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指南》引领下的幼儿美术教育

2017-11-25

长江丛刊 2017年26期
关键词:拓印苗苗围巾

沈 娟

《指南》引领下的幼儿美术教育

沈 娟

近年来美术活动中教师要不要给幼儿,提供范画的话题成为热点。这一热点引起了教师们的躁动,“美术课没有范例?”“教师不教,幼儿怎么画得来?这样的美术课我们不会上”……新的教育理念冲击着教师们的传统思维,如何践行新的教育理念?我们又一次对《指南》艺术领域,进行了深层次的解读,同时不断内化自己的教育行为。

《指南》 幼儿美术教学

一、尊重幼儿稚拙的表现,“画的不像不要紧”

《指南》中关于艺术的核心价值在于感受与欣赏在前,表象与创造在后。前者强调感受、欣赏后者强调更独特的表现。而以往的美术教学活动中我们常常会重技能、轻感受,轻表现。教师比较注重技能的获得,不断地给他们范例告诉他们大树该怎么画,小鱼怎么画才像,不断地以成人的视角去“教”。带着这样的理解我们开始了幼儿美术教育的探索。以画得像不像作为评价幼儿绘画作品的标准。这样的教育虽然能使孩子获得一些技能,但是,正是由于这些“条条框框”扼制了孩子表现的兴趣,他们变得不会画画了,常常因为这样,使得孩子失去信心。

通过学习《指南》使我们感悟到孩子的绘画能力和他们的感受认知能力以及经验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应从作品中更多的关注孩子的已有经验和认识,更多的观察孩子表达作品时的情感,充分理解和尊重的艺术想象,表现和创造,不能一味的用成人的审美标准去评判,追求技能训练。“画的不像不要紧”。我们牢牢的记住这句话,因为有了这样的理念,就能解放老师陈旧的观念,释放天性。但是就是这样一句话,说说容易,做起来还是会有点难。

要不要示范曾一度困扰着我们的老师,《指南》指出,不能用自己的审美标准去评判幼儿,更不能为追求结果的“完美”而对幼儿进行千篇一律的训练,以免扼杀其想象与创造的萌芽。教师在指导幼儿开展美术活动的过程中,时常还是会关注到幼儿绘画技能的表达。这时候固有的“像不像”、“好不好”又会浮现,如何打破这一想法,真正的解放幼儿、解放教师,还需要我们的教育智慧。在美术教学活动“苗苗喝水”中,老师给自己的主观认识束缚了手脚,强调了有乌云会下雨,苗苗才能喝到水的经验。于是提供的材料以棉签为主,教师指导幼儿学习用棉签画乌云和雨点。在范画的暗示下,孩子们的作品千篇一律,没有孩子的个性亮点。通过讨论,大家认为,应充分尊重孩子的经验,给苗苗喝水不仅仅是雨水,也可以是给苗苗浇水。另外,应给予幼儿观察真实的景象,而不仅仅是图像,这样才能丰富幼儿的感受和体验,为幼儿提供的材料应尽可能满足幼儿的审美情趣,易于幼儿自由的表现,使幼儿获得成功的体验,于是将材料进行的拓展增加了纸团、有田园的背景绘画纸。孩子在表现的过程中他们根据自己的喜好,有的用纸团拓印乌云,有的用棉签图染。水滴的表现形式更体现主观感受,有的是条形的排列,有的是点状的。活动中幼儿始终保持着愉悦的情绪,美好的情感。

二、开启想象之门,学会联想很重要

(一)在语言游戏中进行联想

如:大班活动“云彩和风儿”中,给幼儿看不同的云彩,让他们想象这些云彩像什么?用手撕出或剪出一个形状,让幼儿观察并展开联想。在幼儿展开联想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不断变化纸张方向,使幼儿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和想象,使得他们的认知不断丰富和积累。

(二)在操作游戏中进行联想

如:围巾“变变变”中,两名幼儿将围巾往上抛,等围巾自然落地时观察围巾的造型展开联想。游戏中他们会绕着围巾从不同的方向去观察发现,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围巾的变化。运用操作进行联想的方式还有很多,可以用水或者颜料通过吹、泼、晕染的方法,还可以运用挤压剃须泡沫、涂鸦等方法展开联想。

幼儿对色彩、图形展开自由的想象,产生愉悦的心理状态,激发了审美感受和体验。我们应尽可能的为幼儿创造条件,引导他们用心去感受,用眼睛去观察发现,然后进行自由的表达和创造。当然,我们还要创造条件让幼儿多观察生活中美好的事物,大自然中美妙的景色,只有拓宽视野,才能有更丰富的想象和创造。

三、创新运用材料,支持幼儿美术表现与创造

通过对《指南》艺术领域的学习,我们体会到幼儿艺术领域的学习注重幼儿的自主感知、想象与感受,并在此基础上尊重幼儿自发的、有个性的艺术表现和创造。在薛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寻找生活中的材料,如:纸巾、纸板、牛皮纸、刮蜡纸、砂纸、纸盘、纸盒、纸杯、牛仔布、木板、碳笔、粉笔、修正液、沙子、雨鞋、雨伞、蔬菜、水果、积木、毛巾、瓶子、滚筒等。并运用这些材料开展了不同表现形式的绘画活动,有蔬果拓印、积木拓印、雨鞋拓印、撕纸拼贴、毛巾拖色、版画制作、布贴画……创新运用美术材料不仅仅能激发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兴趣,支持幼儿的表现和创造,更多的是体现教师教育理念的改变。在幼儿学习的过程中运用不同的材料满足幼儿的自主感知和感受,培养幼儿的艺术情趣,满足他们自主的表达和创造。教师们在一次次教学实践中感悟幼儿美术的真谛,在一次次探究中改进教学方法。在孩子的眼里,世界万物都是具体的,生动有趣,充满生命活力的。一朵花、一棵树、一片落叶,都是孩子感受美的对象。一块石头、一双废旧鞋、一个鸡蛋槽,都是孩子表现美的材料。在孩子心里,美术活动都是有情感的、自由的、想象的,充满表现快乐的。斑斓的色彩、流畅的线条、夸张的造型,都是孩子创造美的杰作。

尊重自发的表达和表现,创设让幼儿自主表达与表现的机会和条件,营造宽松的心理环境。形成完整、和谐发展的人格目标,只有始终秉持着这样的理念,才能使我们的美术教育更有意义。我们的老师也在不断的学习中提升自身的审美情趣以及艺术感受。

江苏省靖江市城南办事处中心幼儿园)

猜你喜欢

拓印苗苗围巾
让“拓印”走进美术课堂
魅力拓印,拓印美丽
树上开满了花围巾
棉围巾
拓印版画是这样做出来的
爱帮忙的蜡烛
年的传说
长长的围巾
妹妹的围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