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团体心理咨询体验式教学刍议

2017-11-24邱勇强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45期
关键词:体验教学

邱勇强

摘要:团体心理咨询是一种内心体验较深的心理健康教育形式。本文通过总结团体心理咨询的体验式教學特点,在团体心理咨询教学中进行个体和团体满意度调查,提出运用团体心理咨询教学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为运用并推广这种教学模式提供了一定的经验参考。

关键词:团体心理咨询;体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45-0253-03

一、团体心理咨询的特点

团体心理咨询虽然在我国发展时间较短,但因其所具有的教育、发展、预防及治疗的积极功能,近年来却在学校的心理教学和团体辅导中得到了较快地推广与应用。团体心理咨询的最大特点就是它的体验性,通过学生内心体验和外在行动相结合来较好地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效果。团体心理咨询体验式教学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易于体现和保持心理教学效果的实效性和完整性。团体心理咨询活动是把相关的心理学理论转化为外在行为实践的体验式教学活动,是一种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咨询形式。在设计严密的教学方案中,每一个教学内容(活动内容)既是一个完整的片段,有其自身的教育目标和教学意义。同时,其又是整个教学体系中的一个教学单元。这种教学形式不仅让学生感觉新鲜和有趣,而且也因为课程内容的彼此衔接,让学生能充分了解教学目标中的连贯性,印象更为深刻,从而充分体现心理健康教育体验式教学中的实效性原则。每一个游戏呈现抑或预示出来的结果就是先给学生们更多更好的体验,之后再进行作业思考。尽管每个人的思考会有不一样,所得到的感悟也会不同。但能够促进其思考和成长就是团体心理咨询最大的教学效果和成效。所以,每个作业都应该在下一次课中给予以反馈式的讲解或讨论,这样更有助于学生们全面而深刻地理解课程游戏的意义,从而增强该门课程的教学效果。

2.更易于采用形成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是体验式教学中一个较容易采用的评价方式。形成性评价又称过程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即时、动态、多次对学生实施的评价,它注重及时反馈,用以强化和改进学生的学习。[1]团体咨询活动作为合作学习的一种形式,教师对积极回答问题学生的进步记分法,表现突出的小组的激励积分制度等,都是可以采取一种有效的评价方式的;而在个别差异的团体活动中,通过分层制定目标、分层提问、分层作业等形式对学生进行评价,能够形成类似于“最近发展区”的教学提升效果。此外,包含即时性评价、形成性测验和阶段性评价等时间形式上的形成性评价也是经常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的。[2]

3.易于增进教学内容所涉及学生内心世界的深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内容涵盖面广,但是如果对学生的内心深度探索不够的话,效果也不会十分明显。有些研究就认为目前存在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没有针对不同个体进行个性化的教育,对大学生关心的各类热点话题涉及不多的现象[3]。但是在团体心理咨询课程讨论中,随时都有可能涉及各类热点话题,因此就具有一定的深度。可以说,学生们在体验式教学中的自我探索—对自身内心的触动,对价值观的反思,以及对教学效果的满意度等等是一般理论性的讲授无法实现的。绝大多数的同学对此都有较高的评价,从问卷调查中就可以了解到,如表二所示。有的甚至用了“颠覆性”的结论:如“颠覆了自己对心理学的神秘感和误会,使我们能够更清楚了解心理学的含义和作用了,健全自己的人格,培养了良好的心理品质。”有同学说道:“以前我一直以为心理学就是与负面的东西打交道,直到接触了和学习了团体心理咨询后,我才真正地清楚了心理学的内容和作用,它可以说是人性中积极的来源。”一些同学也认为,心理咨询的效果更容易巩固。因为它创造了一个类似真实的社会生活情境,为参加者提供了社交的机会。成员间的言行往往是各自日常生活行为的复制品,从而也更容易被理解和接受。

4.易于增强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体验式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需要教育者必须具备教育心理学的实用知识与技能和生活中的智慧,必须具备理解每一个学生的独特个性的感悟能力,精心思考与设计活动方案。只有这样,才能设计出符合学生实际与社会实际的多样性的体验活动,也才能在活动中时刻注意改变活动方案,以促进学生理性认识的形成。因此,体验式教学的尝试是对教师能力的一项挑战,它促使教师首先进行知识更新与观念转变,从而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高。教师应能善于观察、捕捉学生的心理变化,在课程中善于指导,在课后善于总结。也就是说,教师应能及时了解现代大学生这些新新人类们的心理特征,必要时教导有方,并灵活运用一些活动及方法,有针对性地实施教学。此外,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往往带有时代性,对信息的接收非常快,乐于接受新鲜事物,他们不仅喜欢这样的授课方式,而且也非常欢迎这样的教师。有了这样的沟通为基础,师生之间的代沟和隔阂等问题也就会迎刃而解,学生的学习也就更具主动性和自觉性。

5.易于实现课内教学与课外辅导相结合。团体心理咨询技术所依托的团体情境“可以提供尝试各种方式与他们交往的机会,体验亲密的感受,可满足成员社会性的需求,得到多方面的回馈,使来访者获得他人对于行为交互作用的反应与启示”[4]的特点,使得这些团体技术既包含理论分析又有实践教学的双重教学效果。如果教师技术运用娴熟,教学策略得当,完全可以在课内理论教学和课外行为辅导之间做到游刃有余地交互使用。学生们在愉快活动的过程中也能充分理解到团队活动的目的以及相关的技术要求等。

正因为这样,团体心理咨询课形成了师生间良好互动的教学效果,既让老师能够在活动中直接观察到学生的参与度、活跃度,了解他们的心理变化,从而提升对教学过程和效果的把控;也使得学生在主动参与教学的过程中,激发了感情,明白了道理,进而在行动中努力表现自己。例如,有参加了自信心培养小组的学生说:“这些活动就是要让自己充满信心,我们只有自信,才会放手一搏,如果缺乏自信,就会让我们对美好的希望放弃争取,会使人失去动力。”endprint

有參加了人际关系小组的同学说,“通过这些游戏,让我更加明白和了解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需要平等、换位、宽容、诚信、尊重、合作、欣赏、主动、倾听、沟通等含义,良好的人际关系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愿我们每个人都能收获一份真挚的友情。”

诸如此类,这样的领悟是自觉主动的,发自内心的感触,而且相当深刻。这也是我们所期待的教育教学效果。

二、学生对团体咨询体验式教学的满意度调查

1.个体满意度调查。2014—2015学年间,课题组在对参与授课的本专科学生进行开放式的调查问卷中,选择两性关系小组114人、人际关系小组440人和压弹小组89人等不同类型教学目标的团体小组共计643人进行了调查。当提问:你对团体心理咨询课的体验式教学模式觉得满意、一般还是不满意?参加两性关系小组的本、专科生中有105人觉得满意,占92.1%;觉得一般的有9人,占7.9%;不满意的0人。参加人际关系小组的本、专科生中有367人觉得满意,占83.4%;觉得一般的占70人,占15.9%;不满意的仅3人占0.7%。参加压弹小组中本、专科生中有85人觉得满意,占95.5%;觉得一般的有4人,占4.5%;不满意的0人。

2.团体满意度问卷统计。2015年12月,课题组对右江民族医学院2015级康复治疗专业、护理专业、药学专业、中药学专业、医疗保险专业本、专科生共计106人进行了团体心理咨询课后团体满意度问卷调查,采取10级评分制。调查结果如下。

调查表明,参与教学的学生们无论是对团体心理咨询的教学情境、主题设计、团体兴趣、投入程度等教育教学的不同方面,对团体心理咨询这种体验式教学的教学效果的认可度都是非常高的。而这也将有助于心理教师充分利用这种教学模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教学的活动。

三、团体心理咨询体验式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注重教学内容的独创性。团体心理咨询要求每一种主题的团体咨询辅导活动都要符合教学对象的心理需求,也就是依靠教学内容的独创性。想要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就要依靠教学内容的独特设计,需要教师有创造性利用教学引导来达成。所以教学环节中既考验教师教学设计的水平,也考验教师教学引导的水平。两者缺一不可。

2.注重对学生的反馈。反馈在形成性评价中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形成性评价的基本特征之一,也是形成性评价发挥作用的重要机制。团体咨询活动中无论是学生课中即时提出的问题或疑惑,还是课后作业的批改,教师都应该及时予以反馈,让学生们产生新的认识或形成新的观念,而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获得一个成绩才进行的终结性评价。

3.根据不同教学计划的实施而运用技术。课内教学和课外辅导中心理技术的交互使用,从技术层面而言是可以互通的,但需因教学目标有所不同而有所侧重。比如破冰、倾听、示范、面质、同理心、去除负面情绪等等技术,在不同的主题活动中都有可能使用到。但根据现场情况的变化或预先设定的教学需要,按实际需要选择使用,并非都要在时间有限的教学活动中都要一古脑儿一一使用。同时,由于团体心理咨询人数较多,团体动力复杂多变,需要领导者专业素养更高,使用技术更加精准,避免给团体成员带来伤害。

4.注重团体心理咨询的效果评估。“为有效探讨团体发展的过程,清晰了解团体心理咨询的效果,不断提升领导的能力,将各种有效的评估模式和理论与团体心理咨询实践相结合是十分必要的”[5],因此结合理论来进行有效评估是提升团体心理咨询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之一。

参考文献:

[1]赵德成.教学中的形成性评价:是什么及如何推进[J].教育科学研究,2013,(3):47-51.

[2]丁琼.形成性评价在小班化教学中的应用[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0,(4).

[3]汪东.西安市普通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现状调查与对策分析[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24.

[4]刘桂芬.大学生团体心理咨询[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9.

[5]纪国和,杨天啸.团体心理咨询理论的发展趋势[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3):78-80.endprint

猜你喜欢

体验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体验视角下文化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研究
立足生活,挖掘习作的丰富素材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
初中50米迎面接力跑教学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