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仁爱”角度下谈儒家教育管理思想对现代职业教育的启示

2017-11-24

长江丛刊 2017年22期
关键词:仁爱儒家职业道德

温 倩

从“仁爱”角度下谈儒家教育管理思想对现代职业教育的启示

温 倩

儒家教育管理思想的灵魂与精髓是“仁爱”思想,“仁爱”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也是我国传统道德的重要内容。“仁爱”思想一方面可以弥补在现代职业教育中德育教育的缺失,另一方面基于儒家教育管理思想的传承性,针对现代职业教育发展也有很深的影响。

“仁爱”思想 儒家 教育管理思想 现代职业教育

一、儒家教育管理思想中“仁爱”的特点

儒家教育管理思想的内容,一般集中在四书五经等儒家传统经典,其中《论语》这部经典涉及儒家教育管理思想的内容较为集中。而儒家教育管理思想最重要的内容“仁爱”,也是起源于《论语》。“仁爱”思想的重要含义体现在孔子的教育理想与目标。孔子的最终理想是实现大同世界,大同世界主要特点是实现人与人之间“仁爱”。实现大同世界的关键是将“仁爱”思想灌输到每一个人,不分平民与贵族,因此需要有志于推广和弘扬“仁爱”思想的仁人志士和君子。仁人志士和君子除了要有推广和弘扬的志向外,也要有良好的道德品质[1]。

二、“仁爱”思想的主要内容

“仁爱”思想除了实现大同世界的思想特点之外,重要的关注点在于“人”,“仁爱”思想是人最高的精神道德境界。只有“仁爱”能实现人们的互助、互爱。因此,“仁爱”涉及的重要方面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

首先,“仁爱”思想的本源是家族之间的孝道,也是做人的根本,家族成员之间的自然存在的爱与情,体现了人本能的爱。而这种最本能的爱就是“仁爱”的基础,只有先“仁爱”自己身边的人,才能“仁爱”周围的人。

其次,“仁爱”思想重要的就是要“爱人”,也就是要尊重他人的忠恕之道。正如《论语》中所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指说别人要求你做什么,你也就对人家要求做什么;你如果不想做的事情也不要强制施加给他人。做好这一点,就要不能随便怀疑他人,切勿盲目肯定自己,切勿固执己见,切勿唯物独尊,否则“爱人”的忠恕思想无法达到。

再次,“克己复礼”的思想,是指自己日常的所作所为要符合行为规范,“礼”在过去的观念是基于宗法制度建立的行为道德规范,现今来讲已经不符合时代的发展。但是“礼”按现在的角度可以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进行道德约束。“克己复礼”思想作为重要的道德规范,针对人与人之间的各个方面进行严格要求,约束自己日常行为,并符合“礼”的规范。儒家的“仁爱”思想以伦理的角度要求人们符合“礼”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完善自我,推广“仁爱”思想。

最后,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这是“仁爱”思想的最高境界。“乐”决不仅仅只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体验,而是通过草木的生命力,能看到自然界也是丰富多彩的,自然界每个生物都有其自身的价值与意义,人与自然的融为一体,体现“仁爱”的情怀,展现生命的意义。如果不关爱自然生命,不尊重大自然的发展规律,那么生态环境就会遭到严重的破坏。因此,人是否同情、爱护、友好的同一切生命的交往是展现自身“仁爱”思想的最高境界[2]。

三、“仁爱”儒家教育管理思想对现代职业教育的启示

(一)现代职业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方针

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要注重学生的培养,学校要坚持学生为教学的主体,尊重学生。教育工作者无论是对学生的专业素质培养,还是其思想道德方面的培养都要引起重视,通过了解学生的情况,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借用“仁爱”思想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切勿把自身的观点强加给学生。在日常的教学管理工作中,允许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另外,在坚持以人为本教学的方面,学校要重视“仁爱”思想的渗透,“仁爱”思想重点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就使学生在人际交往、团队协作等方面的职业道德的培养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二)现代职业教育要立足知行合一的原则

部分高职学生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缺乏最基本的道德价值观念,没有责任意识感,甚至否认自我价值,不关爱自己与他人,针对这些问题,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无法解决的。因此,“仁爱”思想的内容是符合时代的德育教学工作的创新。改进学生的道德修养课程建设,学校通过举办多种德育活动,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与法律意识,同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同“礼”相结合,使知行合一的原则在现代职业教育中有所体现。

(三)现代职业教育通过专业实践深化职业道德观念

现代职业教育最终目的是学生通过职业技能的训练来满足一定的社会生产劳动需要。但是目前现代职业教育往往忽视学生职业道德观念的教育。根据现代职业教育的专业性与特殊性,采用“因材施教,学以致用”的方针进行教学,通过专业社会实践将职业道德观念的内容进行渗透,教师在实践过程中以具体案例中把“仁爱”思想的相关内容作为教学的切入点,除了引导学生了解职业道德规范之外,还要了解社会针对专业人员道德方面的要求,以此使职业道德观念在现代职业教育的实践中得到深化。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市场经济体系建设的不断完善,现代职业教育的建设在面临机遇的同时,也有挑战。儒家教育管理思想的“仁爱”,无论在现代职业教育的专业教育,还是在德育教育方面,均有深远的启示。

[1]马荣陆.论儒家的仁爱思想对大学生德育教育的启示[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3(11):103~105.

[2]胡峻.儒家教育思想对当代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启示[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S3):11~13.

(作者单位:甘肃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仁爱儒家职业道德
从“推恩”看儒家文明的特色
傅维利,于颖:教师职业道德具有独特品性
浅谈新时期高职高专院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仁爱至和 笃行达慧——至和教育的理念体系与实践体系构建
基于加强企业职业道德建设的思考
刘涛《音调未定的儒家——2004年以来关于孔子的论争·序》
仁爱篇(上)为人撑伞
仁爱来到我身边
郭店楚墓主及其儒家化老子学
Unit 2 Topic 3 of Book 3 (仁爱版)教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