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治理现代化中的文化困境与调适

2017-11-25中共长沙县委党校吴丹

办公室业务 2017年20期
关键词:困境现代化农民

文/中共长沙县委党校 吴丹

乡村治理现代化中的文化困境与调适

文/中共长沙县委党校 吴丹

传统乡村在现代化快速转型中,和现代化文化存在的文化差异,使得乡村治理现代化中出现了治理困境,主要表现为非理性消极参与等文化排斥行为。积极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引导文化实现现代化转型,同时尊重、吸纳并适应相应文化,相互协调,增强双方衔接与良性互动。

现代化乡村治理;文化困境;调适

乡村治理,就是乡村公共性权威机构为了维持乡村秩序,推动乡村发展,合理运用治理权利,处理相关社会事务,以此对乡村社会形成控制与影响力。我国农村人口多,农村区域广阔,且农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因此乡村治理情况直接影响到乡村社会的繁荣与稳定,对国家稳定与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一、乡村治理现代化的文化困境

(一)不理性消极政治参与。在乡村民主政治中,农民政治参与非常重要,通过农民政治参与,可以有效促进乡村治理决策的民族与科学化。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通过一定方式直接或间接影响政府决定或与之相关的公共性政治生活的一种政治行为。这种非理性政治消极参与主要表现为:一方面,不关心乡村政治问题,从不参与一切政治活动。另一方面,参与政治活动时,缺乏理性判断而采取消极行为。乡村治理经过了30多年的时间,相较之过去,农民政治参与意识发生了明显变化,但在实际政治参与中,还有相当多的农民没有正确认识到政治参与,没有将这种参与视为自身的一种权利与义务,政治参与中非理性表现非常明显。

(二)非制度的正面反抗。这种现象主要就是普通公民受自身价值观、习惯、信仰及自身利益等因素影响,通过不符合制度要求、甚至违法方式,正面反抗公共政策的一种政治参与行为。虽然制度是治理现代化的标志,但由于乡村越级上访、阻挠及暴力等手段非制度化正面反抗事件不断出现。根据制度的缺失性表现,非制度化正面反抗主要包含制度短缺型抗阻与正常制度下的参与抗阻。受这两方面因素影响,采用非制度化参与形式,农民出现抗阻事件较为常见。同时,农村出现的一些直接抗阻事件,经常受封建迷信与宗族势力的影响比较大,从而不利于乡村治理的稳定发展。

(三)不合作减让履行。这种履行主要是农民受自身或周边等文化环境影响,在义务履行公共政策时,履行常常表现的比较敷衍或部分性履行不合作。在乡村治理现代化中,治理成效是否高效是对其治理现代化的充分体现。这种不合作减让履行文化拒斥行为,通常表现为农民对自身承诺、责任或义务部分履行或拖延,以此实现逃脱责任,从而对乡村政策执行的有效性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二、乡村治理现代化的调适途径

(一)建立健全制度政策,尊重优秀传统乡村文化。在乡村治理现代化进程中,优秀的传统乡村文化是其发展的基础,如果制度本身与文化传统发生冲突,则表明制度、政策自身对文化合法性有质疑,使得文化拒斥不可避免。因此,从合理制定相关制度与政策,充分尊重乡村传统文化存在的合理、必然及复杂性,这是预防文化拒斥的首要条件。

(二)积极整合有利的乡村文化资源,创新治理方法。乡村文化是其治理转型的基础,也是一项可循环利用的文化资源。一方面要充分发掘与吸引优秀乡村文化资源,发掘乡村文化与现代化本质相融合的有效因素,推动优秀乡村文化与现代治理意识的结合。另一方面,接地气,现代化治理并非治理的标准化,乡村文化的丰富性决定了其治理方式的多样化,所以,要深入了解民情,反映民意,集中民智,将优秀文化资源与乡村治理实践相融合,并赋予其新的表达形式,在满足乡村文化特点、村落多样性及独特乡土性要求的基础上,创新治理方式,以此增强乡村治理成效。

(三)加强农民和谐文化素质教育。受传统乡村礼治秩序、宗教信仰及封建迷信等因素影响,塑造了消极、被动及无主体化的政治文化模式,在不改变这种自然、经验主义的不理性政治文化基础上,现代化治理实现难度比较大。科学引导非科学、理性战胜非理性,而最有效的途径就是提高农民知识文化水平,尤其是加强现代政治文化教育,增强农民现代民主意识与健康政治心理,促进非理性政治文化的理性转变。

(四)增强农村民主法制意识。健全基层民主法制体系,是保障农民制度化政治参与基层管理的重要途径。加强普法教育,引导农民掌握切身利益相关的法律知识,使其从学法、懂法转为用法,并增强其用法的公平公正的实效性。在此基础上,引导农民走向信法的道路,习惯“人治情结”的农民,才会有“法治”的自觉转向意识。

(五)丰富农民政治文化生活。在传统乡村社会中,熟人共同体逐渐转向“半熟人”甚至“陌生人”,进一步弱化了公共责任意识。因而,开展公共政治活动在内的各类文化活动是十分必要的,以此弥补相信社会陌生人化形态缺陷,增强农民对乡村社会的感情交流,激发农民参与公共文化事务管理的热情;引导农民参与不同形式的节日文化、社会组织公共及基层议事协商等活动,培养农民的公共责任意识,逐渐形成与民主政治文化协调发展的文化价值取向。

综上所述,在新时期,为了满足农村社会实践需求,基层社会治理应有效整合多元化治理方式。在乡村治理现代化发展中,要正确认识并分析相应的文化困境,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应对措施,实现政府对乡村治理现代化的政治支持,还要为农村持续、健康及稳定发展奠定基础。

[1]兰凯军.当代中国乡村治理体系现代化路径研究[J].知与行,2015(01):55-59.

猜你喜欢

困境现代化农民
易孺詞律觀探微兼論四聲詞之困境
对比示范,才是打开农民心结的“金钥匙”
实现人民美好生活之道: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耕牛和农民
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的现代化新篇章
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补足哪些短板?
跟踪导练(一)
困境
农民
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