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英语教学内容二维初探

2017-11-25

长江丛刊 2017年14期
关键词:课文内容英语课程人文

施 呷

大学英语教学内容二维初探

施 呷

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学内容应该教什么?侧重点在什么地方?是带有根本性的问题。如果不厘清思路,解答清楚,将使教学陷入无的放矢,费时耗力之境地。而现实中,尽管有2007年版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以及即将颁布发行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但这些导则性文件,更多的是原则上的指导意见,具体教学操作过程中,仍需要进一步细化和明确,使其更具有可操作性,以避免教学缺乏连贯性和效率。基于笔者过去的教学实践,本文以《新视野大学英语大学》第三册第五单元具体内容为例,来说明大学英语教学内容大致分以下两个维度,效果比较理想,即:语言技能训练维度,人文素质培养维度。

维度 语言技能 人文素质

大学英语教学,在过去的历程中,为国家对外开放所需要的人才培养,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但到了新的历史时期,大学英语面临巨大挑战和压力,社会对大学英语课程费时低效、教学内容与工作内容关联度不高等质疑声,不绝于耳。而大学英语改革的呼声也由此不曾间断,在社会质疑与教改迭起的年代,大学英语教师既需要关注社会需求新变化、教育改革的必要性,同时,也需要保持定力,走坚定的路,方能应对万变,保持教学效果。

针对教学内容安排,有人认为,大学英语教学内容,应以未来就业、社会需求为导向,彻底转向学术英语、专业英语或职场英语。而另一些专家认为,大学英语本质上属于人文素质教育,过分强调工具性,会适得其反。新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认为:大学英语课程是高等学校人文教育的一部分,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1]这种定性,比较符合客观事实,兼顾社会需求的同时,也未放弃大学英语教学的传统优势与功能。

然而,《指南》毕竟是指导性文件,高度概括性的原则,如何落到实处,操作到每一节课堂,让学生学有所获,仍然需要继续研究和细化,以下以《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三册unit 5,Graceful Hands为例,来尝试说明在大学英语日常教学过程中,如何同时兼顾工具性和人文性而不偏废。

一、就大学英语工具性方面的教学内容而言,以下几个方面需要兼顾

(一)字词句等基本语言知识点的处理上,可以适当进行拓展

课文第一段中出现medical chart,可以chart 为核心,首先进行单词变形扩充:chart, charter, chapter,再推导到bar chart, pie chart等与chart 有关的常用分析图表工具,通过这个方式,让学生课本所学内容与日常表达所需要的许多词汇融会贯通,再辅之以听写等外在强制措施,非外语专业学生词汇贫乏的问题,会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再如文中的mind reader, time seems to stand still, make no attempt to do, ice cold等常用词句,让学生记下,并用在听说读写译中,会事半功倍,而且能使语言比较地道。

(二)语法特殊用法的精细讲解

此文基调是过去时,事情发生在过去,通篇都应该采用过去时,或过去完成时态。但读者会非常惊奇地发现:全文基本上全用一般现在时态,直到第八段spared 一词及之后,才开始用相应的一般过去时和过去完成时,这是为什么? 问题一经提出,常有学生惊奇地发现,学习过程中忽略了一个重要问题。经过查阅资料,就会知道这是新的语法内容:叫“历史现在时”(historical present),或称戏剧现在时,主要目的是为了让读者能感觉身临其境,达到描述效果栩栩如生的逼真感,这个看似微小的细节,潜藏着丰富的内容,也是先前所不知道的。由此激发了学生求知欲、填补了先前语法知识中的空白。

(三)每一篇文章都有其主要的写作方法,供学生学习和参考

本文最主要的写作手法中,值得学生学习和模仿的内容是对细节的刻画入木三分,例如,对Mrs. Clark的虚弱状况描述时,作者用了:dying, motionless, skin,loosely, skeleton, sunken chest, uneven breath, fi nger,ice cold, pulse faint等词语,从各个方面,深度刻画了人物身体无比虚弱的形象,人物形象跃然纸上,触手可及。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也模仿着描述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形象,这既可锻炼学生的口语、写作表达能力,又能活学活用,让枯燥的语言知识,通过不断操练,逐渐内化为学生的语言基本功,日益接近“二语习得中输入和输出在内容和数量上达到平衡,形成一个互动的有机机制,从而使语言输出与交际目的紧密联系”。[2]

(四)就提高语言技能方面来讲,还有个环节必不可少,在每篇文章讲解完成之后,需要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对整个全文进行概述

由此,学生可以对学习内容加深印象,并利用所学字、词、句,高度简述课文内容,即温故知新的过程,也是锻炼口语的有效途径。按照克拉申输入理论假设,“学习第二语言最基本的方法,是增加可理解性的语言输入”[3],对课文主要内容的复述与概括,与克拉申的理论有契合之处。

二、如何提高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人文素质部分

正如《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所提:人文性亦是不可偏废的二分之一,如何提高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人文素质部分,众说纷纭,并无定论。仍以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五单元为例,基于笔者的教学经验,来简单介绍笔者尝试过的一些做法,实践中,这些方法引起了学生的兴趣、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首先,对课文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本文看似简单的一个故事,实则触及灵魂深处且感人至深,文章处处透露着熠熠生辉的人性善之美:比如:老太太的高尚灵魂,医务工作者“我”对一个陌生人的无私照顾,显示出人与人之间的终极关怀。人性的美丽,在两个陌生人的交流中,显露无疑。在讨论文章过程中,先让学生假设如果他们是故事中的医务工作者,是否会留下来陪着Mrs. Clark这个陌生人度过生命的最后一刻?学生会有各种不同答案。接下里,让学生模拟当时的场景,用课文内容重现故事,这锻炼了语言交际能力,也是对课文内容的复习。

(2)当然,仅限于课文内容,依然有很多不足,古人云:功夫在诗外。充分探讨课文内容后,第二个层次上,应该跳出课文内容,探讨一些拓展问题。这个环节中,教师所选取的点和提问方式很重要。比较典型的是课文第八段有一句话:One single tear fl ows from her left eye, across the cheek and down onto the pillow. 这句话很关键,内容很深。可以对学生提问的众多角度中,有一个可以选取的角度是:Mrs. Clark的这滴眼泪,代表了什么?倘若她尚能言语,她想表达什么?

这样的开放式提问,源于课文,高于课文,要求学生发挥想象力,尽可能地想出比较符合当时场景的答案,而这需要深入思考,对学生的锻炼,不止限于语言表达,深度思维的能力,也在无形中,得到很好的训练。从而避免了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程包容量少,思想密度低,知识程度浅,不能对大学生智力形成挑战,达不到训练人的思维、发展人的潜能、提升人的修养和境界的目标。”

(3)最后,从整篇文章来看,课文主题与生命的逝去这个终极主题有关,可以基于文章内容,进行拓展教学。比如让学生对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进行思考和探讨,设置问题让学生回答自己的一生怎么过,才不虚度光阴?对文章中的老太太有什么总评价?人性中善的品质有哪些?如何保持?等等。诸如此类问题,不仅让学生锻炼了语言技能,也在更高的层面上,加深了学生人文素质培养进程。比较好地兼顾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二维要求。

三、结语

从教学实践效果来看,通过以上教学活动, 可以比较好地解答大学英语教什么内容,如何教的问题。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避免教学过程的无的放矢。这种课堂教学内容和课堂操作,既立足于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立足于语言技能教学的要求,同时对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方面,也有兼顾,让学生学有所获,对今后是生活、学习产生有益影响。本质上看,两个维度的教学内容,比较好地执行了《大学英语教学指南》,反映了指南对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定位。虽然以上内容基于新视野大学英语中的某一篇文章,但基本思路和操作方法,是可以迁移到整个大学英语教学中,让学生学有所获,不仅提高英语语言技能,也在人文素养方面,受益与大学英语教学,有比较明显的进步,从而,让大学英语课程为人才培养,继续做出该有的贡献。

[1]https://wenku.baidu.com/view/69680453d1f34693dbef3e7a.html.

[2]胡伟华,李娜.“基于‘输入’‘输出’平衡理论的大学英语口语习得模式探索”[J].外语教学,2012,33(05).

[3]朱伟娟.克拉申“输入假说”理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J].湖北社会科学,2012(06):139~142.

(作者单位:重庆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施呷(1977-),男,四川凉山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教学与研究。

猜你喜欢

课文内容英语课程人文
人文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以高级英语课程为例
必修4 Units 1—2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4 Unit 5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3 Units 3—4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4 Units 3—4课文语法填空
论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人文绍兴
人文社科
金融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