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文化馆如何贴近群众生活

2017-11-25周勤明

小品文选刊 2017年20期
关键词:文化馆群众生活

周勤明

(苏州市公共文化中心 江苏 苏州 215000)

浅谈文化馆如何贴近群众生活

周勤明

(苏州市公共文化中心 江苏 苏州 215000)

文化馆的发展在近年取得了进步,但也有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如何健康良性的发展是文化馆在未来发展的道路上要认真考虑的问题,不仅是从资金、人才以及学术知识普及教育等方面,还更要从文化馆本身的制度和建设上进行更有现实意义的探索,使得文化馆更加贴近群众生活。

作为城市文化焦点之一的文化馆应该树立其对于一个城市而言的文化和学术形象,从文化传播、艺术教育以及公共场所的概念上都应拓展其于一个城市的不同群体的互动关系,文化馆的形象在一个城市的发散是能够更好地履行其职责的一个重要因素,而要建立一个文化馆的社会影响力,不仅需要时间的积累,更需要在发展过程中明确其服务的意识,为群众建立一个文化艺术的栖身之所。

1 掌握当代群众文化活动特征

群众文化活动的内容较多,形式丰富。如群众文学活动、群众美术活动、群众舞蹈活动、群众戏曲活动等。群众文化活动在类型上有:展览活动、表演活动、培训活动、创作活动等。群众文化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在一定程度上是相对稳定的,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时代文化特征,不同层次、年龄、知识结构的群体对群众文化活动的需求也有不同。因此文化馆应掌握新时期群众文化活动的特征,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群众文化活动。

文化馆多以文化展览、文化知识教育以及一些更为普及的群众文化活动进行群众关系的维护,然而仅仅做到这样也只是一种依赖于活动的即时性互动关系,更想促成长期的稳定的用户关系,更多的是根据当代群众文化的需求,培养群众的文化习惯,也需要立足自身寻找大众间的突破性群体。文化馆有自身的办馆理念和文化追求,从最符合自身文化方向和学术追求的群众出发,会很快得到兴趣群众的支持,这对于一个文化馆而言是至关重要的。而文化馆的工作重点就在本地区,从当地的政治、经济以及人文条件出发,以客观情况为依据,来策划和开展各项群众文化活动。

2 整合文化资源,树立精品意识

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是一项综合工程,若是仅仅依靠文化馆自身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因此,在充分发挥文化馆的主导作用时,还需努力克服人才、资金、设备的问题,积极整合文化资源,通过团结和调动其他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开展群众文化活动。

文化馆对于城市而言是一个很重要的文化存在,而对于城市而言需要文化馆带来更多文化艺术的因素,更需要文化馆来梳理和发掘本土的文化和艺术价值,当然文化馆与城市中其他的博物馆、美术馆的功能不一样,文化馆需要对于本土文化的元素进行更为多元化的整合和创新,一个包容的文化馆必然是打造一个辉煌的舞台,能够包容各类文化活动、各种文化形式、各个文化风格和元素来共同在文化馆中呈现给群众。当然这些包容自然也能将本土的一些传统的、区域的元素融合进来,在不脱离城市公众理念的同时,又能给予群众一个崭新的面貌。群众在物质生活不断改善的同时,对精神文化生活也表现出极大的热情,求知、求美,已经成为新的生活时尚。群众已经不再满足于一般的文学作品、文艺活动。因此,群众对于文化馆所策划的活动有了更高的要求。文化馆在策划群众文化活动时,应树立精品意识,在不断实践过程中,形成自己的品牌,拥有拿得出手的“代表作”,这也是文化馆贴近群众生活的一大重要特征。

3 顺应创新趋势,力行实践探索

文化馆不仅要为少儿和老年人提供文化服务,也要为青年人提供合适的服务。文化馆要根据具体情况及时调整提供文化供给,提供一些青年人真正需要的文化活动。互联网对文化馆的冲击是巨大的,应顺应时代的要求,通过互联网提高文化馆的服务水平,构架互联网和群众文化需求之间的平衡。文化馆若想吸引青年人,互联网是必要的手段,而目前互联网的大多使用群体是青年人。在网络平台上,文化馆与其他机构都是平等的,要以群众文化需求为落脚点,积极探索体质机制的创新,积极利用互联网创新服务。而互联网也解决各级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分散的问题,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使用互联网可以更好地整合资源从而为群众服务,同时也解决了自上而下的供给模式中不能有效的针对群众文化需求的问题。文化馆建立一个相对联系密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此来优化文化资源配置,提高了公共文化服务的效能。公共文化服务的社会化发展和互联网发展都处在一个探索阶段,应顺应创新趋势,力行实践探索。在工作中遇到问题,不仅要思考,也要动手去实践,为贴近群众生活而探索新的服务方式。

4 明确服务意识,促进文化发展

公共文化不仅可以满足群众的健身娱乐等一些传统的功能,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满足人们的公共交往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公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不可或缺的内容,文化馆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吸引群众广泛参与文化活动建设,使文化能够真正发挥引领全社会教育人民、服务群众、推动发展的重要作用,文化馆应明确服务意识,履行工作职责。

文化馆还应不断完善管理机制,健全文化志愿团队,充分发挥文化服务资源优势,推动全社会文化普及,推进文化惠民,普及提升群众文化素养。文化馆策划的各项活动,应贴近群众生活,应注重实用性与可持续性,要有用、管用、好用,同时应注重与全国平台、本地特色、品牌服务、工作重点的结合,促进文化发展。

除了以上四点,文化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中,让人们广泛的参与进来,并参与到文化共享,决策事务中,形成一个区域文化生态圈,并且将弱势群体文化需求的满足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切入点,更广泛贴近群众生活。

如今文化馆在我国的城市中更像是一个补充的存在,正在积极的、真正的融入城市,融入到群众生活中。文化馆的未来是光明的,大浪淘沙余下的高质量的文化馆会更多地思考未来该前进的方向,并为群众文化生活创造更多具有文化意味的价值。

F79.3

A

1672-5832(2017)10-0142-01

周勤明(1988.09-),男,汉族,苏州人,助理馆员,本科,苏州市公共文化中心,群众文化。

猜你喜欢

文化馆群众生活
寻访呈贡非物质遗产文化馆
多让群众咧嘴笑
章堰文化馆
大爱有光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民俗文化艺术馆设计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漫生活?阅快乐
生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