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论速览

2017-11-25

新闻前哨 2017年9期
关键词:核心技术网络空间发展

新论速览

聚焦“六大问题”:凝聚网络强国建设驱动力量

秦安在人民网撰文认为,习近平总书记的“4·19讲话”坚持问题导向,聚焦造福人民、网络生态、核心技术、安全发展、企业责任和人才支撑六大问题,既有高度又有深度,既有明确要求又有具体办法。只要解决好这些发展问题,我们一定可以凝聚力量,从网络大国走向网络强国。

1.凝聚网信事业发展造福人民的力量,需要我们推动我国网信事业发展,让互联网更好造福人民。

打铁还要自身硬,这一承诺有助于提升网络时代执政为民的能力水平,也是中国网信事业发展的根本目的所在。

2.建设网络良好生态,发挥网络引导舆论、反映民意的作用,需要重视网络生态影响社会的力量。

当前,现实社会和网络空间相互影响,网民和公民相互重叠,网络舆论民情反映民心,网络空间流言蜚语、欺诈诱骗干扰生活,人民需要没有“网络污染”的精神家园。

3.尽快在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聚焦核心技术驱动发展的力量。

互联网核心技术是我们最大的“命门”,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是我们最大的隐患。落后必然挨打,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一定是痛点和隐患,如何切实把握核心技术突破的决心、恒心、重心,成为建设网络强国的置顶选项、当务之急。

4.处理安全和发展的关系,应要明晰安全发展同步推进的力量。

当今的网络安全,有几个主要特点。一是网络安全是整体的而不是割裂的。二是网络安全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态的。三是网络安全是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四是网络安全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中国是世界第一的网络用户大国,信息化世界领先,但网络安全难以与大国地位匹配,大而不强的局面亟待改观,方可呈现“一体两翼、驱动双轮”的健康体魄。

5.重视网络企业健康发展的力量,增强互联网企业使命感、责任感,共同促进互联网持续健康发展。

坚持鼓励支持和规范发展并行;坚持政策引导和依法管理并举;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重。中国互联网企业结构复杂、利益交织,但开放中国包容发展、亿万人民持续支撑,互联网企业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聚合了超级财富和优势资源。促使其承担社会责任,规制其发展为国为民,才能成为社会进步的正能量。

6.聚合天下英才支撑的力量,为网信事业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人才是第一资源。古往今来,人才都是富国之本、兴邦大计。”用好人才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尤其在网络空间,人才的跨域、跨境流动更加频繁,既需要企业层面人才的蓄水池,也需要国家层面人才的大平台,更需要国际层面人才的竞技场,如何真正形成对核心骨干人才的凝聚力,既要考虑利益,也要凝聚情怀,但关键是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角度,为人才成长细致入微地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

互动视角下的传统电视转型挑战

荀瑶在《中国社会科学报》撰文认为,在新的媒体环境中,面对移动视听的冲击,即便已经认识到“互动”的新变化和“互动”的重要性,传统电视仍存在几方面难题有待解决。

1.收视习惯落后于观众需求。

首先,随时随地高速接入是移动互联带来的信息消费习惯。而这与传统电视的客厅娱乐中心的定位截然不同,也让传统电视饱受流量缺失和开机率下滑之苦。互动的环境迁移出客厅、起居室,转向零散的碎片化的多种生活场景。由中心化转向碎片化的媒介外部环境,使客厅中心论与年青一代的收视需求渐行渐远。

其次,传统电视的内容制作是稳定的“中央厨房”模式,一套节目体系无法做到针对细分群体的个性化、定制化。而个体主导意识和自由支配意识才是新一代观众的“痛点”。

再次,收视率的评价体系渐趋失真、失效。收视率造假的普遍性和严重程度让人震惊。传统收视率调查方法的局限也很难完成对观众喜好的精准测量。互联网平台对于用户的数据掌握以及“画像”都更为准确。

2.互动方式扁平化。

传统电视互动的方式,如热线电话、观众来信、观众座谈会、短信投票、参与录制等并未显现出明显的缺陷。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后,传统电视业也积极尝试运用多种技术手段保持和观众的互动交流,如发红包、摇一摇、扫码答题竞猜甚至弹幕等。然而这里的逻辑仍然没有变化,即观众无需过多关注内容,参与电视节目互动贡献流量即可。

观众无法深度参与节目互动的另一个原因在于传统电视的制播规律和编排策略。电视生产机制的主逻辑是先制后播,强调后期剪辑的重组叙事。同时,线性播出的编排无法打破,非稀缺性、垄断性内容缺乏绝对的号召力。观众的“缺席”就可能成为常态。在更多维地重塑了时空要素的互联网面前,传统电视的平台对观众的角色“赋权”能力有限。

3.仪式感的逻辑失效。

传统电视主导的娱乐模式强调合家欢式的仪式感,突出利用电视作为家庭成员间的情感纽带、信息交换承载媒介的作用。如今面临着原有仪式感消散的风险。

一方面,大家庭结构向小家庭结构的转变,在电视节目内容设计的分众化趋势下,全年龄段节目的数量大幅减少,取而代之的是观众人群界限和节目播出时间段区隔化清晰。在各取所需的前提下,电视所承载的家庭娱乐共享和情感交流的仪式感被逐步瓦解。

另一方面,近期兴起的关于“空巢青年”的热议也反映出家庭结构的深刻变化。在这样的家庭结构中,很难再聚集起围绕电视的互动交流,我们面对的是越发“孤独”的客厅。

中国新媒体发展八大对策

唐绪军、黄楚新、王丹在《新闻与写作》上撰文认为,新媒体在中国对外传播与国家形象塑造中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中国新媒体发展八大政策建议:

1.坚持推进“互联网+”行动计划,适时出台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梯级规划,具体指导媒体融合发展的实践,壮大主流媒体矩阵;深化信息供给侧结构改革,以互联网提升经济发展新动能,释放数字红利。

2.抓住“一带一路”倡议发展时机,打造新时期“中国精神”品牌,带动新媒体产业海外发展与升级,推动中国媒体提升国际传播力与影响力;重视新媒体对外传播话语体系建设,利用新媒体转变对外传播方式方法。

3.直面5G、人工智能、虚拟现实、量子计算、机器人等新传播技术发展浪潮,着力推进关键领域核心技术自主研发,探索媒体“智能编辑部”与“智能生态圈”建设。

4.加强对新媒体伦理、大数据开发与运用伦理、内容分发机制等问题的研究,细化互联网平台行为规范,强调互联网企业社会责任与网络行为的多元主体责任。

5.重视网络空间安全,依法加大打击网络犯罪力度,以合作与共享理念参与全球互联网治理,打好网络治理国内外联合战,促使信息化和互联网建设成果惠及中国全体人民、惠及世界人民。

6.加快网络扶贫行动工程建设,提升网络扶贫精准度与实效性,协调行业和区域网络发展,制定与规范跨领域信息资源共享标准,提升互联网全产业链协同性。

7.创新媒体人才弹性管理体制机制,加强网络舆情预判与风险评估工作,革新公共传播形式增进社会认同。

8.推进网上内容建设,赋予传统优秀文化时代性、现代性与网络化内涵,强调新媒体平台内容的人文精神,将网络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相连接,助力智慧城市发展与美丽中国建设。

中国社会舆情的新特点与新变化

李彪在《新闻记者》撰文认为,纵观近年来中国社会舆情的综合演变过程,可以概括出中国社会舆情呈现出的几个新特点和新变化:

1.舆情生态:更加复杂多变,不同意见竞争更加激烈。

新媒体平台不再只是“两微一端(微博、微信和客户端)”,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知乎、网络电台、AB站弹幕、网络直播、网络字幕组、笔记类分享应用(如印象笔记)等已然兴起,并且在公共事务中开始扮演重要源头作用。

2.关注领域:公私领域界限越来越模糊。

随着自媒体平台的崛起,私人领域议题越来越公共领域化,购物、娱乐等以往事关私人的事情越来被放在公共话语场讨论,公共领域与私人事务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使得公共舆论表达并非理性,很多会呈现出社群之间的价值预设与刻板印象。

3.网络社群:“抱团”极化趋势加剧。

新技术平台的不断细分化,使得基于社交媒体与人际关系形成的社会话语舆论场中,各社群对社会公共议题的探讨有“抱团”趋势,观点以“赞同性反馈”为主,容易造成观点极化。

4.社会关系:“社群的茧房化”效应凸显。

网络的广泛使用,“社群的茧房化”使得群际之间存在刻板印象和不通约的现象,进一步增加了社群的刻板印象和众声喧哗,各种“键盘侠”“地域炮”“爱国贼”横行,虚拟社会关系出现了进一步紧张化的趋势。

5.社会情绪:中产阶层“弱势认同心理”蔓延。

互联网的标签化表达使得“弱势认同心理”蔓延到更广群体,社会中产群体的焦虑感、不安全感的集中释放。“弱势认同心理”使得以往被认为社会中产阶层的人群容易产生“推己及人”的同理心,身份代入感强,很容易形成群体内部的“受害者心理”。

网络空间“双权”博弈的路径思考

杨维东在《新闻界》撰文认为,中国作为当今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无论是国家利益的角度,还是互联网自身发展的逻辑与要求,都需要我们采取各种策略去参与争夺国际网络空间话语权和规则制定权,维护网络空间主权。

1.着眼当下,抢抓网络治理模式变革的历史机遇,争取网络空间全球治理国际规则制定权。

当前,网络空间治理格局正处在重构与整合的关键阶段,世界各国都在努力搭建各种平台,寻求建立广泛的联盟,试图在规则制定上抢占先机。我们必须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制定新战略,建立国际“统一战线”,积极推动网络空间治理国际规则的制定。

2.表明立场,坚持“多边、民主、透明”合作共赢的理念,推动形成国际层面关于网络空间治理的共识。

只有尊重不同主体的利益与需求,坚持多边参与,通过透明公正的民主协商,才能和平达成网络空间治理共识,保障治理规则和秩序顺利进行。

3.加强议程设置,利用互联网大会的“符号资本”扩大国际话语权。

2014年以来,我国倡导并在浙江乌镇举办了世界互联网大会。举办世界互联网大会,这为我国在国际互联网空间治理的舞台上赢得了话语权,成为“中国形象”的有力代表。我们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大会的符号资本,积极搭建全球互联网共享共治平台,发出中国声音。

4.要加强网络自主创新,发展关键核心技术。网络话语权与网络技术能力密切相关,没有核心技术,就总是要受制于人。

当前,我们既要继续推广网络空间的商业运作,继续运用“互联网+”来改造传统产业;同时我们需要夯实基础,需要完善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加强网络信息基础设施的研究与开发。牵住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这个 “牛鼻子”,突破网络发展的前沿技术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核心技术,才能赢得尊重。

猜你喜欢

核心技术网络空间发展
习近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共建诚实守信网络空间
网络空间并非“乌托邦”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颠覆式创新: 集汽车级十项核心技术的ROBYF1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培养探讨
欣锐特:掌控新能源核心技术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