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信的传播特性分析

2017-11-25

长江丛刊 2017年20期
关键词:社交微信功能

刘 杨

微信的传播特性分析

刘 杨

微信逐渐普及,它的传播特色如沟通模式具有特色,具有强大的社交功能等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微信传播 社交功能 虚拟角色

微信以其独有的传播方式丰富了我们的生活,也带给了传统传播学新的思考。我们外出游玩时习惯拍照片放到朋友圈上,找朋友聊天时习惯使用微信交流,甚至外出购物也越来越多的使用微信支付,微信已经深刻地影响了我们的社会生活。

一、微信沟通模式独特

(一)丰富的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

当人们在交流时,全部感官都会接受到刺激,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都会起到作用。用户在使用微信交流时,可以通过文字,也可以通过语音传达包括情绪、所处环境等信息,声音信号有着其突出的自然属性优势,语音交流时方便、简单又不影响其他工作。此外微信中丰富的非语言符号也是其一大亮点。微信中有丰富的表情包可供用户下载,列如兔斯基系列、暴走漫画系列等等,空前的娱乐性加强了用户体验,也可以为受众带来更广阔的语义空间。一个表情所带来的语义由接收者自己解读,这种双方交流中不言而喻的默契增强了聊天的趣味性。

(二)娱乐功能丰富

微信用户可以通过“微信摇一摇”、“漂流瓶”等丰富的模式和陌生人建立朋友关系,在交友方面有很强的娱乐性和趣味性;微信中也可以拼手气抢红包,传播者在一对一的对话框中或者是群聊中发红包,接受者可以在红包中获得随机数量的金额;微信运动可以记录用户每日的运动量,并可以分享到朋友圈中,也可以直接显示出用户在朋友圈中的用户排名。微信中类似以上的诸多娱乐功能使微信的功能更加多元化,更加具有趣味性,增强了用户体验。

(三)传受双方建立关系门槛低

互动本质上就是信息的双向传播和交流,互动改变了传统媒体单向传播信息的方式,受众不只是被动地接收。[1]微信中有多种互动交友的方式,用户可以通过微信号、QQ号或者手机号直接添加好友,也可以通过“附近的人”这一功能添加附近的好友,甚至可以通过“漂流瓶”等模式添加天南海北、素未谋面的朋友。新奇的交友方式引起用户很大的兴趣,给用户带来了非常“好玩儿”的用户体验。规则简单、渠道丰富的交友模式近乎零门槛,深受用户追捧。

(四)微信传播娱乐性强

在现今忙碌的都市生活中,空前复杂地交织了多种文化因素。美国学者尼尔.波兹曼(Neil Postman)认为:当今社会是一个“娱乐之城”,在这里,一切公众话语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微信的传播成为了娱乐文化重要的摇篮。[2]无论是用户在朋友圈直接发布信息,还是将外部网络的内容分享到对话窗或者是朋友圈,其内容都有很强的娱乐性,这使用户体验达到非常愉悦的状态。

二、依托于手机媒体的强大社交功能

这一节主要描述朋友圈的强大功能。朋友圈是微信中类似社交网站的一大重要功能,用户能够在朋友中随意发布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内容包括图片、文字或者小视频,也可以转发外部网站的链接内容。圈子中的人们不仅仅是资源共享,他们之间已经建立起了一种相互富有粘性的社交关系。人们已经把没事刷一刷朋友圈,看看朋友们都在做什么当成了一种生活习惯。朋友圈与其他社交网站相比,有三个显著特色。其一是朋友圈的社交范围相对较小,其功能与定位是与熟人或存在一定社交关系的人的联系、互动和深化。其二是朋友圈传播范围相对封闭,仅仅在朋友圈内部传播。其三朋友圈是典型的“熟人社交圈”,其内容只内在好友之间点赞、评论、或者转发。

(一)隐私保护性强,社交安全性高

与QQ等社交软件不同,微信在隐私保护方面的设计极具独到之处。用户在朋友圈中发布一条信息,比如原创文字、图片或者视频,都可以对编码的受众人群进行设置,可以选择朋友圈中“谁可以看”“谁不可以看”以及“提醒谁看”。这些特色功能使得朋友圈有很强的保密性。例如领导和员工之间,员工可以发布一条对领导表示愤怒的朋友圈,并且将领导屏蔽掉,这样员工即宣泄了不满,又没有影响到和领导的工作关系。

(二)分享性传播盛行,原创内容可视性高

北京大学传播学教授杨伯溆在其微博上曾提示了转发的意义:“主动转发优质信息可让个体觉得自己很有用”“主动展示智慧启迪别人的评论常常意味着舆论领袖的地位”。微信的朋友圈催生了一种“转发分享”的社交趋势,人们已经习惯于在朋友圈中转发符合自己价值观的内容来表达自己的立场和兴趣。微信朋友圈中的原创内容以图片和视频的形式居多,这符合现代社会人们对图片和视频比文字更有表现力和冲击力的认知。

(三)虚拟角色扮演性与现实角色寻求认同性并存

微信朋友圈作为一种载体,使用者可以在朋友圈中让人们认识一个自己想塑造成的样子。在这个圈子中,使用者可以发布想让朋友们了解到的信息,有技巧的创作和转发内容,塑造一个亲友们期待的形象,这种形象有时是现实生活中的样子,有时又与现实生活的真实状态有所差异。例如一个大学生期待家人们认为其符合“在学校认真学习”的形象,那他就时常会在朋友圈中发布自己在图书馆学习的信息,那么阅读他朋友圈的人就自然而然的认为他在大学每天以学习为中心,勤奋上进。因此朋友圈的虚拟形象与现实形象并不完全一样,但又深刻地影响着现实社会的生活。

[1]苏宏元.网络传播学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2]曹文欣.微信中的人际传播研究[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2015.

(作者单位:哈尔滨商业大学基础科学学院)

猜你喜欢

社交微信功能
99Tcm-MIBI显像在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术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社交牛人症该怎么治
基层弄虚作假的“新功能取向”
聪明人 往往很少社交
把党史的功能作用发挥得更加充分有效
社交距离
奔驰S级香氛功能介绍
你回避社交,真不是因为内向
微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