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赵树理“多少失去了当年青春泼辣的力量”之因
——以其前后期创作转变为证
2017-11-25王霞
王 霞
浅谈赵树理“多少失去了当年青春泼辣的力量”之因
——以其前后期创作转变为证
王 霞
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文学思潮中,农村生活题材的小说占据着主要地位。赵树理作为代表,引领“山药蛋派”进行着文学创作,以其农民身份,为农民写作。他站在大众关涉的立场上进行创作,写出“问题小说”。然而,就其后期的创作来说,却不同于前期的立场,颇有不再解决农民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而是转向文坛的意味。在对他后期作品的评论中,孙犁一言:“多少失去了当年青春的泼辣的力量”值得玩味。
赵树理 其土欲故 读者对象 时代背景
“我不想上文坛,不想当文坛文学家。我只想上‘文摊’……”这是赵树理一生的追求,也是他创作的缘由。他前期所写作品,展示他所看到的农村生活和现状。但后期的赵树理,大抵与孙犁口中的描述一致。孙犁在文章《谈赵树理》中:“他的创作迟缓了,拘束了,严密了,慎重了。因此,多少失去了当年的青春泼辣的力量。”从他的前后作品对比中,也不难论证。作为问题小说的一个代表,以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书写着农民,在他几十年的创作生涯中,到底经历着怎样的变动,让他的作品不复当年模样?
一、“其土欲故”
对于花木,柳宗元说“其土欲故”。谈及赵树理,也是如此。一方面,农村长大的赵树理,在参加革命以前,家庭是贫下中农,因此摸得着农民的底。再之,抗战胜利之前,赵树理带着他的一支旧笔,几张破纸走进抗日行列,做过机关驻地的群众工作。他同身边的战士、群众休戚与共。他要写的人物,要讲的故事,就在他的眼前。他们每个人的环境、思想和那思想所支配的生活方式、前途打算,他无所不晓。因此,一切得心应手,唱出了时代的歌谣。
可是,伴随着抗战,土改,解放战争的胜利,赵树理离开了乡村,来到了城市。“水与鱼”之间的供求就这样瓦解着,被移置到另一处地方的赵树理,没有了亲身的体验与接触等于失去了创作之源,自然也写不出更生动的力量,即便是经久酝酿的词句,也失去了最本真的价值。他自己也说:“真正的原因只有一个,就是脱离实际,脱离群众。”这样前后环境之对比,不难看出,作者“多少失去了当年的青春泼辣的力量”也是于情理之中的。
二、读者对象转变
读者对象的变化,也让他的作品不堪一击,失去力量。无论是他自己预设的、还是客观存在的读者对象,应该都是变化了的。就他而言,他在《老定额》中对农民在暴风雨前抢收庄家的火热场面倾注了全部热情,对劳动者、劳动过程和劳动本身进行赞美,对作为主旋律的“批评公社制下大队干部靠定额来刺激生产”轻描淡写。再到后来的《套不住的手》、《实干家潘永福》等等,在这些文章中,赵树理不再是像以前一样对现实“问题”进行深入分析,而是转向“文坛”,脱离其原有的农村本色。
以客观存在的读者对象来谈,赵树理自己也做过调查,他发现全国真正喜欢看他小说的人群,主要是中学生和中小学教员,真正的农民并不多。这样的调查结果让他大失所望,当一个作家的思维、想法被现实无情抽打时,又如何能写出打动人的话语,他笔下的文字自然就失去了力量。读书对象在发生着变化,引用艾布拉姆斯的“文学四要素说”来看,在四者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中,作为创作主体的作家,又怎么可能做到忽略阅读主体这一要素而保持不变呢?
三、时代因素
没有任何一部文学作品,可以脱离时代而不朽。所谓“时势造英雄”,前期的赵树理恰逢其时,自然是一路顺风顺水。而后来的政治时局变化,“时势”便消失殆尽了,不随其变化的“英雄”,自然不能造就辉煌。
赵树理虽然渴望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圆满成功,可内心并不认同那些严重伤害农民利益的种种措施,尤其是一些领导搞“高指标、浮夸风、共产风”的情况。面对这样的问题,他不断地反映、尝试。而就是这样的“固执”让他越来越跟不上时势,在其他人眼里,他不仅不接受国家意识形态的“熏陶”,反而愈发地疏远、背离。由于国家意识形态对文学作品的规范,经历1959年中国作协内部的批评后,赵树理的创作就开始变化。以至于在作品《锻炼锻炼》中,面对农村处于饥饿边缘、以权压人的严峻的现状,作品最终进行忽略,以大团圆结局告终。赵树理在其文革时期写的第一份检查材料《回忆历史 认识自己》中提到,他在后来的八年时间里能够回忆起来的文章大致有十来篇,其中提到了作品《灵泉洞》上半部,他提出该作品是写历史故事的,是响应大跃进号召写的,而文字后的批注则是重点——“每个作家都写,而我一般是不写历史题材的”。这算是对他写作时无可奈何的又一佐证。在这几部作品中,其中一多半是“半自动”写的。所谓半自动,即是他非自愿、“赶任务”赶出来的产物。
四、结语
当政治对文艺的包容很广的时候,赵树理的问题小说便是一个时代的方向;但当这种包容无法继续时,同样的创作也难以立足。这样的背景下,任何一个作家都会有自己的“身不由己”,更何况是赵树理呢?失去了自由的创作,如何重拾昔日的力量?无论是“其土欲故”,还是读者变化,抑或是背景所迫。都让赵树理难以不失当年的青春力量。不管是主观造化,或是客观使然,凡事总归有因有果。但无论如何,我们都无法忽视他在文学史上发出的光芒。文学的魅力如此,创作总是可以将人的一切展现得淋漓尽致。
[1]赵树理.赵树理文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2]黄修己编.中国文学史资料全编现代卷·赵树理研究资料[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11).
[3]郭文元.失败的神祗——论赵树理后期的小说创作[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5):59~61.
(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