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梦回平越

2017-11-25顾先福

夜郎文学 2017年3期
关键词:商道沈万三古城

◎ 顾先福

平越福泉平越福泉。呵呵,这座座落于西南边地紧挨着他城市身旁形如一墙之隔邻伴的美丽城市,他还是愿意叫她为“平越”——她前世的姓氏大号,这样他可以沉缅于她沧桑与诗意丰醇的历史中王顾左右而“她”了。

十二个春秋了。十二年,这是一个生肖轮回,一个人一段生命轮回。准确说,他十二年前来到平越,十二年后再次来到平越。变了,一切全变了。他下车后足踏在这块土地上,望着飘入他眼帘的与他城市一样日新月异的城市新装,以及正在衍生的城市鲜活生气、现代和未来,一下把他冷冻的情绪融解了。再有,永远不变的那特色分明的平越人浓郁芬芳的乡音,也整个儿把他融化掉了。遂使他这个外乡人不可抗拒地变成了平越人。

三千载岁月记载,三千载故土演绎,三千载故事传承,足够一个学者穷尽一生探究著述。可他不是学者,而是一个作家。现在他能够得心应手写一点文字,得益于十二年前来到平越参加了一个青年作家交流大会,他那时还不能算是作家,只能算是一个文学青年。那次交流大会成了后来他由文学青年转变为作家的分水岭。平越由此与他结下了难忘的不解之缘。是的。现在他像是重回故地一样,找寻着往日的缱绻情怀!皆缘于平越有他相识已久的文朋诗友,师长。还有这里聚集着一群南宋诗人的“鸥盟”般生活的诗人,他羡慕而不能参与分享。至于惊叹称奇的山川河流美景,历史遗迹,风云人物,等等,更能让他言之不尽了。

现在的平越,是三千年发展史中最精彩纷呈一页了。从他已找寻不到记忆中的那栋当年挤满了青年作家们的洒金谷酒店原貌,而下榻在新建的规模宏大、气势、风格别具特色的“平越驿站”,你便可以体会认知的。特别是“沈万三府邸”那迷宫似的房屋结构。硬是把时光拉回到从前,使人重又体验了一回奇妙的建筑世界。某次他试着不要服务员引导,自己走出驿站,结果在结构奇特的正房、厢房、回廊、天井里转来转去,愣是找不着驿站房楼的出口,晕晕乎乎转了几圈又回到了出发的始点。他只好涨红着脸找了服务员才出得屋来。嘿嘿,这真是座让人讶异和赞叹的“迷宫”啦!若是当年得胜归来的平播战将杨应祥见了今朝的迷宫建筑,也会竖起拇指大赞其不一般的品质了。

更不用说结缘平越的“中华商圣”沈万三,和从福泉山修道成仙的张三丰对其出类拔萃建筑的评说了。

这个深植于古且兰国故地的平越,用她妩媚的青春活力深深吸引了东西南北的人们。他就是这些人众中的平凡一员。念念不忘。依依不舍。每每这时,他会从史诗的故纸堆里寻觅古且兰国、宾化城、竹王城、藜峨里寨等的蛛丝马迹,喝一口福泉井水,吸一口福泉山仙气,抑或是再次徒步走过古朴沧桑的葛镜桥、吴家桥、洒金桥、和善桥等一百多座古石桥;如若疲乏,遂端坐于石桥上,垂首聆听桥下流水的唱吟,桥石头墙缝隙里的蟋蟀歌咏,周遭山谷中鸟禽的啁啾和树叶飘零的细微音声后,他就会发现这完全是一个清晰入目的,他所看到认识的平越新景象了!

但,古意,仙气;温软,亲和,诗意。这是平越永恒的色调。

另一个时刻的情形是,那天,他坐在了平越的古城垣上,心潮起伏浏阅着这段600多年古城墙前前后后历史,她是平越历史的一个汇合交集浓缩节点,一个露天的平越遗迹“博物馆”。当你徒步踏着古城垣的青条石,手抚摸墙垛口,蓦然地就会透过历史的幕布看见了一段“筑城以卫君,造廓以守民”的历史演绎,因而成就了这个古城池,这段古城墙的辉煌得以延续至今。于是他这个不是平越人的外乡人,才有了仰视和前往凭吊缅怀的福份。这截依山势筑建的约100余米原汁原味留存下来的古城墙青条石阶,不用再去寻觅别的什么佐证,单就脚下散布在城墙周遭的每一粒被岁月侵蚀的碎石,甲股文般告知了后来人一切。答案明显不过。倘若仔细琢磨推敲一下,你就会发现这个古城垣,和竹王城往昔的城墙遗迹,仿佛有着惊人似的相同之处。从而验证了形如口口相传中的竹王夜郎王竹王夜郎王,他们分明是一体的一个事物,一个人物,不分彼此。只是称谓异同。就这样,一同诞生于平越,筑建了平越,守护着平越,辉煌着平越。

在现代语文课程教学期间,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是极为常见的。一般的教学策略研究的实践作用不佳,阅读与写作教学期间需要加强实践引导,根据不同的阅读资料让学生开展写作实践练习,是将阅读水平与写作水平共同提升的方法。为了将学生的学习视野拓展,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课程教学引导,对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掌握之后,建立高质量的网络货多功能平台,能够将资源的整合效果与学生学习质量有效提升。尤其是对一些深层次的、抽象化的阅读知识内容,教师利用多媒体能够给学生提供一个具象学习的机会,在课堂中经过拓展性的阅读与写作训练,能够更好的完成学习目标。

良久,他起立徒步走过这截古城垣石阶。站在城墙上一处烽火炮台上,远眺着西南面仙气袅袅不绝的福泉山,和山麓下的沈万三府邸;在一阵阵经年岁月匆匆忙忙,杂乱有序通过城门洞的众人脚步声中,恍惚间,他似乎看见了两个熟悉的身影——张三丰,沈万三——一个迈着仙人行善世间步履,一个踌躇满志,携负传授商道文化使命的坚忍不拔脚步,通过城墙门洞,进入平越古城。从此,小小的平越古城仙气不绝,福善氤氲,经济繁荣,文化昌明。经济繁荣,文化昌明,带来了创办书院的兴盛;书院的兴盛,培育和造就了大批的贤能人才。至明、清两朝,盛极一时。据统计,中状元1人、进士28人、贡生及举人130多人。其载入《明史》的有张信、黄绂、樊师孔、安大朝等。载入《清史稿》的有王士俊等。一个地域声望如何,一方故土是否具备影响力,就因为这些本土的贤能智者的思想理念,人格魅力,品质表现等扩展了偏居西南一隅的平越古城桎梏束缚而得以延续声望并发扬光大!

是的。无须进一步阐释说明。平越某一个历史阶段的时光回放,更能代表了这种无形声望的薪火相传。

现在他手中就拿着这张平越“白银票”,一路走着,走进了堪称为活化石般的明代“梦归平越古城”,走进“商圣”沈万三的平越古城时代,走进平越古城繁华兴旺的百姓市井生活图景中。

这不是梦境吧!不是。嘻嘻,这是平越梦境中的真实时光回放。他一路走,一路反问自己。现在他就驻足在青年沈万三那段家喻户晓的新娘子成婚故事的木楼前,当看见意气风发青年才俊沈万三与美丽贤淑的陆家小姐喜结连理那场景,他再次肯定了自己的满意认知。仿佛心灵有约似的,立刻有了上去贺喜沈万三并与他相识的冲动:与他高谈阔论人生志向,及其他林林总总问题。

但,时光不等人,也不给他停留。时光中的沈万三马不停蹄,风风火火,匆匆忙忙。这时候,他看见了匆匆中的沈万三开始了雄心勃勃发家致富的人生路途。先垦植田土,尔后从事粮油丝绸及手工品加工,再后开拓经营海上贸易,把中国大陆丝绸、陶瓷、茶叶等买到了海外,终成为一代中国巨富。成为人人仰视的公众人物。但这时的沈万三是全中国的沈万三,是倍受皇帝青睐的沈万三,而不是平越的沈万三。这一幕情景,是他看到傲立在巨船艏上的沈万三影像画面时蓦然萌发的。

然而,沈万三必定要与平越结缘的。

三千年平越古城的人文历史根深叶茂,福泉山的福地福仙培育了独特历史文化底蕴,她是要一定迎迓沈万三的光临!这是历史偶然中的宿命必然。

果不其然。沈万三终于来了。终于来到了他梦境中的平越古城,来到了仙气萦绕的福泉山,接受仙人张三丰的点化,修心养息;并给平越带来播撒商道文化的种子,亲身传授平越人发展驿道马帮经济、酿酒、经销岩盐、茶叶、丝绸等,帮助平越人筑城、建街市、修祠堂,推动城市建设。接续把他的商道文化的精髓信条“诚信为贵,财富如山,爱国爱军,强国富民,富商要爱国,从商要爱民,商人要崇善”在平越古城发扬光大。

这时的沈万三,是平越的沈万三,是百姓的沈万三,是把自己的商道文化价值与平越的命远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沈万三,可以这样论道,这时的平越古城,是沈万三的商道文化贯穿于实践中并发挥到极致的最后一站——达到了人生的巅峰。当然,这是来到平越后的沈万三万万想不到的。这从每天在春风徐徐,阳光灿烂的清晨和每天在炊烟袅袅,晚霞洒满天际的傍晚,沈万三心情怡然自得,步履轻盈行走在平越街市或古城垛上的身影,便可以窥见得出印证。一扫从京城富地贬谪到西南边隅之地平越古城的沉郁暗淡神情。

“‘商圣’从神坛上下来了。”在沈万三最后把栖身之地选择在平越的日子里,他每日里都会出没在平越的大街小巷、商铺、酒肆、布衣人家里,这时人人都可以和他握一握手,交流倾谈了。这芸芸人众中,也包括了“现在”才来到平越古城的他了。

这些,都不重要了。重要是他亲眼目睹了沈万三商道文化熏陶下的平越古城街面貌焕然一新,商铺酒肆林立,各类商品琳琅满目,市场繁荣,堪称清明上河图平越明代版本。这不,那晚,手持“白银票”的他就当了一回明朝子民,成了一位拥挤在熙来攘往的清明上河图平越版本里的市井人物儿,与身着明朝服饰的平越男女老幼一道,享受世间太平下的市井生活。或进布店扯一缎子布匹,或到茶庄品茗,或上酒肆小酌,或去钱庄存取银币等等。哦哦,那晚的他毫不保留成了个地地道道的平越人,着实真真切切感受了一番平越,咀嚼了她性情中的宁静,闹热,温婉,不屈。

现实与梦境。真实与虚幻。曾一度模糊了他的视线,让他亢奋不止,辨识不清,陷入了发现、探究平越的的种种情结中——拔不出来了。平越的美好,难忘,迷人倾倒了他。

在走出“梦归平越”那会,他越发不平静下来。

平越古城现代变化的靚丽脸容,从内心深处打动了他。都是美好的两个事物,怎能让人心绪平静下来,特别是身临其境的他啊。是啊,梦境是逝去的辉煌历史再现,现代是往昔历史的延续。没有历史就没有未来!

古城垣,福泉山,竹王城,葛镜桥,张三丰,沈万三等数也数不清的古老事物和贤士大号,他记住了!记住了穿越时空的平越辉煌历史。

高楼大夏,亮丽宽敞街市,开发区工业园区,黄丝江边果园光观园区,生气勃勃向上市民风貌和城市精神等欣欣向荣现代元素,他记住了!不忘的他将走进明天的平越,走进未来的平越。

猜你喜欢

商道沈万三古城
通海古城缀记
凝眸古城淮安
良渚古城
我有两个童年,一个古城一个江边
“拿破仑”的前世今生
商道与修身
沈万三与北京城
沈万三因富致祸是无中生有?
沈万三为什么修城墙
从“计然之策”透出的商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