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仅仅是一条河流

2017-11-25

夜郎文学 2017年3期
关键词:观景台大桥河流

◎ 蒋 莉

1

直到绝壁上“乌江天险”四个鲜红淋漓的大字熊熊灼烧我的目光,我才懂得,一群人选择12月31日踏上瓮安江界河这条河流,是为凭吊,是为敬畏。

而我对于河流的情感只有畏惧。我对河流的畏惧源于我多年前在镇远杉木河漂流遇险的经历。我乘坐的皮艇在同一条河流中翻了两次,我在同一天两次面临死亡的质问。黑暗瞬间覆盖灵魂,以为再见不到光,那样的惶恐,疼痛,让我对河流从此敬而远之。

其实,我的家乡也是乌江流经的地方,只是,那个流域春暖花开,河流上流淌的是文人墨客书写“黔中砥柱”的儒雅之气,乌江鱼的美味饕餮了家乡人的血性,让他们更多了些醇和。

但今天,我是如此甘愿地踏进江界河,我愿意以我之懦弱彰显那群在这条河流上冲锋陷阵杀过对岸的战士们之勇毅,我真心臣服于他们的勇猛,并为之折服。

那场在江界河展开的强渡战役已消失在历史深处,是的,消失了。但是,我的心分明仍在为那场惊心动魄的战役而战栗。刘伯承、耿飚、杨成武,红军战士、竹筏、门板、浮桥,这些名词就此构建了一场史无前例的伟大。

“敌人的江防被我们撕开口子后,附近沿江防线的兵力急剧向这边集结,炮弹直往江心里落,不断有人中弹落水。江面上无遮无掩,战士们只有一边用力固定竹排,一边愤怒地喊着‘我让你打!我让你打!’来发泄仇恨。每一节门桥上,都染满了鲜血。”耿飚回忆录里的战士们侠肝义胆怒发冲冠踏歌而来。

这是一条用鲜血染红幸福的河流。幸福的获得从来需要一路拼杀而来,比如道义,比如爱情。这是江界河给我的隐喻。荆轲踏上易水一去不复还,屈原抱石沉入汨罗江,曹子昂在洛水边徘徊又徘徊。原来,幸福还是牺牲还是顾全。

突然就想起了那一年冬天,他背她过河,河水冰冷刺骨,没至膝盖。他在河中艰难前行,她在背上温暖地忧伤。原来,他们是彼此今生要泅渡的人。而此刻,我站在一条河流上,看两只青鸟从江面飞向天空。青鸟是幸福的。我,在这样的凝眸中,亦获得了幸福。

村民把在这条河流上牺牲的烈士都埋在了江河界河岸。据说,当时埋在这儿的有十三位红军,都立有墓碑。只是,构皮滩水电站蓄水时,红军坟和江界河渡口一齐淹没于乌江水底。

这样的结局,有叹惋,有感伤。叹惋英雄的归宿不过如斯。感伤时间终会带走所有。而我,却以为河流是他们最好的家园。因为,从此,他们的勇气血泪灵魂都沉淀在河流里,他们的魂魄更是铸就了河流的高贵。

2

不计路途遥远,一定要走着去看看江界河大桥,这是一种生活的态度,也是一种信仰。

1995年江界河大桥建成的时候,我正在一所师范专科学校颓废着我的青春。我永远都记得高考前最后一次模拟考试,我的成绩在那个市重点中学排名二十三。这意味着,如果不出意外,我是可以考上我的梦想西南师范大学的。但还是出了意外,高考那三天三夜我睡不着觉,焦虑紧张导致的结果是高考成绩一塌糊涂,让我直接从梦想的云端跌进我随手填报的一所师专。不甘不愿,但还是去就读了。因为,还有希望,希望就在二年级的中期选拔,成绩优异者可以升入省师大。我以为,我是可以用我的努力我的优秀来弥补这一缺憾的。但,我错了。那时,年轻气盛的我哪里懂得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道理?哪里懂得被我触犯过的班主任轻易就可以涂改我的命运?所以,1995年,我在师专的第二年,当我的梦想被蹂躏得面目全非的时候,我开始放弃。放弃了信仰,放下了书本,放纵着一个不认识的我。

幸而,这年,江界河大桥建成了。周围县份的百姓都把亲自去看大桥当作了一生中最大的节目。这些村野百姓当然不懂生活不仅仅是眼前的苟且还应有诗和远方。但他们却实实在在用他们的脚步诠释了生活的真谛。没有车,他们走,一直走,走到他们的远方——江界河大桥,捡一颗石子,从桥上扔下去。桥太高,水太急,听不见石子落进河水的回响,也看不到石子激起的浪花。于是,一笑释怀:“狗日的,这桥真是高!” 然后,带着夙愿得偿的满足再一脚一脚地走回去。

于是,我问自己,我可有闲暇花十来个小时来回几十里去看一座桥?

原来,桥的长度高度都不是距离。距离是还没靠近你,我就转身离去。原来,我的梦想一直在,只是我太汲汲于眼前太戚戚于得失而忘了初心。于是,我拿起笔,一个字一个字走向我的大桥。今天,当我也如同当年的百姓站在江界河大桥上惊叹的时候,手机上收到我的长篇小说《当时明月在》获得市文艺创作扶持基金奖的消息。从桥上看下去,冬日的阳光,温情慷慨地拥抱着河流,河面晶亮如同施华洛世奇的蓝水晶,每个切面都闪耀着迷人的璀璨。桥上的风,桥下的流光,一切正被温柔对待。呵,时间最终没有辜负一个追梦人。

3

任何的传奇,缺了女人,便无法活色生香了。

据说,这条河流,奢香夫人来此游泳后,岸边的树木便散发阵阵袭人香气。于是,名之为“香沟林”。

这个年少聪慧的女子在丈夫去世后,代替年幼的儿子,世袭了贵州宣慰使职。身为女子,却不乏男人的坚强勇毅果敢决断。审时度势,积极献粮通道,支持朱元璋,促进了明朝一统天下。忍受背部被裸露鞭笞之辱,粉碎了都指挥马晔企图以此激怒彝族兵衅的用心,避免了一场殃及贵州各族人民的战祸。开辟驿道,其中一条向北,经草塘(今瓮安县境)到容山(今湄潭县境)。置龙场、陆广、谷里、水西、奢香、金鸡、阁鸦、归化、毕节等九个驿站于贵州境内。之后,大力传播文化,将独子送入京师太学读书。

忍辱负重,历来是文人们献给英雄的赞歌,卧薪尝胆的勾践,胯下之辱的韩信。侮辱有多苍凉,他们的形象就有多高大。但我没想到,一个女子柔若无骨的脊梁也能承受起生命不能承受之轻慢。这,是何等的胸怀?必然,她的心中流淌着对子民的爱。这大爱,如同这条河流,深邃无涯。

奢香夫人已远去,香沟林的树木还在以笔直的身姿坚韧地守望。即便我的生命已成枯木,我的灵魂仍在守望你来的方向。定然是那个叫曹诚英的女子将悠长痴怨的目光撒在了河面,让我的情思也变得悠长悠长。

有些错是一开始就注定了的。那年,从国外学成归来的胡适奉母命成婚,却在婚礼上和伴娘曹诚英一见钟情。石破天惊的开始之后,是杭州三个月的日听钟声晚观落霞诗词唱和。双方都入了戏,胡适甚至向妻子提出离婚。妻子一把菜刀架在两个儿子脖子上。胡适妥协了,为妻儿的命亦为自己的前途名誉。对于这样潦草的结局,曹诚英原谅了他的不得已。再后来,两个曾经那么相爱的人走着走着终究殊途。胡适携妻带子远赴重洋。曹诚英病故于徽州家乡,遗愿却是把自己葬在通往胡适老家的必经之路上。这是怎样缠绵悱恻的守望?

因为这些树,我想到了曹诚英。因为曹诚英,我再次悲悯这些树。这些树,从岩石缝隙里长出来,没有阳光,没有雨露,没有祝福,一切的成长只能依靠自己,好不容易可以伸开手臂去触摸蓝天了。一场暴雨,一次水位的上涨,就把他们之前的努力全部摧毁。河水夺取了它们的生命,淹没了它们的躯干。但,它们的骄傲永不言败,它们仍然笔直地举起手,它们的目光仍在眺望天空。

4

2017年第一天,阳光明亮得使这个冬天不像冬天。而我,在几百里外的异乡,在江界河边的小摊围着暖烘烘的火炉吃早餐。

摊主是一对沧桑风霜的老人。老人正在煎一块块薄薄的排骨,老太则在收拾琐碎的杂物。正诧异老人这样的年龄怎么还在辛苦劳作。老太自己絮叨开了:儿子死了,儿媳改嫁了,留下一个孙女一个孙子。得挣钱给他们修房子备嫁妆。七十多了,能挣一点儿是一点儿。

絮叨着,老太给我端来煮好的排骨粉,我一眼看见老太的拇指浸进了汤汁。换以往,挑剔的我是绝不会接受这样不干净的食物的。但,这次,我若无其事地接过。因为,我的父母也是这样的年龄,也是这样操劳了一辈子还在操劳。退休后的母亲每天给我们几兄妹煮饭做菜,她戏称她的饭桌是人民公社食堂。十指不沾阳春水,使已是中年的我双手依然细洁美好。母亲上了年纪,正如眼前的老太,我越来越多地在她炒的菜里发现她灰白的头发。而我亦如今天,不动声色。

我跟老人说排骨很好吃。老人说他耳朵背听不见我在说什么。我险些掉泪。父亲耳朵听不见已多年,给他买来昂贵的助听器,他也不肯戴,嫌不自在。每次跟他说话像在吵架。想起父母,我的心在明媚的阳光里黯然,对父母一天逼近一天的苍老无能为力。

从老人的摊点走出去,便是上观景台的石梯。石梯和天空一样干净。站在观景台的回廊上眺望,树木苍翠下的江界河大桥是另外一种风景。此岸的车辆飞速驶向彼岸,彼岸的车辆飞速驶向此岸,一来一往,便是一生。

桥是桥,可是,桥也不是桥。如果,我们一生注定要行过一座桥才可以获得幸福,那么,父母就是这座桥,他们匍匐在地心甘情愿把姿态放到最低,唯愿我们一路坦途。不只是桥,只要我们可以看到世界上最美的风景,他们也可以是这观景台,穷其一生,给我们构建一个最佳角度的平台,且,这观景台,树木浓荫,可避风雨。我不敢想象,哪一天,父母离我而去,我去哪里寻找故乡?

其实,江界河除了战争、英雄、大桥、勇气这些强硬的意象,还有柔情的一面。

一个大院落,一栋森林小木屋,天花板、墙壁、门窗,全部散发着树木的芬芳。轻轻踩着嘎吱嘎吱响的楼梯走进这栋木屋,我惊艳得如同爱丽丝梦游仙境。还是很小很小的时候,就幻想有一天,我在这么一间木屋,穿着洁白的睡袍,赤脚蜷缩在沙发上,品茶吟诗。今夜,在江界河,幻想奇妙地变成真实。面容姣好性情温良的老板娘热情地奉上桔子,茶水,还拿出一罐贵重的野生蜂蜜,让我们尽情享用。无端地,我就生发了一个似乎并不相干的联想。我在心底诧异,莫非是沱江边的翠翠携手傩送来此隐居,用这座盛满善良的木屋替我圆了年少的梦?

我承认,2016年的最后一天以及2017年的第一天,我在江界河看到的不仅仅是一条河流。

猜你喜欢

观景台大桥河流
相关论
致敬!港珠澳大桥背后的江苏民企力量
数鸭子
河流
港珠澳大桥通行全攻略
喂海鸥
流放自己的河流
当河流遇见海
静静的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