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剪纸艺术在校园文化中的互动与发展

2017-11-25胡馨月

小品文选刊 2017年22期
关键词:剪纸民间艺术

胡馨月

(延边大学 吉林 延吉 133000)

剪纸艺术在校园文化中的互动与发展

胡馨月

(延边大学 吉林 延吉 133000)

当今,面对剪纸艺术文化发展历程,我们作为剪纸的酷爱者也罢,作为传承者也好,或作为教育工作者,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实践中,却会不自觉地追溯到剪纸艺术的源头,从而更会感知剪纸的艺术魅力所在。

1 追溯其中国民间剪纸的历史发展

剪纸是我国民间传统艺术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直到现在我国发现最早的剪纸实物是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地区的古墓中先后出土的5幅南北朝时期的团花剪纸,距今已有1500多年。这些剪纸都是先将纸折叠多次,然后剪出来的,层次交错,变化繁复,颇有韵律感。其中有两幅特别精彩,在几何图形内圈之外,分别剪出一圈对马和对猴,特别是那幅对猴团花剪纸,共有16只猴子分成8对,围成一个圆圈,每对猴子向背而立有回过头来相对而视,好像在林间嬉戏,极富有生活情趣。

可见,在1500多年以前,我国的剪纸艺术就已经有相当高的水平了。

到了宋代,剪纸得到了普及,走出家门,进入社会。

到了明代,剪纸已达到很高的艺术水平了。1965年在江苏江阴出土了一把明代折扇,在素色山面的双层纸间,夹裱着一幅深色的“梅鹊报春图”。另据记载,著名的佛山剪纸,在明代就已经远销东南亚一带,享誉海外。

清代,东北的满族入主中原,作为民间流行的一种室内装饰,剪纸也随着满族的风尚进入宫廷,在北京的故宫,许多地方都贴着剪纸,剪纸艺术开始走出民间,登上“大雅之堂。”

据各地的地方志,民俗志记载,明清时代的剪纸遍及全国,民间小品、刺绣的底样、花样普及以剪纸作为底稿,剪纸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民间艺术。

建国以后,剪纸作为一种群众文化艺术而受到广泛的重视,剪纸艺术劳动得到尊重,剪纸创作空间繁荣,剪纸这门古老的艺术早已从农村走进了城市,走进了机关、学校、厂房、军营,从事剪纸的人也已不再局限于农村老大爷、老大娘或少数的职业艺人,不但学生学剪纸,工人、教师、科学家也在学,甚至有的专业画家也在研究民间剪纸,从中汲取营养。剪纸除了传统的帽花,鞋花、肚兜花、窗花以及逢年过节、婚庆嫁娶张贴用的各种吉祥图案之外,以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被广泛地用于影视、报刊、邮票、贺卡以及舞台美术,包装设计等诸多方面,成为艺术之林中一枝璀璨的奇葩。

2 言传身教、激趣入门、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记得中国的大教育家孔子曾说过: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亲身的实践经历告诉我,此话颇有道理。于是我从自身做起,言传身教,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剪纸的兴趣。

因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最好榜样,是学生的楷模。对于刚刚接触剪纸的孩子们来说,一切都显得很陌生。于是教师拿起剪刀,一张薄纸,折叠后,一个窗花剪纸图样出来了,这样重复着,随即再叠,再剪……一个个小动物、小花朵、五角星等应运而生,孩子们呢,被一张平面纸在教师的剪刀下三转两转,剪成了一个个漂亮的图案,惊奇不已。随后,他们拿起手中的小剪刀和彩纸,跃跃欲试,此时剪纸艺术的种子在孩子们的心间开始发芽了。在老师的亲自指导下,学着老师的样子,也剪出了一个个五颜六色的窗花,孩子们拿着自己的作品让老师看,有的还说:“老师,你看我剪得好吗?”老师在巡视指导中一一点头示意,以表肯定,更重要的是保留学生们这份难得的剪纸热情和兴趣。

我认为,窗花在剪纸中是最普遍的,最传统的,也是最易学的,所以我就从其入手,激趣入门,把孩子们剪纸兴趣一下子激活了。

其次,大胆放手,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培养其创造能力。

剪纸最基本的特征是写实与变形的统一,是人们在对自然认识的基础上,融入主观情感,经过以心造型,以利造型,以美造型,而形成的。剪纸是一种平面艺术,通过剪刀、刻刀来完成。我们深知,剪纸的技巧,装饰纹样是许多民间剪纸艺人在长期的剪纸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粗犷处大刀阔斧,细微处行云流水。装饰纹样有锯齿纹、月牙纹、鱼鳞纹、涡状纹、云纹等。于是我大胆放手,充分利用我们身处农村这个广阔天地的空间,让学生回归大自然,认真观察,采集捕捉标本,如蝴蝶、各种树叶、植物的叶子、野花等。回后,大家一起仔细观察,发现大自然的内在规律;一起欣赏,发现大自然的内在美,经我们师生的共同探讨,恍然大悟般的惊叹道:啊!原来大自然有这么多的奥秘,真是神奇般的美妙——对称美,形状美,颜色美……如此这般的天然资源,我们还有什么学不会的,学生们在教师的引领下,剪出了各种各样的树叶、小花、小草、蝴蝶等,想象之中不失真的夸张,创意的新颖,给人以极富有童趣和生活情调的感觉。这样孩子们感觉很亲切,原来剪纸艺术就在我们的身边。教师见时机成熟,在儿童剪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结合当地和本校的实际情况,多介绍一些本地的民间剪纸特点,如我们最直接的唐山剪纸——唐海、乐亭、遵化、丰南等,为了明显起见,介绍各地区的剪纸艺人,拿出其剪纸作品来欣赏,这更为直观的影响和熏陶着学生。

就这样,使学生们在剪纸这块艺术天地,从无知到有知,从陌生到熟悉,再到兴趣盎然,步步为营,更为激起了他们探究剪纸艺术的欲望,相应之中营造了一种良好的校园剪纸艺术文化建设的氛围。

3 实践中探索,探索中学习

唯物主义者认为:实践出真知。无数事实足以证明。是的,任何一种艺术都是在实践中成长起来的。剪纸艺术亦为如此。千百年来,剪纸艺术的成长历程,倾注了一代又一代剪纸先祖与后人们的心血,他们带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祝福与祈祷。在中华大地上,沿袭着中国传统的民间艺术,积累总结着剪纸知识与技能,作为文化艺术的瑰宝,得以传承与保护。

时至今日,作为后人的我们,步先人之后尘,依然实践者,探索着,学习着。故此在剪纸活动中,我们发现一些基本的必要的剪纸技能传授还是非常必要的,因此我针对本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先是制定了校园剪纸艺术文化的计划,校本课程的实施方案,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按年级分层次的进行教学活动,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有目的、有计划、系统性、循序渐进般的不断提出新的问题,新的要求,订出新的标准,使学生逐步提高剪纸技能和审美能力。校本课程的开发注重与各学科整合的教学思想,形成了学校的教学特色

我们深知,剪纸艺术源于民间,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所以我们在剪纸艺术课程教学中,与各学科形成整合,同样得到了“双赢”的效果。

4 剪纸教学与教学知识相结合

在幼儿教学中要求剪出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等,不仅对图形能正确的认识且剪贴并拼接出不同图案,对物体外形轮廓有了正确的理解,且对色彩的搭配有了新的创意。如在《我为妈妈做花衣》,不少儿童设计出美丽花纹的新式样衣服。如剪蝴蝶体现了对称美。

5 剪纸艺术教学与生活实际相联系

艺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根据这个原理,剪纸艺术教学理所当然的要与学生的家庭生活、校园生活、和社会生活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实践中发展智能,成为创新型人才。

我校布置了楼道文化、墙壁文化、展牌文化,期间校领导率先垂范,亲自执笔,有以中国传统的书法展示的千字文,《八荣八耻》剪纸作品,等等。这给师生以充分展示的空间,形成了育人的文化氛围,同时,在孩子们综合素质提高的同时,更让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增加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对艺术的追求,更有的是对中国五千年传统历史文化的继承与发展。让师生在一个舒适、高雅的文化氛围内学习生活。在此基础上,我校在原来的基础上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来彰显其文化底蕴及艺术的魅力。

6 弘扬民族精神,传承保护剪纸艺术文化

民间剪纸作为民俗文化,流传至今,应该说是先人们给我们留下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做为后人,理当保护与传承。

然而,当今濒临失传的剪纸艺术于2003年剪纸被列为“全国首批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抢救和保护项目。要抢救民间文化遗产关键是传承,而学校更应该是传承民间文化遗产的主阵地。为此,弘扬民族精神,传承和保护民间艺术文化,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所以开展剪纸课程,更为剪纸艺术提供一个新的发展机会和发展空间。

在当今和谐社会发展的今天,在新课程教学理念的进程中,剪纸艺术文化走进校园,确立为校本课程,在教学实践中研究探索,更为明确地证实了剪纸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底蕴。剪纸艺术文化教学的事实,不仅促进了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还陶冶了情操,让学生在自己的亲身实践活动中,受到了美的教育,而且还培养和发展了孩子们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

民族文化不能丢,弘扬我国的的民族精神,传承我国的民间艺术,培养具有民族传统文化、传统美德、身心和谐健康发展的新一代,使他们成为传承民间文化遗产的骨干。作为华夏儿女的我们,深感任重而道远。传承保护乃至拯救探究民间剪纸艺术该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剪纸艺术文化在校本课程中的探索与发展,明确地告诉我们:剪纸艺术进校园重要的是保护并传承了中国的剪纸艺术文化。

所以我坚信,剪纸艺术这朵奇葩在我们这些同仁们的共同探寻中,保护,传承,挖掘,摸索里,永不凋零,而会越开越艳。

[1] 何滢,王兴业.中国民间美术教材[M].北京:海洋出版社,2014.7

[2] 崔锦,王鹤.民间艺术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0

[3] 何红一.中国南方各民族民间剪纸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8

[4] 刘鸿涛.剪纸艺术引进小学课堂中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06.

胡馨月(1996-),女,满族,吉林省通化市人,本科生,延边大学。

G46

A

1672-5832(2017)11-0171-02

猜你喜欢

剪纸民间艺术
剪纸
纸的艺术
高人隐藏在民间
剪纸
高人隐藏在民间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剪纸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