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学与图形的关系
——以文学与影视关系为切入
2017-11-25帅志圆
帅志圆
(山东师范大学 山东 济南 250014)
论文学与图形的关系
——以文学与影视关系为切入
帅志圆
(山东师范大学 山东 济南 250014)
近年来,文学理论界盛行“图像转向”和我们正在走向“图像时代”的说法。然而文学与图像自古以来有着很千丝万缕的复杂关系,在古代突出表现为诗与画的关系,而到了现代,文学与电影、电视和网络的关系则成为研究者的主要观注点。这里面是否有某种继承关系,也许可以成为我们考察的切入点。
图像时代;影视网络技术;视觉冲击
1 文学与图画关系的演变
“《拉奥孔》关注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之分,指出绘画和造型长于描绘,只能在空间并列和陈列动作,用姿态暗示动作,而诗则相反,长于记述动作,只能通过动作用暗示的方式来描绘物体。”他没有也不可能说到,当图像也成为时间艺术时,情况会是怎样。这种情况在莱辛的时代是不可能出现,而到了20世纪这已经成为事实。随着电影电视和网络的出现,电子行业的迅猛发展,过去的时间艺术和空间艺术的分野受到了严重的挑战。电影通过迅速转换胶片而实现了对运动着的图像的再现,电视通过另一种技术原理实现了在电影中已经实现的动态图像,使之走进千家万户,而网络则以其所提供的互动的可能性而给人以更为侵入性的经验,使人仿佛置身于一个虚拟的世界之中。人们将之说成是综合艺术,影视艺术与文学形成新的关系,从而使“图像”与“文学”之争呈现出新的面貌。
2 影视网络视频给人们带来的视觉冲击
随着电子行业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变化甚至影响到文学的传播上,使各种文学作品被拍成电影电视剧搬到了荧幕上,最近热播的新版《红楼梦》,和翻拍的《水浒传》,引起人们的热烈讨论,对于这种方式传播文学,有人认为传统的依靠文字传播文学的方式将被这种影视网络传播的方式所取代,这种说法受到了很多争议。究竟影视网络与传统文学存在怎样的关系,是否能被代替结合我们从影视网络和传统文学作品上得到的感受,我们将发现其中的关系。
在新一轮的“图像”与“文学”之争中,影视艺术与文学作品的改变是一个富有理论以意味的现象。大体说来,影视剧的改编有这样几种情况,第一种是对文学名著的改编,所改编的作品是由于原著作而闻名,如《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被多次搬上银屏和荧屏,一些外国名著,也多次被影视艺术所演绎如《简·爱》、《安娜·卡列尼娜》等。这些名著改编对社会的影响力,常常是依赖于权威地位,对于这种改编是有风险的,可能会有改得好与不好的评价,所谓改的好与不好,是否体现原作精神是一种表现。因此,作为文学作品的原作仍起着主导地位。第二种是影视艺术的创作者选取文学作品作为素材进行在创作,原作可能是不太知名,或者只是在文学圈子里知名,如《京华烟云》、《半生缘》等由于影视艺术家的改编而为一般大众所接受,从建立广泛影响方面看,影视艺术家显然在起主导作用,然而在创作方面,仍遵循着从原作到剧本到拍摄这样一个过程。也就是说,这仍是一条从文学到图像之路。第三种是一些影视艺术创作者为了迎合大众的需求以及受商业的需求,出现了一种写、拍、播一体化的网络传播模式,如《心理罪》,《盗墓笔记》、《万万没想》等到除此之外,还有种种对原作的戏说,这种脱离原作的自由创造,常常借助于一种与原作格调的对比和张力关系来体现如《大话西游》等。这种翻拍和改编,体现了在视觉文化下观众审美的转向,原作在读者和观众的审美中已经形成了各种经验、趣味、素养、理想等欣赏要求和欣赏水平,不管是个人期待视野还是公共期待视野,这种对原作的二次创作的渴望都是无与伦比的。
随着科学技术和传媒技术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影视剧画面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这样一种挑战:一些影视技术努力的冲击着当代技术条件所能提供的视觉效果极限,向观众提供目不暇接的视觉大餐,比如影视剧中特效的运用大大提高了影视剧的画面质量,而且解决了很多拍摄困难,使场景更加逼真。随着国内特效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影视作品质量迅猛提高,影视产业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但是,如果由此而对这种现象在理论上进行无限引申和扩展,证明图像性在取代文学性,则根据不充分。图像艺术的成功因此具有更大的独立性,形成与文学关系的疏离,作为一种新艺术风格创造的尝试是有意义的,然而,这并不能说明图像时代的到来或文学的终结。至于那种违背自己的感受,用图像转向的说辞来为一些只提供视觉效果而审美上不成功的作品辩护,则更不足取了。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影视网络开始以一种迅速的姿态进军各行各业,依靠文字为载体的传统文学受到了巨大的挑战,影视网络以其传播过程的清晰,获得知识的简易,一方面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为了适应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对于欣赏文学的媒介也越来越多的趋向影视网络,观众可以花两三个小时看完一部浓缩了上百页的文学名著,获得感官和视觉上的巨大享受;另一方面影视网络作为一种新兴的传播媒介,除了它比传统文学可以让人更加快捷和方便的获取知识,还可以让人们获得传统文学所不能给予的视觉上的强大冲击,使人们进入一个有画面构成的世界。
人民日报上的一篇社论名为《文本相对边缘,图像趋于中心,在这样一个视听时代——文学与影视关系如何重构》的文中提到:“我们正在处于一个由文本中心走向视听中心的时代,视觉语言和视觉思维在文化生活中占的地位越来越大,但文学仍然具有文艺形式的价值中心,这一点并未改变。”而影视剧所提供的画面是通俗为主的雅俗共赏的大众艺术形式,虽然有其独特的优越性,但总觉得去少点内涵蕴味。
在当今这样一个被互联网霸占的时代,我们如何兼顾从笔墨到影视剧,从文学的殿堂走入大众消费的市场,在取得影像生成的同时最大限度的保留小说文本的内蕴,兼顾文学精神与消费价值,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1] 莱辛:拉奥孔[M]第16和第17章
[2] 文本相对边缘,图像趋于中心,在这样一个视听时代——文学与影视关系的重构[J]2011年3月29日,人民日报
帅志圆(1990-),女,汉族,山东菏泽人,美学硕士,山东师范大学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文艺美学与审美文化。
G632
A
1672-5832(2017)08-008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