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耳朵阅读
2017-11-24苟廷颐,曾永松,高黔峰
苟廷颐,曾永松,高黔峰
摘要:“用耳朵阅读”既是莫言一次演讲的题目,也是莫言文集当中的一本;既是作者生命当中的一个时期,也是作者倡导的一种全新的阅读方式。在这部演讲辞中,莫言教读者辨识文学作品,认识文学的本质,教读者写作的方法,还用他自己的亲身经历教育读者发奋图强。这是一本优秀的大众教科书。
关键词:耳朵;阅读;莫言;写作
中图分类号:I0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46-0080-02
自从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其作品销量剧增。人们开始如饥似渴地阅读他的文学作品,试图感受其作品的独特内涵。莫言的获奖,并不是因为一部作品,而是因为多部作品呈现的不同特色。可以说,每一部作品都是闪光的。《用耳朵阅读》是莫言的一本演讲辞,是莫言文集当中的一本。此书不仅能让你全方位地认识莫言,还能全方位地学习写作,品味作者的大家风范。
一、《用耳朵阅读》是对莫言作品的二次阅读
《用耳朵阅读》是一本特别的文集,是一本收集莫言自1998年在台北图书馆演讲至2009年12月在人民文学出版社演讲的所有演讲辞,共有41篇。这些演讲辞中,有在国内演讲的也有在国外演讲的;有讲自己的作品的,也有讲文学欣赏、文学理论及写作的。莫言于2001年5月17日在悉尼大学作了一次题为“用耳朵阅读”的演讲,我想作者以它为书名,是希望读者能够认真地听他的演讲,认真地进行“用耳朵的阅读”。书中《我的丰乳肥臀》一文,是对作品《丰乳肥臀》详尽的阐释。《我在美国出版的三本书》一文,是对作品《红高粱家族》、《天堂蒜薹之歌》、《酒国》的阐释。《中国小说传统:从我的三部长篇小说谈起》,在这篇演讲辞中,莫言谈了自己的学习和创作,还有对自己的三部作品《檀香刑》、《四十一炮》、《生死疲劳》的全面剖析,尤其是《檀香刑》:“我写《檀香刑》,提出向民间回归……这样一部小说,决定了它的民族性和民间性。……想到把小说和‘猫腔嫁接,便感到茅塞顿开。这不仅仅是个语言问题,同时也解决了小说的内在的戏剧性的结构和强烈的戏剧化情节设置和矛盾冲突。一切都是夸张的,一切都推到了极致。”我们在阅读莫言的原著时,未必能读出以上莫言自己所阐述的技巧。只有在阅读了他的演讲辞后,我们的领悟才更到位。而莫言诸多对于自己作品写作技巧及立意的直白的阐述,使读者犹如置身于讲堂,在听一个大师的讲座,听一个教授的授课。在这里,莫言已不仅仅是一个作家,他还是一个优秀的老师。跟所有的老师一样,他把自己在这个领域里所有的学识都传递给读者,毫无保留,毫无做作。在作家群中,莫言树立了一个了不起的榜样。
二、“用耳朵阅读”是作家的一种阅读形式
传统意义上的阅读,就是“看读”,是用眼睛进行阅读。“用耳朵阅读”明确提出了另一种极为有效的阅读方式:“听读”。听读虽然历史悠久,但是并未得到人们的重视。直到现在,各种移动设备和应用程序的应用,才使听读火热起来。《阅读的历史》一书指出:阅读常常是一个联觉过程,听觉和视觉两个感官并用。然而,最值得注意的是,习惯上听觉往往被架空,阅读依赖的只是视觉(或触觉)。由于条件的限制,作者在早期只能用耳朵阅读。在作者看来,这种用耳朵的阅读一点也不逊色于用眼睛的阅读。莫言所说的用耳朵阅读,实际上就是用耳朵去聆听。但这样的听与通常意义上的听是不一样的。首先是范围相当广泛,其次是时间相当持久,第三是有意识与无意识相结合。我们通常所说的听,一般指专注度很高的听,而且主题性很强,意识性很强,这样的听往往不能坚持太长的时间。莫言所说的用耳朵阅读,与一般意义上的阅读也有区别。一般意义上的阅读是用眼睛进行,加上心灵的领悟,是二维联系的阅读。用耳朵的阅读则能够眼、耳并用,加上心灵的领悟,成为三维联系的阅读。这就大大加强了阅读的效果。
三、在文学领域,它还是一本最好的导读工具书,指引青少年文学阅读的方向,教给文学爱好者阅读的方法
在《试论当代文学创作中的十大关系》一文中,作家谈到了很多的文学作品,有中国的,有外国的,并且深入剖析了这些作品的成功与局限,给公众提供了选择。选择好书往往能使阅读事半功倍。但什么样的书才算是好书?很多文学爱好者都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当然也就做不到有针对性的选择文学著作。在选择外国作品时更是茫然失措。莫言像一个导师一样,给我们列出了众多的优秀作品。“多义性、无意性是伟大作品的标志之一。《战争与和平》也是好小说……”莫言还推荐了很多完全可以立于世界文学之林的中国作家的作品:王蒙、张洁、陈忠实、史铁生、殘雪、韩少功、格非、阿来、毕飞宇、余华、苏童、王安忆……像这样的指导在书中还有很多。文学著作往往是作家思想的再现。阅读文学作品,不仅要领悟作品中的情节、人物,还要领悟作品所反映的时代、问题,还有作品折射出的作家思想。作家写作是一个调动所有感观的过程,读者的阅读更是一个调动所有思维的过程。
四、《用耳朵阅读》是指导读者写作的教材
要想成为作家,要先熟读几十部甚至上百部经典文学作品。阅读丰富人生。但人生中不只是要用眼睛阅读,还要用耳朵去阅读,用心灵去阅读。“聆听”自然界的声音,聆听他人的讲述。阅读的本质就是学习和领“悟”。读完这本书,读者可以领悟如何培养自己的文学素养,如何积累文学素材,如何锤炼自己的语言,组织文章有怎样的技巧,最后,如何才能写出伟大的作品。单调、浅薄的人只能写出单调、浅薄的作品。伟大的作品不是空穴来风,是需要一个人不断的学习、不断的积累、不断的写作、不断的思考的。青少年往往把一個人的成功归功于一个人的运气和聪慧。读完这本书后,我想,读者对于成功应该有新的认识。写作的基础是积累,无论是对大自然基本规律的认识,还是对生活的体验和感受,都是写作的源泉。通过这部书,我们还应该改变一种观念:贫困单调的生活无法进行丰富的积累。莫言用他自己的亲身经历证明,重要的不是什么样的经历,而是什么样的态度。只要你对生活充满热爱,就有积累不完的素材,就有充满创意的想象。人的信息吸收能力是与生俱来的,人对信息的吸收、储存没有一刻是停止的。个体所处的环境里的声音、图像、情景都是一种信息源。个体对信息的吸收也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年幼时期,个体对信息的吸收、储存能力较强,对信息的分析、加工能力较弱。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对信息的吸收、储存能力减弱,对信息的分析、加工能力增强。所以,儿童期是个体信息吸收的黄金时期。这一时期,外界信息是毫无阻碍、一路畅通的进入个体大脑储存区域,也就是无意识系统。这一时期,信息源越多越好,吸收信息的途径越便捷越好。用耳朵阅读这种最简便的阅读方式,能够让青少年持续、大量的吸收各种信息。信息储存得越多,大脑的信息块就越多,就更能激活个体加速对信息的分析判断,从而让个体变得越来越“聪明。”
五、结语
即便是获得了诺贝尔奖,莫言也很少出现在公众的视野当中。作为一个享誉世界的作家,莫言为人很低调,很朴实。“我开始创作时,的确没有那么崇高和理想,动机也很低俗。”我们读这本演讲辞,也觉得真诚实在,见地颇深。他不仅是一个作家,还是一个思想家,文学作品如果不能传递丰富的思想,只能流于空洞无聊,更不能流传于世。在作者的演讲中,时时在给社会传递着正能量,传递着高尚的人格情操和伟大的民族精神。作者时时在履行着一个作家的社会责任。社会需要像莫言一样的作家,需要广泛传播莫言这样的言论,去感染更多的读者。
参考文献:
[1]莫言.用耳朵阅读[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2.11:129,156,202,222,58-59,35-36.
[2]史蒂文·罗杰·费希尔.阅读的历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