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翻译硕士隐性课程设置探索

2017-11-25

小品文选刊 2017年20期
关键词:西北师范大学显性隐性

赵 勃

(西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甘肃 兰州 730070)

翻译硕士隐性课程设置探索

赵 勃

(西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甘肃 兰州 730070)

翻译硕士(MTI)作为培养应用型综合型翻译人才的专业学位,其学习不应只局限于课堂学习等显性课程。隐性课程具有开发性、易接受性和愉悦性等特点,因此有助于提升MTI学生的其他综合素质。本研究以隐性课程为切入点,从理论基础、显性课程和因性课程的对比、隐性课程设置探索以及课程效果等方面,对重视综合素质培养的MTI隐性课程设置进行了探索。

隐形课程;翻译硕士;课程设置探索

1 引言

课程按照其形态载体的表现形式通常可分为显性课程(formal curriculum)和隐形课程(hidden curriculum)。显性课程是指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中规定的正式课程。隐性课程则是指相对显性课程而言的潜在课程,也称隐蔽课程,在学校范围内以间接和内隐方式进行呈现。杰克逊于1968年出版了《班级生活》(Life in Classroom)一书,在该书中杰克逊首次提出了“隐性课程”这一概念(邓道宣、罗明礼,2005:98)。人们普遍认为学生除了在学校安排或教师指导下进行学习外,他们还从学校的制度特征、学校气氛、校园文化和集体生活中受到影响,这都可以说是隐性课程。近年来,显性课程研究在理论、方法和内容上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相比之下,学界对隐性课程的研究和重视程度相对不够(史光孝,2010:30)。

翻译硕士是以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业性口笔译人才为目的,以翻译技能训练和职业素养教育为核心内容的专业学位。因此,课堂教学等显性课程是不足的,还应该注重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以翻译市场的人才需求为导向,注重隐性课程的学习。

2 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的对比

MTI课程设置要兼顾翻译范围的广泛性和译者从业的多样性(文军、穆雷,2009:94)。因此基于MTI的人才培养要求,高校应立足于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地域文化交流现状以及对应用型翻译人才的现实需求,促进多样化课程教学模式的建构,把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相结合,对MTI隐性课程的设置提出新思路和新途径。

显性课程主要基于翻译硕士(MTI)专业学位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业性口笔译人才的教育目标。在教学实践中,显性课程主要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和翻译实践来完成,主要模式是课堂教学和完成课堂翻译实践任务,学生能够有效掌握本专业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课程类型包括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分方向必修课(专业用途翻译)、理念性选修课和实践性选修课等。但MTI以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和专业性职业译员为目标,学生还必须了解相关国情、省情以及相关专业考试,提升综合素养。因此,隐性课程的学习不可或缺,才能实现MTI教育的全面性。隐性课程可包括现场考察型、讲座型、激励型、素养培育型和实践操作型共5类。以下将做具体分析。

3 隐性课程设置的具体探索

① 现场考察型。这类课程模式主要体现在带领学生进行实地考察,通过考察的方式帮助学生了解国情、省情以及前沿科技。实地考察让MTI学生可以从中了解区域的概况、建设状况和发展规划,旨在提高学生MTI学生对省情、市情的认识,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加深对翻译专业的认识和了解;此外,还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懂得跨界融合和创新思维的重要性。② 讲座型。高层次翻译人才应当翻译专业知识与社会百科常识并举,了解不同门类的跨学科知识。这类课程让MTI学生从不同层面,对翻译专业知识以及其他跨学科领域的知识有所认识,把专业与通识相结合。有助于培养术业专精、学识渊博、涉猎广泛的高端翻译人才。③ 激励型。通过采取相应措施激励MTI学生参加各类比赛,为学生与其他高校学生、翻译工作者交流、探讨翻译问题提供多元平台。学生在参与过程中,达到提高自身翻译能力与翻译理论水平的目的,也从中获得相关从业经验与信心。④ 素养培育型。通过培训让学生掌握必备的个人基本礼仪规范,加深了对礼仪素养的认识,增加自信心,提高自我对美的感知能力,对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有重要意义。⑤ 实践操作型。这类实践活动通过翻译实践,有助于了解重大翻译任务的基本要求,将专业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当中,同时提升学生的礼仪、外事纪律及口语能力。⑥ 专业实习。学生根据本专业的培养目标组织学生到符合资质要求的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实习,确保了学生可以获得规范有效的培训和实践,有助于学生提高翻译技能和职业操守。

4 结语

通过以上对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的分析可以看出,两种课程的具体设置和以及目的和作用有所不同。显性课程突出课堂教学及相应实践任务,隐性课程则强调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侧重点不同,因而有效实现了互补。MTI高校应继续对隐性课程进行探索,在专业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国际化交流合作、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上,突出对不同类型隐性课程的挖掘,不断探索多样化的课程建构模式,培养更多适应国际和国内经济社会建设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专业性、职业化翻译人才。

[1] 曹进、靳琰.市场驱动下的翻译硕士培养模式—以西北师范大学为例[J].中国翻译,2016(2):50-54.

[2] 邓道宣、罗明礼.国内外隐性课程研究述论[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12):98-101.

[3] 史光孝.外语隐性课程的审视与思考[J].外语电化教学,2010(5):30-33.

[4] 文军、穆雷.翻译硕士(MTI)课程设置研究[J].外语教学,2009(7):92-95.

G623

A

1672-5832(2017)10-0231-01

赵勃(1992.05-),男,甘肃平凉人,西北师范大学,2015级,翻译硕士,研究方向:英语笔译。

猜你喜欢

西北师范大学显性隐性
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作品选登
让“隐性课程”会说话
作品赏析(3)
The Application of Storytelling in English Writing
高中生物学中的隐性定理
关于现代设计应用中中国元素的显性和隐性表现
巧抓“隐性”表达 精彩“显性”表达
利用“隐性”圆,巧解一类题
赵玉兰作品
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显性途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