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程序教学法在水利院校蛙泳技术教学中的实验研究

2017-11-24钟木根王珍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12期
关键词:蛙泳游泳程序

钟木根,王珍

(1.南昌工程学院 体育教学部,江西 南昌 330099;2.宁波镇海应行久外语实验学校,浙江 宁波 315200)

程序教学法在水利院校蛙泳技术教学中的实验研究

钟木根1,王珍2

(1.南昌工程学院 体育教学部,江西 南昌 330099;2.宁波镇海应行久外语实验学校,浙江 宁波 315200)

采用实验法、数理统计法、问卷调查法,对水利院校大学体育蛙泳技术教学进行实验研究,力求探寻有效的蛙泳教学方法.教学实验结果表明,程序教学法比传统教学法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更有利于学生蛙泳动作的掌握和提高,对初学者特别是女生效果更为明显.

程序教学法;水利院校;蛙泳;实验研究

0 引 言

游泳不但是一项运动项目,而且还是一项生存技能.受教育理念、场馆条件、教学风险等因素影响,游泳项目在学校的普及程度不及其他项目,与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相比更是存在较大差距.近年来随着高校教学改革的深入及教学条件的改善,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将游泳课程纳入到大学体育教学中来.清华大学更是率先在全校范围内普及游泳技能,并计划从2017级开始将游泳技能的掌握与否作为毕业的必要条件.水利院校是水利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是水利人才成长的摇篮,是实施科教兴水战略和水利人才战略的重要力量,在水利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1].游泳技能的习练和掌握对于水利学子不仅是体育锻炼的需要,更是未来职业的需要,因此水利院校更应该积极推进游泳教学改革,提高游泳教学质量.

目前水利院校游泳选项课存在班级学生多、学生基础差、课时短、间隔时间长(每周一次)等问题,影响了教学效果.由于学生普遍没有游泳基础,多数学生认为游泳技术很难掌握,造成当前学生想学而不敢选的现象普遍存在.针对这一现象,本文拟从教学方法入手,在水利院校蛙泳技术教学中进行“程序教学法”实验研究,力求探寻有效的蛙泳教学方法,以帮助学生能高效率地掌握蛙泳技能.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南昌工程学院《大学体育》课程(三)(注:《大学体育》(一)、(二)、(三)、(四)分别为大一上学期、大一下学期、大二上学期和大二下学期的体育课程)的4个游泳选项班学生共120人(游泳课30人/班),随机选取两个班为实验组(男生45人,女生15人),另外两个班级为对照组(男生44人,女生16人).

1.2 研究方法

1.2.1 实验法

实验采取组间对比法,实验组采用程序教学法,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围绕课题组事先编制的教学程序,采用不同的学习速度灵活组织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也称五步教学法),以教师为中心,忽视个性教学,教学实施过程中采用组织教学、复习旧知识、讲授新课、巩固新内容、布置作业这五步进行教学.在教学内容、课时、上课地点、授课教师相同的条件下进行一学期(32学时)的教学实验.最终通过前测后测数据比较两种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

1.2.2 数理统计法

运用统计软件SPSS19.0对教学实验前测、后测相关数据进行常规分析,采用t检验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

1.2.3 问卷调查法

设计“程序教学”教学效果问卷调查表对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调查问卷采用专家调查法进行反复修订完成,确保问卷具有较高的效度.实验结束后采用现场回收的方式对实验组60名学生进行调查,回收60份,回收率100%.

2 蛙泳技术程序教学法的教学程序

2.1 程序教学法

程序教学法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斯金纳以操作性条件反射学说和强化理论为基础,建立了程序教学的基本理论.它是按照规定的教学程序把教学内容分成一批有规律的,在逻辑上完整的分子重新组合序列,依据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进行教学的全过程[2].它以信息反馈为主线,把控制——反馈——强化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在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单纯掌握“三基”的基础上,重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

2.2 蛙泳技术教学程序

教学程序的编写是实施程序教学的前提,编写的合理与否也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效果.要想编写出科学合理的教学程序,教师不仅要充分了解学生情况,还要钻研教材了解教学内容.根据《大学体育》教材中的蛙泳教学内容和教学大纲要求,考虑到实验对象大部分都是初学者,在每个技术教学中均安排了陆上模仿内容,以帮助学生更好掌握.最终将蛙泳教学内容分为6个一级指标和21个二级指标(一级指标是蛙泳各部分技术动作,二级指标是完成一级指标的具体教学内容),如表1所示.

表1 蛙泳技术教学内容

根据以上教学内容,在反复征求专家意见基础上,结合游泳学习规律,依照程序教学法“小步子”原则对蛙泳技术教学程序进行了编写.为解决学生换气难的问题,在程序编写时,将换气技术以主线的形式编写在程序中,最终编写出了具有一定特色的技术动作和蛙泳换气同步进行的双主线教学程序.图1所示.

图1 蛙泳技术程序教学法的教学程序

2.3 程序教学法课堂教学程序

程序教学法与常规教学方法相比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课前不仅要依据学生情况和教学内容编制好教学程序,还要提前预想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制定相应的策略.在教学环节中,教师运用讲解、示范、纠错等教学手段进行逐个单元内容的程序教学,学生在程序教学过程中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不同的教学步骤[4].教师根据每个单元都有具体动作要求对学生进行测试(如图2所示),结果为合格、基本合格和不合格三种.合格表示学生能熟练完成技术动作,达到教学要求,可以进入下一个学习内容;基本合格就是学生基本掌握技术动作,动作还不够熟练,还应一步强化提高达到熟练掌握后方能进入下一个内容的学习;不合格就是学习不能完成技术动作,动作存在错误,需要找出问题,重新学习并经过强化练习后通过,进入下一单元学.

图2 蛙泳程序教学法课堂教学程序[5]

3 程序教学法在水利院校蛙泳技术教学中的实验研究

3.1 实验设计

采用两组前测后测试的实验设计,以检验两组间的差异(其中一组为实验组,另一组为对照组).实验于2016年9月至2017年1月在南昌工程学院进行,共32学时(一共进行16周实验,每周一次课).

3.1.1 实验步骤

实验前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蛙泳基础水平和基础形态素质的统计(实验前测).在满足实验条件前提下,实验组采用程序教学法,围绕课题组事先编制的教学程序进行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也称五步教学法),教学实施过程采用组织教学、复习旧知识、讲授新课、巩固新内容、布置作业这五步进行教学.实验内容为蛙泳技术(蛙泳是4种泳姿中最为实用的一个,具有自救性、实用性特征,是教学大纲中的重点教学内容,但在实际教学中,蛙泳技术结构复杂,学生基础差,学时短,学生难以掌握,因此选择蛙泳技术作为实验内容).教学实验后,对两组学生进行游泳达标测试和技术考核.学生技术评定和达标测试工作由游泳课程组教师担任.并依据“南昌工程学院大学体育——游泳”教学大纲中的考试细则进行评分.同时对实验组学生进行个别访谈和问卷调查,调查“程序教学”教学效果(问卷由作者制定,经严格的信效度检验后确定).

3.1.2 测试指标

前测指标:包括年龄、身高、体重、肺活量、立定跳,指标数据来源于大学生体质健康系统;游泳基础水平测试(一次性游距),要求学生蛙泳技术优先,不会蛙泳技术的则不限泳姿,测试一次性游泳距离.后测指标:技评测试和达标测试.

3.1.3 实验控制

教学实验采用单盲法进行,实验组和对照组均由实验教师本人担任,两组学生在班级人数、授课内容、授课课时、和场地器材上均保持一致.实验的基础水平测试安排在第一次课进行,后测则安排在教学最后一次课进行,技评和达标的测试按照游泳教学大纲中的考试办法,由两名经验丰富的游泳老师担任.

3.2 实验结果与分析

3.2.1 两组学生实验前测指标对比分析

为了提高教学实验的效度,检验程序教学法对学生蛙泳学习效果影响,在实验前对两组学生进行了游泳基础水平测试和基础形态素质的统计(结果见表2、表3).

表2 实验班和对照班实验前水平测试(单位:m)

(注:水平测试采用蛙泳优先,不会蛙泳则不限泳姿)

表3 实验组和对照组身体形态素质比较

(说明:学生的体质数据源于2016年9月最新测定的结果;*表示P<0.05)

从表2、表3可以看出,两组学生在实验前的无论是游泳基础水平还是身体条件均无显著差异(p>0.05),可视为基本条件相同的实验对象.因此本教学实验做到了齐同比较,满足实验的要求.

3.2.2 实验后两组学生蛙泳考核的结果与分析

在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一学期(16次课)教学实验后,依据南昌工程学院大学体育(游泳)课程考试标准对学生进行蛙泳达标和技评考核(结果见表4).

表4 学生蛙泳考核结果统计表

从表4蛙泳考核统计结果显示,从技评成绩可以看出,实验组男生、女生的平均技评成绩都达到了80分以上,说明了通过程序教学法的教学,学生的蛙泳动作完成质量得到了比较大的提高,并且达到了技术的高标准,技评差异性表现为男生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女生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表明程序教学法有利于提高学生技术动作质量,对女生动作质量的提高更为明显.

从2 min蛙泳平均游距来看,实验组男生平均游距比对照组多了9 m,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女生2 min蛙泳平均游距比对照组多了14 m,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这与技评成绩的差异性基本一致.单位时间游距越长说明学生的游进速度更快,因此2 min蛙泳平均游距也能反映出实验组学生的平均游速要快于对照组,而且程序教学法对女生的游速差距更为明显.说明程序教学法更有助于初学者技能水平的提高.

游泳是一种凭借自身肢体动作和水的相互作用力,在水上漂浮前进,或在水中潜游而进行的有意识的技能活动[6].与其他运动项目相比,有着不一样的活动环境和运动方式.游泳姿势中的蛙泳是仿照青蛙游泳动作的一种姿势,具有动作结构复杂的特点.对于初学者来讲,除了要熟悉水的压力、浮力、阻力等物理属性,掌握复杂技术动作,还要克服呛水、溺水带来的心理障碍.因此对于初学者来讲不容易掌握,对于女生是更大的挑战.通过以上教学实验能够表明程序教学法比传统教学方法更有利于提高初学者的游泳技能.其主要原因有:

(1)程序教学法能够简化动作,有利于学生动作的掌握.程序教学要求根据学生情况将教学内容按照教学规律科学地编制成若干个教学程序.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只需依照教学程序进行逐个教学程序的学习,在掌握最后一个教学程序的同时实现对教学内容的掌握.在程序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学程序的编写.可以将复杂的教学内容分解成若干个简单技术单元,简化了技术动作,降低了难度,有利于学生技能的学习和掌握.对有一定难度的技术教学(如游泳)效果显著.

(2)程序教学法注重动作的强化,有利于学生动作的提高.斯金纳认为学习的过程就是对所学知识的不断强化的过程,并把强化分成积极强化和消极强化两种[7].积极强化能够起到较好的效果,而消极强化被认为是不可取的.程序法教学要求对学生每个单元的学习做出反馈,体育技术学习的反馈是外显的,是通过学生的练习和技术操作来完成的.教师要及时对学生的反馈给予评价,对于合格动作的反馈要给予肯定,对于基本合格和不合格动作的反馈要分析原因并进行有强化练习和辅导,使学生达到合格水平.程序教学理论认为,操作强调的增强练习固然重要,但起关键作用的还是强化,这也是行为发生变化的原因.在蛙泳教学中,教师除了要对每个技术单元进行关键刺激,还应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反馈和强化,进行合理安排.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无论学生步调的快慢,教师都应要求学生根据自身情况严格按照教学程序的要求依次进行,以达到学习目标.

(3)蛙泳双主线程序教学符合游泳技能形成规律,有利于学生换气技术的掌握.换气是蛙泳技术教学中的重点内容,是教学的难点,也是评价学生是否掌握游泳技能的重要指标.在以往教学中学生普遍存在换不到气、换不够气等问题.为解决学生换气难的问题,课题组全体成员反复钻研教学内容,探索游泳技能学习规律.最终将换气技术以教学主线的形式编写在蛙泳程序教学中,形成具有一定特色的双主线教学程序.它的优势在于:让学生提前接触换气,有利于消除学生怕水的心理障碍,有助于技术的掌握;将换气技术以主线形式贯穿到整个蛙泳教学中,有利于换气和动作的衔接,缩短了教学周期,有助于学生短期内掌握游泳技能;长周期的换气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换气能力.

3.2.3 实验组学生对程序教学效果的反馈情况分析

为了了解程序教学法的教学效果.实验结束后,对实验组学生就学习兴趣、积极性、学习效果以及教学方法等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对教学效果进行反馈.(调查结果见表6)

表6 实验组学生学习效果反馈调查统计表(N=60)

从表6对实验组学生学习效果反馈统计来看,绝大多数学生对程序教学法持肯定态度,对学习兴趣、自学能力、学习效果持肯定态度更是占到95%以上.说明程序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更能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其主要原因有:

(1)程序教学法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兴趣源于变化和好奇心,浓厚的学习兴趣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研究表明,繁重的学习任务会使学生产生较高的焦虑情绪,而过高的心理焦虑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最终对学习效果产生影响.程序教学法通过程序编写简化了技术动作,使学生能够由间到繁、由易到难掌握复杂的技术动作,降低了学生的焦虑情绪.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都能得到进步和提高,加上教师及时地鼓励,学生很容易从中获得成功的满足感,成功的体验又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积极的练习对运动技能的掌握产生积极影响,技能的掌握又能使学生达到心理上的满足,使整个教学过程成为一个良性循环过程.

(2)程序教学法能够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程序教学采用事先编写的教学程序进行“小步子”教学,学生能够根据教学程序对每个技术环节进行学习与评价,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还能根据自己的掌握情况和接受能力自定步调,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学进度进行学习,做到区别对待.因此程序教学法更能够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也更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4 结论与建议

在水利院校大学体育蛙泳技术教学运用程序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能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程序教学法比传统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动作的掌握和提高,对初学者特别是女生效果更为明显.换气和动作同步进行的双主线程序教学符合游泳技能形成规律,利于学生换气技术的掌握,有助于初学者短期内掌握游泳技能.

教无止境,要想运用程序教学法取得更佳的教学效果,应不断钻研教教材,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不断优化教学程序,让编排的教学程序更为科学,更为合理,也更切实际.无论何种教学方法都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程序教学法也不例外,受教学程序约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实际教学中还应与其他方法结合并用,发挥各自优势,取长补短,争取实现更优的教学效果.

[1]梁妍.我国水利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07:1-2.

[2]涂绍生,肖红青.体育程序教学法浅释[J].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1):94-96.

[3]丁庆龙.程序教学法在普通高校排球选项课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1:4-5.

[4]章柏庚.蛙泳教学的教学法研究与实践[J].继续教育研究,2008(12):131-133.

[5]周金玲.程序教学法对提高学生羽毛球放网前球技术的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0(3):78-81.

[6]冯妙苑.体育学院普修通用教材—游泳[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1:1-3.

[7]林俊峰.程序教学法在高校自由泳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榆林学院学报,2009(2):83-85.

[8]黄辉.表象训练理论在高校游泳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4(5):117-119.

[责任编辑:徐明忠]

Experimentalstudyofprogrammedteachingmethodinwaterconservancycollege’sbreaststroketeaching

ZHONG Mugen1,WANG Zhen2

(1.Nanch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School of P.E.,Nanchang 330099,China;2.Zhenhai Ying Xingjiu Foreign Languages Experimental School,Ningbo 315200,China)

By using the method of experimental,statistical and questionnaire analysis,this paper analyzes the breaststroke teaching in water conservancy colleges and tries to find a more effective teaching methods.The result shows that programmed teaching method is better than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motivating students’ interests and arousing their enthusiasm.It is student-centred and can cultivate students’ self-study ability so they can master this swimming skill better and faster.This is more evident for beginners,especially females.

programmed teaching method;water conservancy colleges;breaststroke;experimental study

2017-07-24;

2017-08-31

江西省教育厅教改课题(TY1526)“程序教学法在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大学体育—游泳》为例”

钟木根(1980—),男,江西宜春人,南昌工程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游泳教学与训练的研究.

G861.13

A

1672-3600(2017)12-0096-05

猜你喜欢

蛙泳游泳程序
试论我国未决羁押程序的立法完善
核心力量训练在少儿蛙泳训练中的应用
“程序猿”的生活什么样
听说你要去游泳 “妆”一下吧!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
英国与欧盟正式启动“离婚”程序程序
游泳时小腿抽筋了
创卫暗访程序有待改进
你知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