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职业能力取向的卫生类高职院校英语智慧课堂研究
2017-11-25李立胜
李立胜
基于职业能力取向的卫生类高职院校英语智慧课堂研究
李立胜
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基于职业能力取向的卫生类高职院校英语智慧课堂实施的有效途径,通过智慧课堂来提高高职英语整体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职业能力 高职院校 英语 智慧课堂
一、前言
学校培养人才的最终目标是帮助学生就业,帮助毕业生能够更好的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所以高职院校,在培养人才的模式上,要根据当前人才市场人才市场的需求为导向,采用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效果。由于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我国外企的数量不断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单位需要高英语水平的人才。促使了高职院校对学生英语水平的培养。但是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还存在着很大的不足,如何进一步促进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成为了高职院校重点思考的问题。
二、卫生类高职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不符合高职院校的宗旨
卫生类的高职院校办学宗旨是培养现代化,高水平的就业型人才。所以在高职英语的教学过程中,时刻谨记着这项宗旨,并且以此为教学准则。但是以目前现有的卫生类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模式来看,很多教师都偏离了这一宗旨,使得教学内容偏离了实际就业的需要。
(二)一味地延伸课外内容,没有考虑实用性
有很大一部分的卫生类高职院校教师在进行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往往会脱离的教材,对教材以外的知识一味地延伸,以为课外知识越丰富越好,却没有考虑到这些知识的实用性。虽然进行课外知识的延伸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和阅读兴趣,但是卫生类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单位对于英语的专业度要求很高,这样延伸课外知识只会增加学生的课业量,减短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时间,同时也会影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效果。
(三)课本教材过于单一乏味
从已有的卫生类高职院校的英语课本来看,很多的英语教学内容的教材比较单一,不能满足学生对英语知识学习的需求。再者有些英语课本教材内容陈旧过时、老套,跟不上时代经济发展的步伐和要求。这就容易减弱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并且也不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三、基于职业能力取向的卫生类高职院校英语智慧课堂的建立
(一)利用多媒体设置智慧教室
未来很多就业单位都要使用到互联网,互联网已经成了时代经济发展的核心,而构建智慧教室也需要用到互联网技术。智慧教室是智慧课堂的有效载体,设置智慧课堂可以帮助教师建立起智慧课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来设置智慧教室。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传感器、射频识别技术等手段,实现学生考勤智能化、课堂环境调节智能化、教学设备管理智能化等。让学生在智慧教室里进行学习,有助于他们提高学习效率。
在智慧教室里教学,教师不必用到传统的讲台与黑板,课桌也不是按传统的方法摆放,而是以分组讨论方式摆放,这样可以方便教师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小组讨论。让学生提前适应就业岗位上的互联网技术,适应以电脑操作、面对面交流的工作环境。
(二)构建教学资源云平台
工作效率也是职业能力的重要表现,如何在规定的工作时间内提高办事效率是职业能力体现的重要标准。基于这个标准,在构建智慧课堂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教学的高效性,让学生学习到合理分配时间的能力。建设教学资源云平台可以让智慧课堂的教学模型运行得更加科学化和智慧化,教学资源云平台的构建也是智慧课堂构建的重点。通过空间教学资源云平台,教师可以在平台上自由的上传或是下载教学资源,从而提高教师的备课和授课的高效性。
比如在医学英语专业课本中的“Human Body as a Whole”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教学资源云平台上面下载相关的资料,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备课,授课,这样就能确立明确的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更快地理解专业知识。学习一些专有的医学名词时,教师也可以在教学资源云平台上面下载有趣的记单词方法,帮助学生提高记单词的效率。
(三)增加英语语言知识的输入
就业单位对于人才的要求不仅是英语书写能力好,更看重的英语的口语表达能力。所以在高职院校英语教学过程中,更要注重对学生英语口语的培养。英语口语能力是属于语言输出能力,要想提高学生的英语输出能力就必须要增加英语语言知识的输入,教师通过对话导入、情景对话等教学手段,建设智慧课堂,增加学生英语语言知识的输入,如此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职业能力。
四、结语
卫生类高职院校的教学宗旨是培养适应经济发展需求的复合型人才,在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构建智慧课堂,利用互联网技术等手段构建智慧课堂,提高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多优秀的人才。
[1]蓝春玉.以职业素质为导向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探究[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6(5(:153~155.
[2]刘晓华,慕景强.高职外语能力取向的发展性评价教学实证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2,33(14(:44~47.
(作者单位:江苏护理职业学院)
本文系获得全国高校外语教学科研项目——基于职业能力取向的卫生类高职院校英语智慧课堂研究(课题编号:2016JS0026A)资助;本研究获2016年度江苏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项目资助。
李立胜,男,硕士,江苏护理职业学院,教学督导,讲师,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教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