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独立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现代汉语教学的现状与思考

2017-11-24刘佳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45期
关键词:现代汉语解决措施问题

刘佳

摘要: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它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文化的结晶。但是,现今大学现代汉语教学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针对现在大学现代汉语教学中出现的一些常见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现代汉语;问题;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45-0245-02

“现代汉语”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阶段的专业必修课,是后续相关专业课如语言学概论等课程的基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现代汉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和提升学生语言素质的重要任务,现代汉语课程的实施程度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语言素养甚至文化素养。

长江大学文理学院作为一所独立院校,从办学伊始就大胆实施分层教学、分流培养,强化英语、计算机教学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教改方案,致力于培養适应社会、适应竞争、适应发展的实用性、应用型人才。但长期以来,由于现代汉语课程的深奥性以及教师、教材、教学方式等方面的原因,导致现代汉语这门课程在本校学生中并不受欢迎。对此,任课教师也深感头痛。本文从此问题出发,采用书面问卷方式,以长江大学文理学院大一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为调查对象,以求了解本校现代汉语教学现状,并探讨相应对策。

一、现代汉语现状调查

长江大学文理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分为两个方向,一个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类,一个是汉语言文学非师范类。现代汉语课程在汉语言文学专业中的这两个方向中都是大一开设,使用的教材都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的现代汉语教材,但存在的区别是师范类专业的现代汉语课程分为上下两个学期,共96学时;非师范类专业的现代汉语课程仅仅是放在大一的上学期完成,共64学时。

而本次问卷调查对象为长江大学文理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包括师范和非师范专业的所有大一学生,这些学生中,有些学生是已经修完此课程,有的是还未修完此课程。本次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40份,收回有效问卷127份。其中,已修完现代汉语课程的学生数35人,未修完学生数92人。男生共32人,女生共95人。问卷共设有8题,包括入学前课程设想、课时、教学内容、课堂教学状况、学生学习情况、教材、考核方式以及对该课程的意见和建议等。统计分析情况如下。

1.学习前课程设想。在对于课程设想中,共有文学类、语言类、写作类、文学理论类四个选项。学生所选比例分别占到71%、9%、14%、6%。由数据可见,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前对该课程并不熟悉,大部分学生认为现代汉语就和初高中语文课一样,学习写作、文学之类的,而认为现代汉语课程是语言类课程的学生人数仅排到第三,大多数学生不知道语言类课程是什么。

2.课时。长江大学文理学院教学大纲规定,“现代汉语”课程,对于非师范类学生来说,一周两节,一学年68课时,全部集中在大一上学期修完;师范类学生,分为上下两学期修完,总共96课时。对于这样的课时安排,67%的学生认为较为合理;33%的学生认为不合理,其中超过一半的学生认为课程内容太过于深奥,加上课时较少,理解吸收效果不强,认为应该增加课时。学生有学习的欲望,这一点还是可喜的。

3.教学内容。目前的现代汉语分语音、词汇、语法和修辞四大块,近几十年来,虽然在内容上有所修订,但基本框架未动,在教学内容上还存在一定程度的问题。本次问卷调查在教学内容方面主要涉及语言学概论、文字学概论、语法与修辞这三个后续专业课程的重复情况。58%的学生认为有重复的地方,但不多;34%的学生认为有,而且很多;8%的学生认为没有重复。

4.教学方式。学生对于现代汉语的学习也不应仅仅局限在课堂,还要延伸到课外。对于“你学习现代汉语的方式是什么”,72.2%的学生选择“听教师讲课”,13%的学生选择“阅读教材”,只有14.8%选择其他几项,如“上网查阅相关资料”、“借阅相关语言类书籍”、“关注身边语言现象”等。由此可见,讲授法在目前的现代汉语教学中仍然占绝对的统治地位,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不高。在这种情况下,教学效果可想而知,教学目标恐怕也很难达到。

5.教材。长江大学文理学院所采用的教材为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的《现代汉语》(增订第五版)。对于这个版本的教材,选择“清晰易懂,符合实际、能引起兴趣”的占42%;“清晰易懂,但不符合实际、不能引起兴趣”的占45%;“不够清晰易懂,也不符合实际、不能引起兴趣”的占13%。此数据,有超过一半的学生认为教材并不能引起学习的兴趣,因此需要我们再一次反思教材的选择问题。

6.考核。现代汉语作为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一直把这门课程定为考试课程,闭卷考试,时间是两个小时,有填空题、选择题、名词解释题、分析说明与应用等题型。86%的学生认为考核方式较为合理,能对学习起到促进作用;有少数学生认为应该把闭卷改为开卷或者减少记忆性题型、增加开放式运用类题型。

7.对该课程的意见与建议。最后一题,为开放式问题:“你对现代汉语这门课程有何意见或建议”,共有72人填写,占56.7%。意见和建议主要分为以下几点:理论与实际生活脱节;理论性课时太多;教学方式太死板;教学内容太枯躁等。学生对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的意见和建议较多,这就提示我们,教改的重心应放在这两方面。

二、现代汉语教学思考

以上调查结果,为我们进一步改善教学,提供了可供参考的依据。在此基础下,结合现代汉语教学实际,提出以下解决对策。

1.互联网背景下现代汉语教学的改革与创新。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课堂教学的方式也发生了变化。现代汉语教学也出现了新的教学模式。如今,将互联网技术运用到现代汉语教学中,是现代汉语教学发展的必然选择。作为现代汉语的教授者,应该充分利用互联网教学资源,把互联网技术与教学模式相结合,引导并鼓励学生进行全新的自主探索学习,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授课模式,使他们能自主学习。同时,现代汉语教学不应仅仅局限于以往那种单一的传统的授课方式,而应当将丰富的网络资源充分的利用起来,将网络中有趣的语料融入到具体的教学当中来,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使学生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中进行现代汉语的学习。“互联网+教学”可以成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

2.教师专业化背景下的现代汉语教学。美国学者利伯曼用七项指标来界定“专业”这个概念:“范围明确,垄断地从事于社会不可缺少的工作;运用高度的理智性技术;需要长期的专业教育;从事者具有广泛的自律性;在专业自律性范围内;直接负有做出判断、采取行动的权力;非营利,以服务为动机;形成了综合性的自治组织。”用一句话来说,专业就是职位的不可替代性。

教师专业化,就是要求教师在整个任教过程中,依托教师教育培训,通过有针对性的专业训练,习得与教学实践相关的专业知识,如教学方法、谈心技巧等,并将这些教育教学技巧运用到教学活动中,为成为一名优秀的教育专业工作者打下良好的基础。

3.现代汉语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课本知识不是百分之百正确,也并不是万能的,它只是一种对于现象较为靠谱的假设,但并不是解释现实的模板。因此,学生的学习并不能一成不变、死气沉沉。在现代汉语教学中,我们应提倡学生在对现代汉语知识理解的基础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提出问题,实现创造性的学习,只有这样才能达成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现代汉语的教学和学习中,学生发现问题和错误,反而说明学生对教师所教授的知识有了一定的理解。发现问题并分析问题后,鼓励学生自己寻找答案,使他们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更好的锻炼,提高学习兴趣的同时,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每个小组,需要讨论:要寻找哪方面的资料?哪种资料比较权威?怎样去图书馆寻找需要的电子资料和图书资料?如何在较多的资料中寻找自己需要的答案?等等。同时,现代汉语教师在旁进行引导,帮助学生完成相关学习。

参考文献:

[1]王晓音.对外汉语教师素质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3.

[2]赵茗羊.对外汉语多音字教学研究[D].湘潭大学,2013.

[3][日]筑波大学教育学研究会.现代教育学基础[M].钟启泉,译.上海教育出版社,1986.endprint

猜你喜欢

现代汉语解决措施问题
“楞”“愣”关系及“楞”在现代汉语中的地位
评《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现代汉语中词汇性的性范畴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北大版《现代汉语》增订本)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