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外学生学习状态的测评
2017-11-24王波,王荣秀
王波,王荣秀
摘要:本文讨论了如何对学生课堂外的学习状态实施测评,提出了一些实用的测评参数和方法。评估主要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及学习结果,如答疑、作业、报告或测验成绩。此外,还思考了如何对课堂外的師生关系进行简单的评估。
关键词:课堂外;学习状态;评估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48-0227-02
一、引言
就实际意义来讲,“教”与“学”是规范化的实践行为,是一种多层次、多方向的交互过程,其中包括诸多复杂的心理活动和认知体验[1]。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在教学中的反应是重要的考量对象,这类反应可简单地称为学习状态。学生的学习状态概括地讲,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呈现出来而与学习相关的方方面面,包括精神面貌、心理倾向、人际关系、行为特性,甚至物理环境等。从行为学角度来看,学生对教学的认同必然会在其学习行为中得到具体的体现。因此,学习状态也可以是指由学生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出现的各类行为状态[2]。不同的行为状态具有不同的行为特征,通过对学生的这些行为特征的认定和评价,教师可以了解到学生的学习状态,为教学活动的下一步展开和合理的调整提供必需的依据。
一般地说,教师想要全面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存在很大的难度,尤其是了解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特殊的心理活动和学习习惯。但将学生看作一个群体,了解这个群体总的学习状态更为重要。毕竟,现代教学并不是针对某些少数学生而设计实施的,而且群体的特征比个体特征更容易识别和分析。
课堂之上,师生集中,学生的学习行为受到教师的控制与引导,因此相对被动,学生学习状态中的主动性及自主性不易评估。而且,在课堂之外,除少数情况,师生不共处一堂,学生分散,集中教学行为变为自主学习行为。虽然此时教师难以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整体观察,但课堂之外的学习行为必然会产生其逻辑的结果。对课堂之外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评估,主要可依据学生提供的作业、报告或成绩等。这些材料一方面可看成学生学习行为的结果,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学生学习结果与教学预期效果之间的差异。从教育学意义上讲,作业、报告或单元测试等是学习认知的一个必要的过渡阶段,是对某些知识和思维方式的复习、应用、强化并创新的过程。由于学生是在相对自由放松的状态下学习的,受到外界的诸多干扰,因此提交的作业或报告的数量和质量,更能显示其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二、作业、报告和测验的评估
教师在处理学生的作业和报告时,除评定其等级分数外,还可统计完成百分比、正确率,或平均得分、方差、最高分等统计参数。这些测评方法也可推广到平时测验或章节考试中去。测验与作业不同,首先在于时间受到控制,其次是测验的重点不在于学习本身而在于学习效果。在测验中,学生群体完全集中并受考场规则和时间的约束,因此考试可看作一定时间内的强迫性集体作业,并可依据对作业的评估方式进行评估。一般情况下,参与考试的学生无一例外地想取得较好的成绩,所以考试结果比常规作业的结果,更能体现学生通过学习后所能达到的真实水平,其分析结果更为可信。此外,测验的另一好处是可以引入完成时间作为评估学生学习效率和熟练程度的参数。通常可记录下学生完成测验的时间,并由此计算出成绩分数与时间的比值,找出平均值、最优值或最差值。
由于测验结果可信度更好,因此教师可将测验方式加以灵活运用。
三、课外答疑
课堂之外的答疑是课堂教学的一种延伸。与课堂之上进行的提问和解答不同,课外答疑这种方式更自由、更放松,且以学生提问为主,涉及的内容可能是整个课程或已经讲授的全部。学生有备而来,因此所提问题一般是思考之后的所得,而非即兴之疑。从这些意义上说,有准备的答疑比课堂之上的即兴答疑更具测评的价值。测评参数可选为前来参与答疑的学生人数、提问次数或单位时间平均提问次数等,并对所提问题的相关性进行等级划分。
四、网络教学
随着网络的兴起和发展,特别是智能手机终端各类应用软件的不断开发,教学形式和手段变得日益丰富。利用手机教学App软件,教师不但可随时发起网上教学、组织讨论小组、布置作业、发布章节摘要等,而且可监测参与学生人数、获得网络考试成绩结果、分析关键时间节点学生投入。网络教学的这些优势,无疑为教师进行课外测评提供了方便。但网络教学并不能取代课堂教学,因为教学的本质不只是知识的传播,更应注重人文交流。教学的最终指向不是虚拟的网络世界而应是现实世界,因此网络教学测评必须与其他测评相结合。
五、学习资料
考查学生的学习资料,是一件有趣且有意义的事情。学生若学习用功,则学习资料与学习工具必然常常使用。因此,学生提交的学习资料本身就说明了学生的学习态度,教师可对其进行评估。依据教学要求,教师可在不同的指标上进行统计。除此之外,也可对笔记本、练习册等学生资料进行考查,如新旧、数量、书写内容等。要想全面了解学生对学习资料的使用情况,必然会耗费教师大量的时间,实际上也不具有可操作性。但教师可随机考查少数学生进行采样,得到近似的分析结果。
六、师生关系的评估
师生关系从另一侧面反映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意愿,特别是对教师及课程本身的认可程度。目前,心理学和行为学中已有明确的结论认为,良好的师生关系与学生良好而积极的学习状态是分不开的,学生因喜欢教师而对此教师所授之课程产生兴趣的事例不在少数。融洽的师生关系,不但使课程教学得到更顺畅的开展,对师生关系进行切合实际的评估也十分重要。
教学中的师生关系,在很多方面得到表现,如课堂中学生的表情、精神状态或身体语言,也包括师生在课堂上的交流、课后的交往、亲密程度等。一般来说,这些关系多是定性的,能量化的方面较少,且不确定因素较多,但还是可以通过一些典型的数字来进行分析与判断。
其一是教师能辨识并记住学生姓名及占学生总数的百分比;学生能记得教师姓名的人数及占学生总数的百分比;前者是容易得知的,教师只需稍微留意一下就可得到一个近似的数字。比如,教师可以利用课间或课中短暂的休息时间,随机划出教室中的一个片区,看看自己知道多少学生的名字。另一种方法是沿着学生的名单顺序,看看能否将学生名字与印象中的人物对应起来。但要统计学生中能否记得教师名字的人数却非易事,但可以将课堂或校园中与自己打招呼时,学生使用的不同称谓来进行大致的划分。学生与教师偶遇时,如能使用正确的姓氏称谓向教师打招呼是比较理想的情况;另外是使用不正确的姓氏或没有姓氏的称谓(如统称为“老师”)。
其二是课堂之外学生向教师主动致意或打招呼的次数与被动表示或毫无表示的情形的比值。一般而言,学生主动向教师打招呼,是学生认为其与教师的关系较为积极的表现。
其三是师生交流频率、方式与参与交流人数所占学生人数的百分比。交流方式通常有两种情况:一是课外面对面的交流次数;二是学生通过短信、电话、微信、QQ、电子邮件等方式,在课堂外与教师交流的次数。交流内容可依据是否与课程相关,分为三级:强相关、弱相关、无关。交流频率可按天数计,也可按周计,这得看课程本身的属性。参与交流的学生人数,可分为常常交流、偶尔交流或从不交流等情况。
七、结束语
针对课堂之外的教学环节,利用学生提交的学习资料及课下师生交流的机会,对如何实现学生学习状态的评估进行了讨论,提出了一些实用的测评参数和方法。实际上,学生学习状态的表现是多方面的,且每一评估参数随教学性质的不同具有不同的重要性。因此,教师需要依据不同的情况选择这些参数或参数组合,进行灵活处理。另外,学生的学习状态是不断变化的,认清学生的学习状态是基础,有了这一基础,才能有效地保持学生的良好学习状态,改变消极的学习状态,并跟踪学习状态的变化。而且,教学目标是否完成,受诸多因素的制约,这些因素包括学生、课程设置、课程内容、教师或教学环境等。因此,对学习状态的评估,还可为制订人才培养计划、进行课程设置等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参考文献:
[1]教育学编委会,教育学基础[M].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
[2]威廉.詹姆斯,心理学原理[M].九州出版社,200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