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父亲戒酒

2017-11-25张梦月

长江丛刊 2017年3期
关键词:阿伦戒酒回家

张梦月

父亲戒酒

张梦月

父亲越来越爱喝酒了。

以前父亲很少喝酒,是最近几年,准确地说是三年前才喜欢上喝酒的。

父亲喝酒很特别,按重庆乡下的说法叫“打腰台”。重庆乡下雇人干活,在正餐之前吃点馒头糕点之类的东西,就叫“打腰台”,撑一下肚子的意思。父亲在饭桌上喝酒,最多喝二两,多一点就醉了。父亲的喝法是每隔一个把钟头就喝一口,每次就那么一丁点,可一天下来就不得了,算起来有个七八两。多的时候每天一斤上下。

这就是个问题了。一个六十好几的人,每天喝那么多酒,身子怎么受得了!父亲因为酒精过量摄入,人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身体上的变化最明显。血压升高了,脸膛不论春夏秋冬,都是一片绯红。我的医生朋友说,这是酒精过量的表现。性情也变了。人变得狂躁易怒,说话嗓门特大。和妈妈在家,一言不合,就开始打嘴仗,甚至摔碗摔板凳。周边的邻居都是些叔伯本家,父亲一反以前“老大哥”形象,和他们也摩擦不断。叔伯们看到我和哥哥,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唉,你爸爸……”那意味深长的“唉”,其言自明。

于是,我们一家人想尽各种办法劝父亲不喝酒或少喝酒,但是都无济于事,父亲照喝不误。我女儿也关心起她爷爷喝酒的事了。女儿看到一则笑话,说是有一酒鬼,常喝得酩酊大醉,吐得一塌糊涂。于是家人在他吐物中置一猪肠子,待酒鬼清醒之后告诉他是自己之物,于是酒鬼吓得魂飞天外,从此戒酒。女儿很受启发,于是献计也这样办。一家人听到年幼的女儿说后,笑得前俯后仰。

春节后,和父亲喝酒形式一模一样的堂舅去世了。他喝了八年,肝已经严重酒精化了,肝一半以上纤维化,硬如泥块。

我们吓得不行,一家人以堂舅为例子,郑重其事地劝父亲戒酒。父亲听得火了,大声粗气地说:“要我不喝酒,除非我死了!”他的顽固不化,让我们无计可施,也焦虑万分。我们唯一可做的,就是尽量给他买些优质的粮食酒回来,免得他去街上打劣质酒来喝。

于是,我特别怀念父亲不喝酒的日子。那时父亲通情达理,常常给乡邻们排忧解难,在村里口碑极好。

那时我们村里只有两个文化人。一个是父亲,另一个是成伯。父亲虽然读书只读到高小,但由于他聪明好学,又经常看书,不仅会打算盘算账,还会讲三国、水浒、东周列国志、大唐传等故事,是所有孩子崇拜的对象。成伯师范毕业,在那时绝对算得上知识分子了。成伯对人也好,但有一样,父亲看不起他。成伯贪杯,常喝得昏天黑地。他喝醉了就哭,边哭边打几个孩子。成伯家有四个孩子,两男两女,都是我们玩得很好的童年伙伴。这四个孩子读书成绩都特别优秀,但无一例外都是读到小学就止步了。成伯没钱供他们读书。成伯的钱都变成杯中的酒了。成伯家的大孩子阿伦小学毕业后考上了县一中。县一中在当时可是响当当的名校,听说周总理也来视察过题过字。农村孩子能够考上县一中,简直就是凤毛麟角。考上县一中,再努把力,考个中专或者读高中上大学,可能性就非常大。但是成伯不让阿伦去,没钱。阿伦来到我家,扑通一声跪在我父亲面前,涕泪满面,说:“大爷,我要读书,你借钱给我吧!”父亲也难过得流泪,说:“孩子,我也没有办法呀!我只能勉强供你两个兄弟读书呀!”

几年后,阿伦家四兄妹都外出打工了。成伯也因为喝酒得了脑血栓,在床上瘫卧了几年,不到六十岁就去世了。父亲因此唏嘘感叹,常以此教育我们:“喝酒败家,你们今后哪一个滥酒,看我不收拾你们!”

在我记忆中,父亲也倡议过一次酿酒。那一年哥哥刚考上大学,家里的负担稍微轻了一点。那一年风调雨顺,高粱丰收,父亲留了一百多斤没有卖,高兴地对我们说:“我们也酿一点酒,过年时大家都喝上一盅!”

不过这个计划成了泡影。一次我从学校回家拿生活费,到家里才知道发生了变故。母亲犯了严重的胃病,已经住院一个星期了。家里所有钱都交了住院费,还借了不少钱。只有爷爷奶奶在家,奶奶翻箱倒柜,才找出一块多钱。看着这皱巴巴、汗津津的一把零钱,我鼻子一酸,扭头走了。我正流着泪赶路,遇到了匆匆回家的父亲。父亲因为担心回家晚了,一路小跑,额头上沁出密密的汗珠。他掏出一把钱给我,说:“二娃,这是卖高粱的钱,你先拿去用。幺儿,没有什么过不了的坎,你放心读书!”我接过钱,在心里暗暗发誓,今后我工作了,一定要让父亲喝好酒,喝个够!

父亲喝酒,终于出事了。

冬天夜长,父亲半夜醒了,酒瘾上来,从床上摸下楼去喝酒。人迷迷糊糊的,一脚踩空,人从楼梯半腰摔了下去,重跌在地,人昏迷了。母亲一觉醒来,发现父亲不在床上,才找到了摔倒在地的父亲。我和哥哥紧急赶回去,父亲正在医院输液。这一跤摔得够呛,脸上划了一道两厘米的口子,左胳膊也脱臼了。

父亲病咻咻地躺在床上,眼皮也耷拉着。医生说,休息几天,没有大碍。但是血压高,肝也不好,要尽快戒酒。我们趁此相会劝父亲别再喝酒了。父亲有气无力地说:“酒,酒……我还是要喝……”一家人实在无语,心里空空悬悬的。

这件事发生后,父亲喝酒的问题一直像针一样刺在我们心里,这个问题就是一个正着燃烧着引线的炸药包,随时都有可能爆炸。

一天,读小学二年级的女儿回来,低着头,情绪恹恹的样子。女儿平时极其活泼,看来是发生了什么事。再三问她,她说:“以前每次我们班上搞文体活动,都是我组织,现在老师叫每个小组自行组织。”我说:“那不是很好吗?你不正好轻松点吗?”女儿噘噘嘴说:“好什么好,我是班长,他们不需要我,我这个班长拿来干什么嘛!”我反复咀嚼着女儿话,感觉有道理。人,无论大小,被别人需要都是重要的价值体现。我忽然联想到,父亲这几年喝酒,是不是不被我们所需要引起的呢?

越想越有道理。我和哥哥工作后,特别是成家后,对父亲的需要确实是越来越少了。每次我们想到的,都是给父母带点什么东西,都是要求父亲不要再干农活,从没有想到我们需要父亲干点什么。对于父亲这一类型的家长来说,他最大的价值和快乐就是被子女所需要。因为不被需要,他可能会感到空虚和无助,只好以喝酒来支撑精神的空间了。

周末,我和哥哥回家去。我认真对父亲说,从今年开始,我们两兄弟每月要回来拉一次菜、捉一只鸡或鸭,每年还要分一头猪,另加五斤茶叶。父亲疑惑地说:“你们不是说城里买很方便,不让我们干活吗?”我理直气壮地说:“城里市场上的菜打过农药,猪也是饲料喂的,哪有家里的好!”父亲两眼放光,大声地说:“对了,对了,我就是说嘛!你们就是犟,不听话。好吧,我多挖点地种菜,把茶园也整治出来,另喂三头肥猪。下次回来,保证有新鲜菜!”

第三天,母亲打电话来说,父亲不喝酒了,戒了。我们将信将疑。又过了一个星期,问母亲,说父亲偷偷喝过几次酒,把剩余的半瓶酒喝完后就再也没有喝过了。他每天五点多钟就起床,不是去挖土种菜,就是养鸡喂鸭。两个月后,我们回家,父亲早就从地里采了一背篼时鲜蔬菜回来,择好了,用棕叶捆成两捆。三头仔猪果然买了回来,地上跑着一大群小鸡。我偷偷去看了上次给父亲带回来的酒,两瓶酒还在那儿,原封不动。看来父亲真的戒酒了。

大年三十那天回家,正碰见父亲从地里背菜回来。他又穿上了以前干农活时的衣服鞋袜,肩头处有一个小破洞,头上还带着土,脚步飞快,红光满面。他兴奋地给我介绍,今年宰了三头猪,每头都在三百斤以上,我们两兄弟各分一头……

吃饭的时候,母亲开玩笑似的对父亲说:“还是喝点酒嘛!”父亲喉结动了一下,坚决地摇摇头说:“不喝,说戒了就戒了,说话算话。喝酒,没法干活。”我听了,满满地斟了一杯茅台酒,含泪端给他,说:“爸爸,这杯酒你一定要喝,我们敬您的……”

(作者单位:重庆巴蜀中学)

猜你喜欢

阿伦戒酒回家
戒酒可降低房颤复发风险
意外戒酒
回家的路(外一则)
1670天后,回家
过年回家,他们在路上
Good Angel(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