的体育课程都无法保证,更不要提融入民族体育运动的内容。
2.3 从非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教育方面来看,就全国范围来看,大中型城市在这一方面反而是滞后的,无论是在基础教育阶段还是高等教育阶段,都鲜少有非民族地区学校将民族体育运动纳入到学校体育课程中。学生们对于民族体育运动的概念模糊,甚至完全没有了解。反而在一些小的乡镇和农村,没有条件开展篮球足球等现代化的体育运动课程,就因地制宜的开展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的体育运动,反而更接近民族体育运动的方向。
3 关于民族体育运动在学校体育课程中的发展建议
总体来看,民族体育运动与学校体育课程的融合在不断的加深扩大,这一点在高等院校体现尤其明显,但仍旧只占少数。由于改革开放后外来文化不断进入,直接冲击着中国的传统文化,少数民族体育教育也自然受到冲击。现代化的代价造成了传统民族文化在西方教育模式下的失衡。想要转变这种局面,需要多方面的努力,从政府制定扶持少数民族体育运动发展的政策到学校转变体育课程教学设置,再到民族体育运动自身的发展完善和规范化。
3.1 在学校教育中坚持多元文化发展。学校是教育实施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学校中少数民族体育教育的开展情况,就能直接反映和影响少数民族体育教育。将少数民族体育运动的传承放进课堂,充分发挥其作用,首先要让学校认识到少数民族体育运动的诸多优点。民族体育运动可以提高学生锻炼的积极性,其内容广博,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和观赏性,符合学生的体质特点和兴趣特点,且多数项目对场地器材和活动组织要求不高,有经济实用的天然优势,容易被大学生接受,参加练习的人数远超过了网球等现代高消费项目。在了解这些优势之后,学校在运动课程的选择过程中,就可以针对性的挑选民族体育运动项目。
在学校体育课程的设置选择方面,还应该考虑地区性的差距。在少数民族地区,可以在中小学有所开展,但还是坚持主要的应试教育为主体,在这一主体之下开展少数民族体育教育,而在此过程中就需要注重教育内容的规范性,以培养兴趣为主要目的,因为学生有大部分都是少数民族,这样的教育内容比较贴切与他们的生活和习俗,所以接收起来更加容易一些,也更容易有利于培养其民族意识和认同感。而在非少数民族地区,应当在高校中首先开展,高校有着自身的优势,无论是面对的学生群体,学校中的教学条件,还是教育内容的多元性,都为少数民族体育教育的开展提供了可能性,高校学生来自五湖四海,多民族的构成结构是开展少数民族体育运动教育的最有力的条件。而高校中在校及毕业的学生都能在社会中有所影响力,他们遍布整个社会甚至远飘海外,能够起到很好的文化传播作用。
3.2 从少数民族体育运动项目自身来说,要与时俱进,规范完善运动项目自身。我国民族体育是在劳动和生存斗争中创造出来的,具有社会、文化价值,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习俗,是维系民族生存的基本保证。但是,在近代体育全球化过程中,以奥林匹克运动为代表的外来体育文化,凭借强大的文化魅力,不断地渗透到世界每个地方,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其中。本土民族体育的生存空间则在外来文化的不断挤压下越来越小,如果自身依旧不规范化,很难理清运动项目的规则和输赢判断,那么这样的民族体育运动项目,就更加缺乏竞争力。甚至存在无人进行传承,面临淘汰的尴尬境地。所谓内因决定一切,如何从民族体育运动项目自身进行改造,其实是这其中的重要环节。各种民族运动项目的传承人和积极参与者,要在保持其运动项目文化精神核心不变的前提下,完善竞技规则,清晰运动进行的条理,增加趣味性和参与性。使得这些传统民族体育运动项目增加更多的受众,为民族体育运动项目走进学校,走进课堂做好最基础的准备工作。
在民族地区的高校中,应该设置专门的课程培养民族体育运动教师。无论是基础教育阶段还是高等教育阶段,学校中普遍缺乏专业的掌握民族体育运动教育的专职教师,少数民族体育教育团队还不够壮大,然而要发展少数民族体育教育,专业的团队必不可少,有了专业的团队,少数民族体育教育才能真正地发展传承下去,以带动少数民族体育教育的发展。
民族体育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瑰宝,是不可再生的重要财富,而民族体育教育的发展面临着许多困难,也面临着困境,如果能将民族体育运动与学校体育课程结合,将在很大程度上对其发展起到推动作用。所以让优秀的民族体育运动走入学校教育的课堂,让各民族学生体会民族运动的魅力所在,是传承民族优秀文化,促进民族教育和民族团结的必经之路。
[1] 胡小明.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多元价值[J].体育学刊,2007,14(8):5-8.
[2] 夏思永.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民族和谐社会建设关系研究[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8(1).
[3] 宋亨国.论多元体育文化[J].体育文化导刊,2009(5):48-51.
[4] 李全德,赵福祥.云南高校体育教学中融人少数民族体育的可行性[」].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4).
G807
A
1672-5832(2017)10-0257-02
乃奕(1989-),女,硕士,中央民族大学,研究方向:教育学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