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思考

2017-11-24郑寿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48期
关键词:政治信仰大学生教育

郑寿

摘要:通过对福州大学城5所高校的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存在的问题,并从寻找大学生在政治信仰教育中的内生动力、回应大学生在政治信仰教育中的思想需求、引导大学生在政治信仰教育中主动作为三个方面就改进政治信仰教育提出建议,探索信仰教育分层化、信仰教育生活化、信仰教育网络化、信仰教育实践化。

关键词: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福州大学城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48-0037-02

政治信仰通常被理解为人们对某种政治体系、理论学说及相应政治理想的认同、信服和敬仰。[1]习近平在会见第四届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代表时指出:“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当代大学生的政治信仰直接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发达。因此,习近平同志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强调“要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广大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踐行者。”[2]为了更好地了解当前大学生的政治信仰状况,评估高校当前的政治信仰教育成效,以期改进今后的工作,特此设计并实施了此次福州大学城5所高校的调查研究。

一、调查对象和方法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000份,收回986份,其中有效问卷913份,有效率92.60%。调查采用了随机分层抽样调查的方法,对象包括福州大学城5所高校的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在男女比例上,男生535人,占58.6%,女生378人,占41.4%;在民族分布上,汉族学生870人,占95.3%,少数民族学生43人,占4.7%;在学历分布上,本科生809人,占88.65%,研究生104人,占11.35%;在年级分布上,一年级学生247人,占26.8%,毕业班205人,占22.4%,其他年级461人,占50.8%;在学科分布上,理工科学生351人,占38.4%,经济、管理学学生112人,占11%,文史哲学生295人,占33.9%,艺术类学生155人,占16.7;在生源地分布上,城镇户口的占48.64%,农村户口的占51.36%;在政治面貌分布上,共青团员占72.5%,中共党员占18.1%,群众占9.4%。

二、大学生政治信仰及政治信仰教育的基本状况

(一)高校大学生政治信仰主流积极向上

调研数据显示,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唯一正确选择”的回答,87%的大学生表示“非常认同”、“比较认同”;对于“中国梦的内涵”,94.1%的大学生认为中国梦的提出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和家国情怀的一种宣传,值得肯定。89.3%的大学生表示“中国梦”的提出让自己对个人规划有了更深的思考和规划,并希望通过努力学习在追逐个人梦想的同时一起去实现“中国梦”。92.3%的大学生对中央持续重拳反腐,巡视利剑频频出鞘感到“非常满意”、“比较满意”。当代大学生对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是信任和拥护的,大学生的政治信仰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他们是大有希望的一代。

(二)高校大学生政治信仰仍存在一定的问题

1.部分大学生政治信仰功利化。调研数据显示,大学生的入党动机趋于多样化。在对“您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动机”回答中,觉得中国共产党是先进群体,入党光荣的为33.8%;积累政治资本,镀金以谋求政治利益,为了仕途的为18.9%;增强就业竞争力,利于就业和个人发展的为5.7%;跟风随流、趋同从众的为13.6%。可见部分大学生对加入党组织存在片面的理解和误区,以入党有利于就业和发展这样功利性的思想来做政治判断和选择。此外,19.36%大学生在访谈中表示认同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以来给国家、社会和个人带来的巨大发展和福祉,但他们的行为准则会首先从自身的实际需要出发,把实用主义、功利主义、个人主义作为信仰,注重物质利益追求,重金钱实惠。

2.部分大学生政治信仰模糊化。在政治信仰的选择上,40.32%的大学生选择马克思主义;38.6%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无信仰;8.1%的大学生选择西方普世价值和西方民主政治;7.9%的大学生选择宗教。被调查者在回答“您是否认同没有信仰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时,有34.2%的大学生表示“完全认同”;有30%的大学生表示“认同”;有35.8%的大学生表示“无所谓”。

3.高校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需要改进。调查数据显示,69.7%的大学生通过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的课程来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23.6%的大学生通过马克思主义性质的学术社团、青马工程人才班、社会实践等团学活动形式来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活动。可见高校组织的相关教学、实践活动是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学习的主要渠道和主要阵地。

在问卷调查和访谈中,30.6%的大学生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教学内容照本宣科,空话套话多,没有深度地去解读,导致理论脱离实际。在对政治信仰教育的建议上,39.7%的大学生认为“思想政治课应关注时事,回答大学生困惑”;41.3%的大学生希望“课堂教学方式更多样化、互动性”;22.6%的大学生建议“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三、遵循教育规律,创新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

(一)以成长成才为出发点,寻找大学生在政治信仰教育中的内生动力

为了切实增强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的实效性,应当肯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形成机制中的利益原则,注重大学生的个体需要、个体发展、个体价值,从大学生的需要、发展中去寻找信仰培育和形成的内在动力,真正尊重学生、贴近学生、关怀学生,把高校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与满足学生需要、促进学生发展紧密结合,坚持问题导向,把解决学生思想问题、端正信仰问题融入促进学生学习成才、服务学生成才的过程中,把帮助大学生正确选择成长成才的道路、正确对待成长成才的环境作为信仰教育工作的出发点,为大学生成长成才进行规划、指导和服务。endprint

(二)以内容创新为切入点,回应大学生在政治信仰教育中的思想需求

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建立在个人对马克思主义的全面认知和广泛认同基础上的科学信仰。在高校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中,思想政治课仍是教育工作的主阵地。思想政治课要敢于正视在现实生活中容易造成大学生困扰的社会现象、社会热点,并进行深入的剖析。在这一过程中要把马克思主要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与上述现象及背后的本质进行对比,使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先进文化、革命文化有清晰的认识,对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有真切的感受;使大学生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内在需求;在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和看法。

(三)以方式创新为落脚点,引导大学生在政治信仰教育中主动作为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对象多大程度上接受教育者传导的新知识、新观念和科学理论,把它纳入自己的主体意识中,并創造性地、能动性地、自觉地外化为自己的行为,都取决于教育对象自身的主体性发挥的程度”。因此,在加强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过程中,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方式创新来引导大学生平等、主动地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来,激发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科学理论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增强政治信仰教育的艺术性,提高政治信仰教育的有效性。

信仰教育分层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正视大学生群体中因主体心理诉求和个性差异导致大学生在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上的差异性。

信仰教育生活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避免在政治信仰教育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过度知识化、符号化,避免政治信仰教育方法程式化,防止科学理论与现实生活的割裂和分离。政治信仰教育必须融入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工作中去。

信仰教育网络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应该充分重视网络阵地的建设,开拓行之有效、高效互动的信息发布平台和沟通交流渠道,优化政治信仰教育环境,创新政治信仰教育方法,拓宽政治信仰教育渠道。

信仰教育实践化: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接受、认同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并内化为自身需要的重要环节。要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政治信仰,光靠课堂是不够的,必须课题教育与实践教育两条腿走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坚持与时俱进,探索建立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社会实践模式,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社会实践基地建设,让大学生们能够从内心深处自主形成对主流价值、政治情感的认同和明确的是非评判标准。

参考文献:

[1]荆学民.施惠玲.马克思政治信仰的逻辑演进[J].哲学研究,2010,(9):18.

[2]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endprint

猜你喜欢

政治信仰大学生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论政治信仰在党的政治建设中的作用
新时代如何准确理解和把握坚定政治信仰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杭州市“90后”大学生政治信仰现状与分析
美育视野下的马克思主义政治信仰教育的研究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