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教学与素质养成相结合的高职院校体育教改新思路

2017-11-24蒋凌云

长江丛刊 2017年10期
关键词:体育教师素质教育教学方式

蒋凌云

论教学与素质养成相结合的高职院校体育教改新思路

蒋凌云

2001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决议规定了我国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实施素质教育。这就对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即教育工作者要转变传统教育理念,将教师的教学任务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融为一体,改变以往知识传输的唯一性,要让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高职体育教学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也正在发生着一场深刻的变革,本文将围绕高职院校体育的教学和素质教育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展开探讨,为体育工作者提供体育教改新思路。

体育教改 体育教学 素质养成 新思路

一、高职院校体育教改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指导思想定位失误

高职体育教学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学生的体育技能培养中,采用的是竞技体育的教学方式,即通过反复训练完成教学目标。这是体育教师自身教育观念所导致的。高职院校体育教师专业能力强,很多教师本身就是国家级的运动员,他们是在运动员培养模式下形成的各类体育技能,当他们从事教育工作以后,顺理成章地就将他们受到的教育方式迁移到自己的教育工作中。这种教学方式侧重于学生的体育技能培养,以提高学生运动水平为目的,却忽视了学生健康习惯的养成,被忽视的内容正是高职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所以一些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指导思想在定位上就出现了错误。

(二)课程设置缺乏科学性

大部分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在每周仅有两到三节,课时安排较少。体育课程数量不多,就会导致体育相关知识无法全面掌握。这种课程设置偏少的现状对于体育教师而言,在教学目标不改变的前提下,必然增加教学难度,对于学生体育技能学习造成影响。

体育课程以体育技能培养为主,以提高学生身体素养为目标,围绕这个目标体育教师对学生采取户外技能教学的方式,忽视了体育理论教育,学生只能明白其所以然却不明白为何所以然。

体育课程已经形成教师填鸭教学的习惯,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保护程度不足。一些本可以激起学生兴趣的选修课,因为课时安排过于紧张,在“保证专业和基础知识课程的课时配置”的基础上被压缩,甚至取缔,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方式缺乏灵活性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教学方式过于单一缺乏灵活性是高职院校体育教改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体育课堂教学属于教师,学生在课堂中无法发挥主观能动性,导致整个课堂教学过程枯燥乏味。研究表明,如果长期重复不喜欢的动作,就会让这个动作消失。如果教师长期使用教师主导的单一教学模式,就会让学生失去课堂积极性,甚至会产生厌恶情绪,出现逃课现象。

(四)教学评价方式过于陈旧

多数高职院校把成绩作为衡量学生体育学习水平的唯一标准,这

种评价方式让教师把更多的教学精力投入到加强学生技能锻炼上,把提高学生体育成绩作为教学目标,导致体育知识与实际脱轨,无法应用到社会实践中。

二、教学与素质养成相结合的体育教改新思路

(一)树立素质教育理念

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人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人的主体性和主动精神,以人为的性格为基础,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为了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要树立组织教育理念,再把理念融合到教学工作中思考,才可以寻找到适应学生发展需要的教学方式,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学习水平。具体来说,把素质教育运用到体育教学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1)培养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2) 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体育理论知识体系;(3) 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及合作精神;(4) 树立争取胜利的信心和勇气;(5) 锻炼学生承受失败与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6) 培养学生形成服从管理的组织性和纪律性。

(二)引导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

在新的知识、理念、事物不断涌现的这种背景下,如果我们不适应时代的发展,随时更新自己的知识,丰富自己的认知结构,就会摔倒在奔跑的路上,造成知识陈旧、过时,与社会脱节的现象。体育教师要时刻学习新的体育知识理论,新的教学模式,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在终身学习的影响下,教师要培养学生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让学生自觉接受新的锻炼方式,推动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三)因材施教,让每一位学生得到锻炼

教师可以在学生入学后的一段时间内对学生进行跟踪调查,了解每一名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体质强弱情况、兴趣爱好,把学生归类,让同一层次的学生组成学习小组,由体育老师进行针对性的体育锻炼,让每一名学生得到充分的锻炼。这种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学习知识,让学生的特长得到发挥。

三、结语

体育教学要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的目标,就必须丰富自己的内涵,不局限于知识的传递,还要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克服困难的勇气、敢于吃苦的精神。体育教学在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彻底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地位,理解尊重学生,从学生兴趣点和需求出发,用以人为本的理念,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1]宋菊强,钱春华.高职院校体育课教学改革的设想[J].才智,2014(34).

[2]陈青.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高职实用性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吉首大学,2012.

(作者单位:永州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体育教师素质教育教学方式
素质教育视域下超硬材料制造教学探索与实践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PBL教学方式对普外科实习生评判性思维的影响
大力推进素质教育 彰显育人风采
“真”学习:基于“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式改进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寻困而学之笃学常行——谈镇江市润州区青年体育教师自主成长
高校图书馆开展嵌入式信息素质教育的思考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