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西厢记》红娘与《牡丹亭》春香人物形象之异
2017-11-25程晓倩
程晓倩
浅析《西厢记》红娘与《牡丹亭》春香人物形象之异
程晓倩
本文将《西厢记》与《牡丹亭》中红娘与春香这两个人物形象作了较为细致的比较,找出了两个角色的不同之处,以进一步展现两位女配角不同的人格特点和深刻的思想意义。
西厢记 红娘 牡丹亭 春香 人物形象 不同
被李卓吾先生喻为“爱情剧双壁”的《西厢记》和《牡丹亭》在中国古代戏曲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这两部著作中的红娘和春香这两个配角被刻画得十分鲜明生动,本文着重分析她们形象的不同之处。
首先,剧作中红娘与春香两人的风格不尽相同。红娘有勇有谋,颇谙男女之事,是一个成熟的女性形象,相比之下,春香则更像是小孩,天真无邪,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小丫头形象。红娘感觉到崔张二人的情意后,便有心帮助成其好事,而当莺莺不主动时,红娘还有意识地推动。在“琴心”一折中,红娘道“夫人忘恩负义,只是小姐,你却不宜说谎。”红娘采取引导的方式,使小姐“就范”,深知小姐的心理却不敢揭这层薄纱,采取以真对真以假对假方式,逼莺莺诉说真情。在西厢的“良辰”之夜,红娘将莺莺推入张生房间,促成崔张的好事。由此可知,红娘是一个颇谙男女之事的成熟女性,而春香恰好与之相反,她是一个天真无邪的小孩子。在《牡丹亭》《闺塾》中,陈最良道:“劣丫头那里来?”春香答:“溺尿去来。原来有座大花园。花明柳绿,好耍子哩。”她直接说溺尿去来,通俗直白,毫无羞涩之意,这既是她年龄的体现,也是她纯真的体现。再如,第十二出《寻梦》春香并不理解小姐为何还要来园中,并且在十四出《写真》中春香劝道:“小姐,你自花园游后,寝食悠悠,敢为春伤,顿成消瘦?春香愚不谏贤,那花园以后再不可行走了。”可见,她对小姐的病因是不知的。从这几个例子中可以看出,春香年龄尚小,不谙男女之情,单纯活泼,天真无邪,是一个可爱俏皮的小孩子。
其次,两者在剧作中的作用不同。她们都是剧中不可缺少的人物,都对剧情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但是红娘的作用和存在意义要比春香重要得多。《西厢记》中红娘不仅是一个洞悉小姐心思的贴身婢女,还是一个推动剧情发展、促成崔张美满姻缘的线索人物,同时,她还是一个代表剧作家王实甫的发言人。春香的作用则不像红娘一样贯穿全剧,她所起到的作用就是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春香发现花园后带小姐去游园,如果没有春香的发现,就没有后来的游园惊梦,没有丽娘因情而死、为情而生的故事了。游园之后显得春香越来越不重要了,实际上,春香对于柳梦梅和杜丽娘的结合没有出起太大作用,但是最为关键的一点,她是杜丽娘出生入死寻觅爱情的催化剂。
再次,红娘和春香女性意识的觉醒程度以及对封建礼教的反抗性也是不同的。《西厢记》中,红娘的反抗是自我意识的、自觉的反抗封建礼教。当她觉察到崔对张有情意时,她就着力撮合崔张,哪怕莺莺怀疑她、不信任她,她也尽心尽力。表面上看,她“爱管闲事”,盼望“有情人终成眷属”,但实际上却是对封建礼教的反抗,是女性意识在封建礼教下的觉醒。作品的大团圆结局,离不开红娘的穿针引线和过人胆识。春香就不同,她的反抗是无意识的,是不自觉的,她的叛逆性格来源于她天真活泼、热爱自由的本性。第七出《闺塾》即《春香闹学》中,春香应对陈最良的回答,反映了春香的大胆机智,同时淋漓尽致地展现了陈最良的迂腐性格。春香故意错拿笔墨纸砚来戏弄陈腐儒,是在无意识状态下产生的反封建礼教行动,她触动杜丽娘的那句“少一个姐夫吆”也完全是无意识的玩笑,杜丽娘对爱情的追求具有明显的自主性,从爱意萌动,到梦中欢会再到后来的为情而死,整个反抗过程是自我完成的。所以,与杜丽娘的反抗相比,春香的反抗是无意识的,她只是杜丽娘反抗封建礼教的陪衬。
最后,从整体上来看,两者形象塑造的完美度上有所差别。《西厢记》塑造的红娘形象过于完美,在《拷红》一出中,红娘在老夫人的淫威面前既不下跪也不求饶,抓住她赖婚失信、治家不严之过,并指出:“非张生小姐红娘之罪,乃夫人之国也”,驳得她哑口无言。当郑恒辱骂张生“穷酸饿醋”时,她针锋相对驳斥“你值一分,他值百十分,萤火焉能比日轮?”。她的言语、行动已经僭越了主人,闪耀着理性勇敢的光辉,但细细考量,颜面受损的老夫人和郑恒焉会善罢甘休,锋芒必露的红娘又焉能全身而退?显然作者有浓墨重彩地为红娘树立光辉形象,不忍着笔在红娘形象上留下任何瑕疵。而《牡丹亭》中的春香形象则更为真实,但存在一定的缺陷。在第二十六出《忆女》中,甄氏哭诉相公有娶小之意,春香宽慰夫人“不如顺他,收下一房,生子为便”,俨然是封建社会三妻四妾制度的支持者,可见人无完人,春香亦不得完全脱离世俗的藩篱。而且,春香则对自己的地位处境认识得比较清楚,《慈戒》一出中面对家母的责骂,春香没有解释,仅仅一句“再也不敢了”便将一切责骂承担下来。或许这样的形象存在去缺陷,但作为封建社会下层的丫鬟,春香的表现无疑更为真实普遍。
在《西厢记》和《牡丹亭》中,红娘与春香虽然只是个小角色,但她们身上仍有遮挡不住的光辉,研究她们对于研究整部著作有重大意义。她们身上所独有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将有待于人们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1]王实甫.西厢记[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
[2]汤显祖.牡丹亭[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3]孟闪闪.绿叶绽光辉,俏也不争春——红娘与春香配角形象分析[J].艺术之窗,2012(8).
[4]郭红波.《西厢记》红娘与《牡丹亭》春香之形象对比[J].科教文化,2013(29).
(作者单位:黄冈师范学院)
程晓倩(1996-),女,汉族,湖北宜昌人,本科,黄冈师范学院,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