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支部建在工地 让党旗高高飘扬
——阳泉市发改委积极探索“项目党建”新模式
2017-11-25阳泉市发改委
□ 阳泉市发改委
把支部建在工地 让党旗高高飘扬
——阳泉市发改委积极探索“项目党建”新模式
□ 阳泉市发改委
2016年6月,国家能源局批复了市采煤沉陷区国家先进技术光伏发电基地2016年一期100万千瓦项目。项目获批以后,阳泉市向全国光伏企业广发邀请函,经过层层筛选,13家企业脱颖而出,成为首批中标单位。参与建设的企业均是国内光伏领域中有所建树的大型企业,人员来自祖国四面八方,但项目施工面广、点多线长,职工思想复杂,如何在短时间内凝聚战斗力,成为项目主管部门阳泉市发改委需要思考并解决的问题。
做法:新模式带来新气象
仲夏时节,酷暑难耐,盂县温池村光伏领跑技术基地汇集站配套220千伏送出工程现场,中能集团山西电建阳泉项目部临时党支部书记王家明正带领着大家在炎炎烈日下施工。
虽然天气炎热,但是工人们建设的热情却丝毫未受影响。热情因何而来?党员工人们发自肺腑地说:“在外打工,我们居然也能找到‘娘家’!党和政府没有忘记我们,在工地上给我们建起了临时党支部,我们干活动力更足了。虽是临时党支部,不做临时党员!”
“有了临时支部,党员同志们在工作中充分发挥了先锋模范和引领带头作用,广大工人也有了学习和进步的标杆,我是党员我带头,已经成为我们工地上经常听到的一句话。”王家明言语间充溢着太多的自豪。
今年5月,在全市上下推进“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深入开展维护核心见诸行动主题教育之际,市发改委为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结合项目实际,注重将党建工作与项目建设有机结合,在15个光伏项目单位中设立了10个临时党支部,做到把支部建在工地上,有力地保障了项目建设的顺利实施。
阳泉市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冯维明介绍,探索在重点项目工地建立临时党支部的“项目党建”新型模式,做到了项目建设和党的建设同部署、同管理,实现了党的建设与项目建设的互动双赢。10个临时党支部书记均由各光伏项目承建单位主要领导或具体负责的党员同志担任,明确了每个项目临时党支部班子和成员的工作职责,按照“支部有牌子、组织有机构、一线有党旗、效果有体现”的要求,规范化建设每个临时党支部,同时建立了“指挥部+项目部+临时党支部”的全新党建工作运行机制。阳泉市发改委还建立了“机关支部与临时支部结对帮扶机制”,机关党员经常与临时支部党员进行面对面零距离交流,做到推动落实在一线、政策宣传在一线、掌握情况在一线、矛盾化解在一线。
同时,为树立典型,弘扬正气,强化党员意识,进一步提升各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七一前夕,阳泉市发改委机关党委还对10个临时党支部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进行了表彰,中能建山西电建临时支部、山西潞安临时支部、漳泽电力临时支部被评选为优秀党支部,19名一线工人党员被评选为优秀共产党员。山西潞安临时支部受表彰党员程少华手捧荣誉证书,激动地说“非常感谢阳泉市发改委能够给我这么大的荣誉,作为一名党员,我在很多地方做过项目,只有在阳泉找到了可以依靠的组织,在阳泉找到了家的感觉。”
成效:助力项目顺利并网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党员带头破解重点项目一线中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带头处理各类矛盾纠纷,带动指挥部其他工作人员积极投身到工作第一线,项目建设中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尽显。在临时支部的带动下,各参建项目单位之间“比学赶超”的氛围也愈加浓厚,感人的事迹数不胜数,“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屡屡变为现实。
上海电力设计院负责承建阳泉市光伏基地建设的基础设施工程,含220千伏变电站2座、110千伏变电站8座、110千伏架空集电线路近170公里,工程情况复杂,跨阳泉市盂县、郊区、平定三个主要区县,工程规模和施工困难巨大。有了临时党支部后,项目部在阳泉市发改委的指导下,成立了一支由党员组成的的“攻城狮”团队,在勘察定位、选址选线、线路设计、施工建设等全过程中,共产党员冲锋在前,表率在前,时时刻刻把党员的责任牢记在心头,克服了项目建设中的种种困难,将阳泉市光伏基地基础设施工程做成了“精品之作”“样板工程”。
在阳泉市平定县巨城镇神子山村的山坡上,也活跃着一支这样的党员队伍——“三峡新能源临时党支部”。三峡新能源平定项目为单体100MW光伏项目,工期紧、任务重,先天不足,土地资源紧张,且地形复杂,施工难度大。三峡新能源临时党支部喊出“不讲地域讲感情、不讲条件讲贡献”的口号,主动克服地形不利的困难条件,为地方经济发展着想,不做“会哭的孩子”,施工中充分利用现有的每一寸土地。同时,积极帮助解决当地村民务工就业,建立了融洽的“企地关系”。
中能集团山西电建公司公司承担着南片、北片采煤沉陷区光伏领跑技术基地汇集站配套220千伏送出工程。该此工程是阳泉市光伏领跑者基地项目的咽喉工程,工期紧,任务重,质量要求高,成立临时支部后,支部书记王家明带领支部党员,和职工同吃同住同战斗,充分发扬艰苦奋斗、苦中作乐、协同作战精神,把艰苦奋斗当成战胜困难的助推器,把勤俭节约当成战胜困难的传家宝,做表率,树榜样,在市发改委领导下,克服了时间紧、任务重等种种困难,在短短两个多月时间内,完成了正常情况需半年以上才能完成的工程量。
共产党员的表率作用也深深感染了广大职工和群众,一封封要求火线入党的申请书、决心书交到了各个临时党组织负责人的手中,三峡新能源项目部经理聂高飞已经数次向市发改委机关党委表态要求火线入党,要在阳泉工作期间完成普通群众向一名共产党员的转换,实现这一长久以来的心愿。临时党支部已经成为了打赢阳泉市光伏战役的制胜法宝。
在项目建设中,阳泉市发改委党组成员冲锋在前、率先垂范,充分落实“两学一做”主题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要求,以“发挥党员责任,树立岗位旗帜”为目标,不怕苦、不怕累,宵衣旰食,深入一线,足迹踏遍了所有光伏建设场区,哪里有问题,就立即去哪里,现场指挥协调,现场帮助指导。
6月30日晚10点,阳泉市采煤沉陷区光伏领跑技术基地正式并网,阳泉“光伏人”用奉献和担当兑现了他们期到必成的庄严承诺,打造了光伏建设的“阳泉速度”。国网阳泉公司经理王文贤感慨地说“阳泉光伏项目能够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实现并网,堪称行业内的奇迹”。
启示:把“项目党建”推广开来
把党旗插在工地上,把支部建在项目上,是市发改委的一次有益探索,而且在光伏基地建设上取得了很好的实效。阳泉市委组织部副部长王国胜说:“把党组织建立到重点项目一线,党员率先垂范,冲锋在前,是学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具体举措,是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开展维护核心见诸行动主题教育的生动实践,是阳泉党建改革创新的积极探索,是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的最好体现。”
几乎每一个项目都是在困难中寻求破解,把不可能变为可能,把目标变为现实,项目建设凝聚着多少心血和智慧,有着多少艰辛和决心,如果没有一个“魂”将人心凝聚在一起,就不可能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决心。这个“魂”就是党建。阳泉市直机关工委书记张志先表示:“市发改委积极探索项目党建新模式,通过党建引领、保障项目实施,充分体现了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的深度融合,有创新、有抓手、有成效,这一做法应给予充分肯定,值得市直机关各级党组织学习借鉴。”
作为项目主管部门,阳泉市发改委将继续探索这种“项目党建”的新型模式,将基层党建落地生根,确保党组织始终活跃在工地建设第一线,充分发挥出党组织的“主心骨”作用。同时,形成一套可复制、可借鉴的成功经验,广泛应用于本市重点工程建设中,发挥项目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全力助推重点项目建设。
(责编:张灵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