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结构随机振动》研究生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

2017-11-23宋杰邹良浩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42期
关键词:考核方式课堂教学

宋杰 邹良浩

【摘要】《结构随机振动》涉及的数学理论多,概念比较抽象,学生不易理解。本文通过三个方面的讨论,即时域频域分析的理解,数学公式物理意义的分析,和考核方式的探讨,提出了一些增进学生理解的教学方法,以便提高该课程讲授效率。

【关键词】结构随机振动 时域频域分析 考核方式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2-0208-02

一、引言

《结构隨机振动》课程是结构工程、防灾减灾与防护工程,以及工程力学等多个土木工程相关专业的研究生主干课程[1-2]。土木工程领域内大部分结构,如高层建筑和桥梁等,在实际过程中会受到诸如地震、风、爆炸冲击荷载都随机性荷载的作用。这些结构的设计与结构随机振动理论息息相关。因此,相关专业的研究生需要掌握好该课程的基础理论,并能运用到科学研究和工程实际之中。但是,由于《结构随机振动》课程涉及的数学理论多,如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复变函数,偏微分方程,而且概念比较抽象,一般性的讲授学生不易理解。因此,本文拟讨论《结构随机振动》课程讲授中的几个典型问题,以提高该课程讲授效果,增强学生对该门课程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二、时域频域分析的理解

时域分析和频域分析是《结构随机振动》两个重要的概念和分析手段。时域分析比较直接易懂,概念比较清晰,学生易于理解,但是不能直接得到随机过程在频域内的信息。频域分析比较抽象,学生不易理解,但频域分析可以直接得到随机过程在频域上的能量分布。连接时域和频域分析著名的帕萨伐尔公式,学生对其时域部分很好理解,但对于频域部分理解起来有些困难。但是如果我们把时域和频域分析同时描绘在图1所示的图中,将会大大便于学生的理解。如图1所示,对于一个随机时域信号,其为几个正弦随机信号的叠加,但是在时域内不能直接表现出来。我们将信号的傅里叶变换同时描绘在图中,可以看到,对应每一个正弦子信号,频域上都对应一个脉冲,那么总的能量就是这些脉冲幅值的叠加。这就跟时域内信号的能量的定义很相似,易于学生的理解。所以,对于时域和频域分析以及其相互关系,可以多借助这样多个维度的图形来方便讲授和学生理解。

图1 随机振动信号在时域和频域内的表现[3]

三、数学公式物理意义的分析

《结构随机振动》里面涉及大量的数学公式,其形式一般较为复杂,推导过程也较为冗长。但是应当指出,数学公式固然重要,但是应该跳出来抓住其本身的物理性质,讲授其本质上的物理意义,这样才能便于学生理解。对于此,作者以线性单自由度体系响应计算(式1)为例说明此过程。线性单自由度体系响应位移谱SX(ω)计算的表达式如式1所示:

SX(?棕)=H?棕■SF(?棕)

=■SF(?棕) (1)

如果教师只是花大量时间推导出这个式子,学生不但渐渐会失去兴趣,最终也只能对这个式子死记硬背,对其没有深刻的理解。但是,我们可以进行如下的讨论[4]:

(a)当结构频率ω0趋于0时,式(1)中H?棕■趋于1/(mω20)2= 1/k2,所以式(1)等价于X = F/k,即胡克定律。也就是说,当结构频率很小(即低频),即周期无限大时,结构振动主要由位移控住,即速度和加速度可以看做零,所以运动可以简单用胡克定律来描述。

(b)当ω>>ω0时,即ω/ ω0>> 1, 式(1)中H?棕■趋于1/(mω2)2,这个时候响应加速度谱SX(?棕)=SF(?棕)/m2。所以这时式(1)等价于加速度a=F/m, 即牛顿第二定律。也就是说,当结构频率较高时(即高频),结构振动主要是惯性力控制,速度和位移都可看做零,运动可以近似由牛顿第二定律来描述。

(c)当ω≈ω0,且阻尼比ξ<< 1时,式(1)中H?棕■趋于1/(cω)2,即这个时候响应速度谱SX(?棕)=SF(?棕)/c2。可以看到,这时式(1)等价于速度v=F/c,即粘滞阻尼力的形式。也就是说,结构在中间频率且阻尼较低时,控制结构振动的主要是阻尼确定。

所以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发现式(1)中每一个参数都控制结构振动低频,中频或高频的部分,都有其物理意义。这样,通过以上的讨论不仅容易记住式(1),对式(1)也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而且对结构振动的特点也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可以看到,虽然说本门课程数学公式繁多,但是通过讲述公式背后的物理意义,对于提高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很有帮助。

四、考核方式的探讨

国内研究生的课程大多采用课程报告的形式来进行考核。此方式对于概述形式的课程可以采用,但对于《结构随机振动》这样的课程,单纯的报告考核方式不利于学生的学习,也很难了解到学生学习的情况。所以,笔者根据在香港科技大学学习期间的经历,对该门课程的考核进行了全新的设计。首先,不同于大部分研究生课程没有课外作业的情况,本课程调研国内外大部分课程的课件和上课内容,有针对性的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习题来作为学生的课外作业。这些课外习题的设置,不是为了“考住”学生,而是让学生在做这些习题的过程中,学会思考和运用,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第二,除了课外作业之外,作者在这门课上还设计了很多需要学生自己上机编程内容。如前所述,本门课程涉及大量的数学公式,如果单纯只是推导公式,学生即不容易掌握,也容易失去兴趣。鉴于此,作者根据课程内容,设计了很多需要学生自己上机编程计算的课题。比如根据风速谱模拟风速时程的课题。学生通过这些实践,即解决了实际的问题,对整个数学原理也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此外,根据课程内容,选择了一些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前沿研究内容。学生结合课程内容,研读这些前沿内容,并通过报告的形式,讲述自己的所得。最后在期末考试环节,采用开卷考试的形式,不让学生拘泥于公式的记忆,并允许学生携带可编程计算器或是电脑。这样,即解放了学生繁冗的计算量,又可以增大考察的范围。通过以上这四个方面,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全面的考察。

五、结论

针对《结构随机振动》数学公式多,概念抽象的特点,本文对该课程中时域频域分析的理解,数学公式物理意义的分析,和考核方式的探讨等三个方面进行了讨论。对着三个方面,根据教学实践,提出了一些有代表性的能够增进学生对课程的理解的方法和措施。总的来说,这些方法和措施对于提高《结构随机振动》讲授效率很有帮助。

参考文献:

[1]陈英俊,结构随机振动[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3.

[2]欧进萍,王光远.结构随机振动[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3]http://uran.donntu.org/~masters/2008/eltf/naftulin/library/letter5.htm[EB].

[4]Loren D. Lutes,Shahram Sarkani,Random Vibrations: Analysis of Structuraland Mechanical Systems[M],Elsevier Butterworth–Heinemann,2004.

作者简介:

宋杰(1986.1-),男,汉族,湖南常德人,博士,讲师,主要从事结构振动、结构风工程的研究。

猜你喜欢

考核方式课堂教学
“双减”政策下的课堂教学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教学探讨与实践
基于“微课”模式《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教学改革创新的研究
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探究
《桥梁工程》课程的试卷分析及教学改进措施
职业能力视角下的高职语文教学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