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信息技术之风,扬语文教学之帆
——浅谈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2017-11-25刘美
刘 美
(都江堰市八一聚源高级中学 四川 都江堰 611800)
乘信息技术之风,扬语文教学之帆
——浅谈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刘 美
(都江堰市八一聚源高级中学 四川 都江堰 611800)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语文教学担负着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融合的重任,更应不断思变、思新,借信息技术之优势弥补语文教学之“盲区”。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从课前、课上、课后三方面有效的改变了教与学的活动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的能力。
信息技术;语文教学;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在各学科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多媒体技术以其丰富的信息承载、生动形象的内容展示,灵活多样的形式,操作的便利快捷等优势在语文教学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也被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运用于教学实践中。[1]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者,面对新的改革挑战,语文教学正在不断思变、思新,积极吸纳新技术、新方法,将现代技术与传统文化融合,乘信息技术之风,扬语文教学之帆,力争在历史的长河中乘风破浪、过尽千帆。
信息技术有着方便快捷、信息量大、内容丰富等多种特点。这恰好与语文教育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完美整合,打破了过去语文教学中时间与空间的壁垒,突破了“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一张嘴”的传统教学方法,使学生欲思、求思、敢思,主体地位得到充分尊重和体现,更让学生从知识、技能、情感三个维度立体化地感受语文的魅力。
1 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优势
1.1 课前,改局限为拓展
信息技术在校与校之间,师与师之间,生与生之间架构起了沟通的桥梁,实现了教学资源的共享、教学经验的交流以及教学理念的共进。由网络构建起的庞大的信息库使教师站在一个更宽更广的教学世界中。在包罗万象的信息中,教师可以针对课题、重点、难点挑选可用信息来对社会状况、写作背景、作者生平进行多方面补充,拉长文章的广度,扩展课堂的深度,进而帮助学生更深入、更全面的理解文章、体悟情感。
在《囚绿记》课前,我为学生补充了当时的社会背景以及课文的写作背景。当学生跟随作者的笔走进那间狭窄阴暗的小屋去感悟作者看似矛盾的“囚绿”“放绿”的行为时,深刻地明白“囚绿”是因为那一抹绿带给了逃亡途中的作者希望与力量,而“放绿”则是因为一份伟大无私的爱。信息技术使这堂课横向展开了那个社会的缩影,纵向拉伸了情感的内蕴,让学生不仅赏了美文,更受到了人文情怀的熏陶。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当学生拥有学习的兴趣时,语文教学事半功倍。教学内容的研究不再仅仅是老师的事,学生利用网络更能充分为课堂教学做好准备。《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是学生难理解老师难展开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年代久远,现代社会氛围的漠视,让学生更觉抽象和困惑。但就其重要性而言,是我们民族的根,是我们不应忘的本。于是,在课前,我为学生布置了“寻根——找找你姓氏的由来”的任务。同学们利用网络查找资料,探寻了自己姓氏的来源以及同姓的名人。这样一来,学生不仅在课前对所学内容有了一定了解,激发了学生投入新课的兴趣,更由此产生了高昂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老师也能顺利的将学生带入到我国灿烂悠久的文化当中,轻松完成教学任务。信息技术改变了传统教学中老师“一手包办”的情况,使学生也成为了课堂的准备者、参与者。
1.2 课上,化抽象为具体
有效的利用多媒体技术,不断创新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已经成为了教育发展的大势所趋。[2]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语言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语言文化,这也就注定了语文是以抽象的方式来呈现抽象的内容。而信息技术集“声、色形”于一体, 利用色彩丰富的画面,生动感染的声音创设出特定的意境,使平面化的知识变得丰富立体,学生置身其中,观其形,闻其声,临其境,感其情,唤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教学就变为了一个轻松愉快、主动学习的过程。
戴望舒的《雨巷》,朦胧哀愁,仿佛一切都笼罩在江南的烟雨中,此景、此情似乎也都飘渺难寻。要体悟感情必须先感悟意境,要感悟意境必须探索意象。然而,油纸伞、丁香花、雨巷……学生没有见过,所以不能仅凭借着文字的描述产生直观的印象。于是,我准备了意象的图片,试图通过图片将同学们带到那个烟雨迷蒙的雨巷中去。通过文字与图片的结合,加上对意象特点的深挖,同学们好像置身于那一条阴暗潮湿的江南小巷中,准备着和撑着油纸伞丁香般的姑娘来一场凄婉哀怨的邂逅。趁着这个氛围,抓住这个契机,我邀请同学们一起进行配乐朗诵。在与意境相配合的哀婉琵琶曲中,同学们用朗诵将诗人寄托于意象中的哀怨、凄婉表达的淋漓尽致。读完之后,那种毛孔舒张的淋漓感,真是让人身心满足。信息技术调动听觉、视觉多种感官充分参与课堂,让学生感知北国的雪,南岭的风,东岸的海,西边的疆,抽象的内容顷刻间全都变得如此生动真实。
1.3 课后,变结束为延伸
下课,并不是一堂课的结束,相反,它更可以是由课内到课外的延伸,是由学习到探究的延伸,是由知识到技能情感的延伸。课堂的内容成为了一扇窗户,学生的兴趣变成了强大的好奇心、求知欲,他们渴望透过这扇窗户去探索更广阔的的世界。而信息技术递给了孩子们可以看得更高更远的望远镜。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可以看到高昂的山,流淌的河,皑皑的雪,绵绵的雨。
《雷雨》中的社会矛盾、人伦悲剧深深触动了学生,人与人之间的感情纠葛,充满特色的人物语言更是让同学们难以忘怀,所以,在课后,学生主动请缨要将这部话剧的节选部分用自己的方式演绎出来。同学们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学习剧本知识,将课文节选部分进行了剧本的改编,并且利用课后时间观看学习了明星版的话剧《雷雨》,学习表演技巧。从改编剧本到挑选演员,从排练到后勤,同学们都自己组织策划。最后的呈现虽稍显稚嫩,但孩子们却由衷的感到自豪与满足。对于话剧的热情由课堂内延伸到了课堂外,信息技术帮助学生将兴趣想法变成了现实行动。
信息技术为学生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让学生能够跨越藩篱看到更多的风景。《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中,作者提及到了平行空间、多维空间让许多同学惊讶又好奇。到底会不会存在另一个空间?是不是还有更大的宇宙?在另一个空间的人看来,我们是不是也像鲤鱼一样弱小?……这些问题困扰着同学们。于是,我要求同学们自己去查找资料、寻求答案,并且制作成课件,然后在课堂上展示成果,与大家一起分享。同学们热情高涨,不仅完成了自己的展示,还能一起相互补充。这场“探秘之旅”激发了学生对于科学的热爱,也培养了学生自我发现、自我探究的能力。
2 在运用信息技术时应注意的问题
2.1 信息技术的定位
信息技术和传统教学手段都只是教学过程中的辅助手段,二者需要合理安排,互为补充。老师的范读、板书、机智的课堂应变是一个教师个人魅力体现,不应也不能被信息技术所完全取代。在教学中,学生是主体,老师是主导,整个课堂是由老师“教”和学生“学”配合完成的。整个课堂应紧紧围绕老师和学生的教学相长展开,而信息技术之于语文教学,就如同佐料之于鲜汤,切不可主次不分、因小失大。
教师应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主导地位,把整个课堂作为自己的舞台,不论是教学手段还是教学内容,都要紧紧围绕教学重点、难点来展现自己的教学思想。教师要做多媒体技术课件的主人、掌控者,而非过分依赖课件,被课件所牵制。
2.2 运用应适时适度
虽然信息技术的使用为语文教学带来了诸多便利,使课堂变得更加轻松、高效,但如果不恰当使用,仍会造成事倍功半的结果。在运用信息技术时,我们应注意课件的准备要针对课文的重点、难点,详略得当、主次分明,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思维水平和思维速度,不能将课堂变成走马观花似的课件浏览,坚持适时适度原则。过多的信息量会扼杀学生思维能力的锻炼;过于花哨的课件会让学生抓不住重点;过强的感官刺激 会让学生难以集中注意力。[3]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和展示要紧紧围绕教学的重点,突出教学的难点,以学生为核心,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目标,在恰当的时机,以图、文、声为手段,适度还原诗词、文章的意境内蕴,立体历史人物,使课堂更高效。
[1] 吴亚玲· 现代教育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有效整合·考试周刊,2013.42.40
[2] 冯成铭·现代教育技术使语文课堂更精彩·电教科技,2013.17.169
[3] 夏观勇·浅谈多媒体教学手段在语文教学中的几个误区·教育教学刊,2009(12)
G623
A
1672-5832(2017)11-01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