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小栏目中激发大能量
——以南京日报“好人365”新闻栏目为例

2017-11-24梁圣嵩

新闻前哨 2017年12期
关键词:好人责任感雷锋

◎梁圣嵩

2017年年底,《南京日报》“好人365”栏目将迎来出版第1000期的日子。

在过往的900多个日子里,这个栏目以每天一期的频次推出,除春节假期《南京日报》短暂停报三四天外,从未间断。应该说,对于一个每天需要采、写、编的新闻栏目而言,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好人365”虽然是一个小栏目,但赢得了广大读者的赞扬,成为了南京及时呈现凡人善举、建设好人文化、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个重要平台。

全国宣传干部学院科研处处长程少华曾撰文评价这个栏目说:“其持之以恒地倾情讲述‘博爱之都’南京城里的好人好事,传播社会正能量,高扬时代主旋律,于方寸之间引导广大市民崇德向善,成为南京市建设精神高地、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

作为这个栏目从始至今的编辑,我感受了其中的甘苦,也见证了新闻工作者的社会责任心在传播正能量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责任感激发韧性,用品牌标准打造小栏目

“好人365”栏目实际上是一个“规定动作”。其出现的原因,是南京市委宣传部要求各相关媒体推出这一栏目。

报道通知中只有“起跑”的时间,是2015年3月5日,却没有结束的时间。而且要求每天一期。

南京日报社对这一任务高度重视,将具体操作工作下达给了笔者所在的社会新闻部。从此,笔者协调部门两名记者轮番上阵,开启了一场马拉松式的“三人行”。

最初推出时堪称浓墨重彩,首篇新闻是《赵明才坚守承诺:一辈子宣讲雷锋精神》。赵明才是雷锋生前战友,参加了军区举行的 “公祭雷锋同志大会”,在雷锋墓前发誓要一辈子学雷锋。退休20多年来,赵明才义务宣讲雷锋精神,在省内外作报告2230余场,听众达120万人。本报报道选取了事迹过硬的重量级典型,写法上也独具匠心。“在南京有这样一位好人,他是雷锋生前的战友,他在雷锋牺牲后面对雷锋的遗像说,一辈子学习雷锋,做一个雷锋那样的人,一辈子不动摇。如今,半个多世纪过去,这位八旬老人依然奔走着,将雷锋精神发扬传播。这位老人叫赵明才。”寥寥数笔朴实无华、生动形象的白描,让赵老的形象迅速映入读者的眼帘。

随后,这个栏目通常在《南京日报》社会版右侧位置刊出,基本上每天刊登1篇新闻报道,篇幅为400字至600字,向市民生动呈现身边榜样。

遇到重大典型或者新闻性强的题材,南京日报统筹调整版面安排,篇幅也可能大幅增加。2015年7月31日,这个栏目即推出报道《30万遇难同胞的守灵人——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朱成山》,而且在《南京日报》头版刊发,全文近3000字。

在后来漫长的日子里,南京日报社从总编辑到与之相关的普通编辑记者,一直以一种特别的韧性坚持办好这个栏目。有时候,夜班相应版面换人值班,新上手的编辑有时忘了这个栏目的稿件是必发稿,白班的编辑会一直远程盯着版面,直到深夜看到稿件上版才放心;有时候,版面紧张,夜班值班人员也会想方设法让这个栏目持续出现……

就这样,南京日报从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出发,用品牌标准打造一个小栏目,让广大读者每天都看到一个温暖的人、一件暖心的事,以期唤起更多人内心的暖意与善意。一天天认真走来,至今已是900多天。

责任感推动创新,让老栏目常出现新变化

如果说,让“好人 365”这个栏目每天出现在《南京日报》上,是报社必须完成的任务,那么,将这个栏目尽量办好则是报社的一种自觉行为。

比如,题材有枯竭之虑。最初这个栏目所报人物由市文明办组织,每过几天集中采访一次。对于报社采编人员来说,省心倒是省心了,但问题是,安排的采访对象有的人有故事,可是时效性太差,有的故事甚至发生在几年前。为此,报社与主管部门沟通,获得了自我发现、及时报道的“权限”。

2015年2月,南京日报社接到外来务工人员吴风军的投诉。他在宁期间,经过一起交通事故现场,发现一名环卫工被压在一辆环卫车下出不来。吴风军见义勇为,赶紧跑过去,将环卫车掀起,把环卫工顺利救出。可是,在救人的过程中,他的一只手指被车上的铁皮切断。为此,他经受着身体的痛苦,承担了务工的损失,同时还因没有医保,还要自行承担近万元的医药费。

本报接到这起投诉后,在“好人365”栏目及时推出较大篇幅报道,让这个老栏目的关注度迅速升温。

因为这个报道,吴风军的处境得到了极大改变,南京市雨花台公安分局、交警八大队为吴风军申请了见义勇为奖励,将奖金送到吴风军手中;南京市第一医院开通绿色通道,为他重新检查手指并做了手术;众多爱心企业与个人为他捐款;他本人后来被评为南京好人、江苏好人……更重要的是,他的内心得到了温暖,坚定了继续见义勇为的信念。

通过这个案例,编辑记者得到启发,时常将从民警、社会面通讯员那里获取的及时信息进行筛选,将适合“好人365”栏目的新闻放入这个“框”中。如此一来,栏目稿件的丰富性尤其是鲜活度,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

为了增强“好人365”栏目内容的传播力,南京日报在旗下南报网上建立了《南京好人365》独立页面,及时将见报的好人事例放到网上,及时与网友见面。从2016年1月起,“好人365”在形式上又有变化,就是在新闻报道的旁边加上了二维码。读者只要用手机扫一扫,就能轻松浏览南报网的独立页面。

责任感克服倦怠,每天细打磨精益求精

一个栏目开得久了,读者容易产生审美疲劳。如何消解读者的审美疲劳?该栏目记者编者,针对每一个被采写的人物,针对每一天的稿件,尽可能对人物深入采访,不仅挖掘人物的精彩故事,同时尽可能地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把握其精神,然后通过大胆取舍,尽量用简练的笔墨,写出每天的那四五百字。

尤其在标题与导语的方面,反复打磨,产生了一批较好的标题与导语。如2015年11月6日的 “好人365”,写的是基层市政工作人员谯勇军。经过几度修改,标题是:“市政人谯勇军:‘雨下大了,我们该出去工作了’”。导语是:“别人下雨都赶着往室内避雨,谯勇军相反。由于工作原因,他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雨下大了,我们该出去工作了。’”

再如2015年10月11日见报稿的标题:”陈堃:为‘保电’9年未陪家人过元宵节”。再有:“戴明如:蓝旗街六号大院里的 ‘万能小戴’”“‘好邻居’农阳:残疾孤儿照料九旬孤寡老人”等等。

正是这一种精益求精的态度,让这个栏目赢得了较多读者的好感与好评。

作为一名编辑,笔者在近三年的时间里,通过编辑每一期稿件,感受到了韧性的力量、创新的力量、认真的力量。这些力量的背后,真正起支撑作用的则是社会责任感的力量。无论是通过“好人365”平台,还是其他媒体或栏目平台,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都可以呈现动人的故事、温暖的人心,并以滴水穿石的力量影响更多的人,进而达到提升社会文明程度的目的。

(南京日报)

猜你喜欢

好人责任感雷锋
好人就在身边
英国“大爷”的责任感
助人为乐的“小雷锋”
接过雷锋的“枪”
国企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要有“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责任感
西游新记
好人
为什么“好人”的另一半也会出轨?
培养责任感强的孩子
责任感油然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