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四有好老师”标准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

2017-11-24

长江丛刊 2017年22期
关键词:学识情操高校教师

靳 蓉

以“四有好老师”标准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

靳 蓉

高校教师队伍的建设是国家整个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根据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有好老师”标准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本文以此为理论依据总结出了,如何加强高校教师队伍。

“四有好老师” 教师队伍建设 理想信念 道德情操 扎实学识 仁爱之心

第三十个教师节到来前夕,在与北京师范大学师生座谈时,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热烈反响。在座谈中习总书记提出了“四有好老师”标准:一;做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理想是人生目的的最高体现,信念是坚定不移的观念和态度。老师要用好校园阵地,用自己的行动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自己的学识、阅历点燃学生对真善美的希冀。二;做好老师,要有道德情操。老师为人处世、于公于私所持的价值观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老师是学生道德修养的镜子。三;做好老师,要有扎实学识。好老师还应该是智慧型的老师,正如一棵树,如果没有深扎于泥土的根,它一定会枯萎而死,老师没有渊博的学识是无法立足的。四;做好老师,要有仁爱之心。好老师应该把自己的情感倾注到每一个学生身上,用信任树立学生的自尊,用欣赏增强学生的信心,让每一个学生都健康成长。

一、以有理想信念为辅助,保证高校教师队伍的思想素质

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递者、学生人生道路的指引者。“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好老师精神追求,是教师队伍安身立命的根本。在多种价值观交汇的时代,我们要以理想信念为辅助,理想信念是人生的指路明灯,让每一个教师都志存高远、有高尚的情操、有良好的品德,把教书育人当作自己的伟大使命,做到虔诚而执着、至信而深厚。高校教师必须要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我们的学生才有希望,我们的教育才会发展,我们的国家才会昌盛。

加强思想理论是关键,提高教师队伍的思想理论素质,最根本的是要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问题,最重要的是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广大教师只有树立远大理想、坚定理想信念,才能为社会、为民族培养出高素质人才。

二、以有道德情操为基准,确保高校教师队伍的道德素质

道德情操,是好老师践行教育使命的核心品格,道德情操是指道德情感和操守的结合,提高道德修养是造就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关键所在。“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职业特性决定教师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因此,合格的老师首先是道德上的合格,好老师首先应该是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楷模。古人称立德是人生“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之首,教师只有以德立身,学生才能以师为镜,自觉提升个人修为。教师的工作就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最终达成向善向美的教育目标。

一个有道德情操的好老师,应是敬业爱生的好老师。教师要爱岗敬业,把学校教育工作的发展、国家教育事业的兴旺和自己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兢兢业业,勤于奉献,淡泊名利,同时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视学生为己出。“师垂典则,范示群伦”,道德情操可以作为一个好老师的前提素质要求,有道德、有情操的好教师才能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人才。

三、以有扎实学识为前提,保证高校教师队伍的学识素质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高校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书育人搞科研,就必定要有扎实的学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严禁的教学态度、科学的教学方法是教师的基本素质。正如陶行知先生说:“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这就要求老师始终处于学习状态,站在知识发展前沿,刻苦钻研、严谨笃学。

国外有教育家说过:“为了使学生获得一点知识的亮光,教师应吸进整个光的海洋。”要求高校教师要有广博的学科知识和深厚的文化素养。在信息时代做好老师,自己所知道的必须大大超过要教给学生的范围,高校老师身负科研任务,就应该掌握最前沿的知识,挖掘新的研究点,引导学生创新创造。好老师还应该是智慧型的老师,具备学习、科研、处世、育人的智慧,既授人以鱼,又授人以渔,能够在各个方面给学生以帮助和指导。

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教师的殷切希望是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教师只有提升自身学识素养,才能教好书育好人,做到“三尺讲台系国运,一生秉烛铸民魂”。

四、以有仁爱之心为后备,保证高校教师队伍的品格素质

孔子曾说“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我国近代教育家夏丐尊更直接讲: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理论家瓦·苏霍姆林斯基关于教师爱的经验理论,对于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振奋教师之精神十分有其必要。他被前苏联教育界推祟为“教育思想的泰斗”,他在教育界获得如此高的荣誉,除了他的实践基础和教育信念之外,最重要的主观原因就是对学生深沉的爱。

作为教师不能没有爱,爱是一种由衷的热情,是一种自我牺牲,是一种依恋不舍的道德情感。教师的仁爱之心体现为真诚地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热爱学生是一个教育工作者最基本的职业道德。但是大学生都是成年人了,高校老师跟学生之间又应有一定距离,保持一种纯粹的师生之爱。好老师好比一扇窗,打开这扇窗,清风徐来,可以让学生通过这扇窗看到更多赏心悦目的好风景。

习近平最后强调,今天的学生就是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广大教师就是打造这支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希望全国广大教师把全部精力和满腔热情献给教育事业,在教书育人的工作中不断创造新业绩。

[1]钱中兵.习近平: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EB/OL].http://www.gov.cn/xinwen/2014-09/10/content_2747765.htm.2014-09-10.

(作者单位: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南方翻译学院)

靳蓉(1989-),女,汉族,重庆人,硕士研究生,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南方翻译学院,助教,研究方向:高等教育学。

猜你喜欢

学识情操高校教师
为学与做人
做一个有理想有学识有诗意的教师
浅谈古典诗歌对学生情操的陶冶
小学语文诵读教学
对初中古诗文教学的几点认识
发扬艺术之光,让美术涤荡灵魂
高校教师平等权利的法律保护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晒晒我们的同学
熊复的才干与学识——兼及他与胡耀邦的一段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