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信在大学生群体中运用的现状分析
——以大连财经学院大一新生为例

2017-11-24谭丽萍

长江丛刊 2017年22期
关键词:财经学院选项问卷

谭丽萍

微信在大学生群体中运用的现状分析
——以大连财经学院大一新生为例

谭丽萍

随着信息社会的快速发展,微信渐渐地替代着网络中其它的沟通方式,影响着这批90后大学生的心理和日常生活。通过对大连财经学院经济系大一新生调查,了解大学生使用微信的现状,总结出其运用的特征。

微信 大学生 现状分析

微信,作为网络信息时代的新生产物,作为潮流文化的新趋势,是现代大学生普遍使用的重要交流平台。本文以大连财经学院经济系大一新生为调查对象,采取调查问卷的形式,针对现代90后进行深入调查和研究。以经济系2013级各班为单位,随机抽取班级做调查,开班会集中填写调查问卷,当场收回做统计。调查问卷共300份,反馈有效问卷共273份,分别是经济系财政学专业108份、税收学专业109份和经济统计学专业56份。本次“大学生微信使用情况”调查问卷,统计人群的自然情况如下:男女比例相接近,男生121人(约占44%),女生152人(约占56%);年龄从16岁至19岁之间分布,16岁占11%,17岁占35%,18岁占46%,19岁占8%,平均年龄为17.5岁。问卷内容主要包括基本信息情况(姓名、专业、班级、年龄、性别)、使用的网络沟通工具、手机是否具有支持微信、微信登陆时间、使用微信的哪些功能和原因。经分析发现,2013级新生普遍使用微信,把登陆微信当成了一种习惯性动作,已成为了他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沟通和信息获取方式。在大学生微信使用的现状中,可以总结出以下几个特征。

一、微信用户规模庞大

在最常使用的网络沟通方式上,设置了QQ、飞信、微信三种选择,选择QQ方式的人数为49人,占总人数的18%;选择飞信方式的人数为13人,占总人数的5%;选择微信方式的人数为211人,占总人数的77%。关于手机是否支持微信方面,学生手机支持微信有254人,占总人数的93%;手机不支持者有19人,占总人数的7%。综合性分析,手机支持微信并且选择使用的人数为211人,占总人数77%;手机支持微信并且不使用的人数为43人,占总人数16%;手机不支持微信并且不使用者为19人,占总人数7%。由此可见,微信已经大份额地占有着这批大学生的市场。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微信分散甚至替代了QQ和飞信的用户,至少在大学生群体中深受喜爱。同时,绝大多数大学生都选择更加便捷的手机微信登录方式,适用的手机范围也在逐步扩大,绝大多数的智能手机都支持微信,这就进一步扩大了大学生微信使用的规模。

二、登陆微信形成习惯

在微信登录的时间问题上,设置的选项有“长期登陆”、“偶尔上”、“几乎不上”三项选择。选择“长期登陆”选项的人数为181人,占使用微信人员总数的86%;选择“偶尔登陆”选项的人数为19人,占使用微信人员总数的9%;选择“几乎不上”选项的人数为11,占使用微信人员总数的5%。这些数据表明,长期登陆微信的人数占绝大多数,而且在微信上花费的时间很多。有些学生直接将微信开启后台登陆模式,处于几乎全天在线的状态,登陆微信时间越长,证明学生对微信的依赖程度越高,微信对大学生群体的吸引力越大。在绝大多数大学生的心里,已经把微信视为日常生活中较为重要的行为习惯,成为了他们心理的内在性需求。

三、微信获取信息量大

关于微信的使用功能的调查,主要设置语音聊天、上传照片、玩游戏、浏览朋友圈、关注微信公共信息平台、发表个人情绪与观点、转发分享各方面信息这7个功能选项。关于这些功能的使用频率选项是“经常用”和“几乎不用”两个选项。通过图标得知,语音聊天和浏览朋友圈这两个功能使用频率最高,这表明了微信不仅可以及时、省时地发送消息,更是一个能获取海量生活信息的大平台。其次是发表个人情绪和观点选项,还有转发分享情感、生活方面的信息和话语,这种选择直接反映出当代大学生注重自我表现和扩大自我信息储备方面。再有就是关注微信关于吃喝玩乐的公平信息平台以及上传照片,同时使用率较低的是添加好友和玩游戏。通过数据可以分析出,大学生使用微信的共同点在于获取信息,如好友的近况、社交信息和内心所需的生活情感方面信息等。

四、微信使用形成潮流

在微信使用的原因方面,主要设置了大家都用我也用、表达自我、了解他人及社会信息和打发时间这四种选项。通过图4发现,微信使用原因从高到低依次排序是:大家都用我也用、了解他人及社会信息、自我表达和打发时间。四个选项的比率相近,其中“大家都用我也用”作为微信使用的主要原因,这直接体现了现代大学生使用微信已逐渐形成一种生活潮流。“了解他人和社会信息”和“自我表达”这两个选项表明了微信是大学生表达内心诉求的重要平台。“打发时间”的选项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现代大学生将微信视为内心的第二个世界,有自我独立的空间,也可以说是缺乏自我约束意识。

[1]付蓉芬,于涵宇,姚瑶.微信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应用研究[J].德育看台,2013(17):5~6.

[2]李华琼.微信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刍议[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13):63~65.

[3]张炎.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和挑战[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9):44.

(作者单位:大连财经学院经济学院)

谭丽萍(1989-),实习研究员,研究方向:学生管理。

猜你喜欢

财经学院选项问卷
天一漫画
天一漫画
The Innovation and Sustainability of “Five-waterCo-Governance” in Ningbo
Quotation Strategy in Business Negotiations
跟踪导练(四)
阅读理解
跟踪导练(5)
问卷网
单项填空精选练习100道
问卷大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