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
2017-11-25刘飞
刘 飞
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
刘 飞
就目前来说,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创新能力依然处在一个比较层次的水平,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在很长时间里面,是教学内容的突出问题。从高校艺术课程教学体制上分析可知,艺术设计专业学科同质化现象严重,课程体系结构匹配不合理,高校对人才的培养目标不清晰等问题,是制约高校创新的关键性因素。文章在分析高校艺术教学存在相关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解决创新性问题的策略,希望对促进高校学生艺术设计专业创新能力有着必要的参考价值。
高校 艺术设计 创新能力 培养
一、前言
随着经济的不断的发展,社会对综合创新性人才的需求也表现的极大的需求,尤其是艺术设计专业在各大高校的专业的普及,大大的提高了艺术专业在文化领域的快速发展,创新性产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这就充分的说明了创新性人才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1]。
二、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在文化领域发展的过程当中,社会大的氛围的推动促使了文化的不断发展,尤其是社会对创新性综合人才的需求不断加大,使得创新产业发展极为迅速。从目前的社会人才结构定义可以知道,对于创新的定义分为很多种,但是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即一部分是将创新能力的培养划分为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以及创新能力的人才培养。另一部分是可以理解为创新是一种的心新的教育内容模式。总而言之,不论怎么说,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社会主义新时期的一种新的思想意识,同时也是一种新的教育思想活动。
三、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及相关问题
(1)艺术设计类教学专业同质化问题严重;从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发展的历程来看,艺术专业由国外引进而来,在我国高校开设的时间相对较短,在专业开设的运行结构上缺乏独立的操作意识,部分高校更是直接全盘吸收,照搬国外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完全忽略了我国文化的差异性,所以在教学上所取得的效果就基本不明显。另外,伴随着社会对创新人才的需求不断加大,部分高校为了响应市场需求,在完全不具备开设艺术设计专业的情况下,匆忙开设艺术相关科目,继而出现了很多高校的教学教学思想大体一个样,缺乏自身的独特性,因此在这种体制下,也就难以培养有效的创新性人才,艺术学生在毕业走向工作岗位以后,在实际的工作中就很难具备严峻的社会挑战[2]。
(2)高校艺术课程结构不合理;对于我国高校专业科目来说,相对于传统的工艺美术专业,艺术设计是一个新兴的专业,是由传统工艺美术结合西方国家艺术设计结合而来,发展的历程相对较短。尤其是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艺术设计的理念和设计的理论通过各种手段得以更新发展,我国高校在在教学生就显得力不从心,很大程度上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一方面是在教学实践上处在较为薄弱的环节,具体变现为艺术设计是一项应用能力较强的专业性科目,许多单位为了自身利益,不愿意接收毫无经验的实习学生。同时大部分高校在教学上面对实践环节的过程缺乏有效的监督,只是为学生提供写简单的实践实习设备和机会,没有从根本上严格要求学生实习所取得的质量。另一方面是当前大多数高校在教学体系上缺乏完善的教学教育机制,如实验室利用程度低,教学实践环节简单等等,有的学校为了自身利益根本没有考虑拓展学生实习实践的渠道。
(3)人才培养的目标模糊不清;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场所,对人才的培养以及知识的传递有着重要的义务。对于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目前我国高校的培养依然是没有清晰的定会,所培养的目标定位于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综合性设计艺术人才,这就在教学上导致了大部分教学流于教学形式,这种笼统模糊的教育理念难以在教学生取得应有的教学效果,更难彰显不同的院校之间的教学理论特色。同时,高校培养人才的目标的模糊性,也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课程结构的设置以及教学方法的设置,进而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才的高层次培养。
四、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创新能力培养的相关策略
(1)营造良好的创新性实践氛围;从艺术设计的角度分析,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创新,不但是一种复杂的思维思想活动,更是一种需要不断创新的技能实践活动。所以,高校在艺术专业课程教育教学中,不但要在学生思维能力上提高其专业创新能力,同时还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技能创新的实践手段,保证学生能够在学与做方面得到充分的发挥。
(2)进行专业的创新教育;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单纯的为学生提供营造创新氛围和创新实践的机会是远远不够的,更多是要在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科目当中,开设相关的艺术专业创新能力方面的知识,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掌握艺术专业创新能力形成的过程与特点,有意识的强化学生的艺术设计的创新的专门训练。对于创造型艺术设计的专业人才来说,除了具备有创新精神和健全的人格以外,同时还必须具有献身于科学的高尚情怀,具有不怕吃苦,不怕失败,敢于对现象问题提出怀疑的批判精神,只有这样才能在创新的过程中有所突破。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还必须向学生灌输高尚的精神情怀和敢于吃苦的生活情操[3]。
(3)多角度相结合,强化学生教育质量;虽然学校是培养人才的主要场所,但是学生受教育的渠道是多个方面的,学校无法替代学生其他形式的教育。所以探求学校教育与其他教育想结合就显得非常必要,一方面是与学生家庭相结合,家庭是社会形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思想道德形成的主要场所,对学生的成长有着很强的意义,不论是学生处在哪个阶段,家庭都与其息息相关,家庭的教育对学生的发展有着非常重大的影响。另一方与社会结合,社会的道德、价值观念以及风俗人情,可以说是学生不可分割的一个部分,因为社会教育力量是不以人的思想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如果学生在学习上不与社会合作,学生的很多需要就无法的到满足,诸多的问题就不能很好的解决。社会教育的领域是十分广泛的,如企事业单位、生产作业的工厂以及农村和部队等,都是学生学习的课堂,同时社会教育所涉及内容也十分的广泛,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农学知识、法律制度等等,是学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知识海洋。学校整个社会家庭的对学生的教育,不但能够在学生的知识体系上得以强化,同时也是培养学生高尚情怀的重要表现。
五、结语
创新是艺术设计专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同时也应该是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所必须具备的精神能量,依据艺术设计专业创新能力培养的原则,构建艺术设计专业创新的能力的培养方法,对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另外,随着我国艺术设计专业科目在高校的不断普及和发展,高校之间、高校与国际交流的发展趋势也日益增多。通过这些有效的交流与合作,一方面促进了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发展,使我国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不断成熟。另一方面,在交流合作过程中,也拓宽了高校学生的认知视野,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所以,高校在艺术设计专业创新能力的教育上,要充分的加强合作交流,在完善自身教学内容的基础上,综合多方面的教学因素,形成更加完美的教育教学模式。
[1]王覃秋.谈高校艺术设计类学生专业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培养[J].才智,2015(12):160~162.
[2]陈奕丞,岳晓泉.也谈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创新[J].艺术百家,2007(1):150~151.
[3]李刚.高校艺术设计实践教学的现状及创新思路[J].中国电力教育,2008(1):112~113.
(作者单位:陕西理工大学)
本文系陕西汉中陕西理工大学2016年教学改革校级研究项目“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项目号XJG1655)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刘飞(1985-),女,湖北武汉人,陕西理工大学艺术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