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中学教学对《故乡》的解读

2017-11-23王雨婷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42期
关键词:中学教学鲁迅故乡

王雨婷

【摘要】鲁迅作品《故乡》在几次删改中依旧在中学语文课本中屹立不倒。在教学过程中,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教师从情节结构、人物形象、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等方面对该作品进行解读。目的在于用中学语文教学的基本分析法将《故乡》解构成为一篇阅读理解佳作,增强鲁迅作品的可阅读性并延续其作品的当代价值。

【关键词】中学教学 鲁迅 《故乡》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2-0046-02

自建国以来,鲁迅作品在中学教材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因其思想的深刻性及表达方式的复杂性导致中学生难以读懂鲁迅作品。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自身理解鲁迅作品,也要具有用言语解读鲁迅作品的能力,引导学生读懂鲁迅文章。《故乡》作为教材经典篇目,尤其值得关注。本文考察中学教学中对鲁迅作品《故乡》的解读情况。目前在中学教学中,教师主要是从情节结构、人物形象、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等方面对该作品进行分析阐述。

一、情节结构

中学教师在分析《故乡》的情节结构时应注意到本文作为一篇短篇小说,并没有严格遵照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尾来安排情节。《故乡》情节结构中没有明显的发展与高潮,这与它重抒情也有一定的关系。可以按照时空变化来划分情节,全文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从文章开头至“搬家到我在谋食的异地去”。叙述“我”归乡途中的所见所想。

第二部分:从“第二日清晨我到了我家的门口了”至“已经一扫而空”。写“我”在老家与闰土、杨二嫂等人再见面的情景,通过今昔对比表达我的悲哀、失落之情。

第三部分:从“我们的船向前走”至“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写“我”离开时的失望之情,但又对未来和下一代抱有希望。

全文似散非散,大量抒情性语句冲淡了文章的叙述氛围。小说中多次采用插叙的手法,将今昔进行对比,使得全文情节跳跃度大,与中国古代传统小说叙述手法相异。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文中多次出现的前后呼应,例如结尾一段中“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与前文“深蓝的天空中掛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相互呼应。从结构上引导学生分析理解文本。

二、人物形象

人物作为小说中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在小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说人物就是小说的半个灵魂。塑造人物形象必须要对人物进行刻画,充分展现其个性特点。教师在分析《故乡》中人物形象时主要从人物的外貌、性格、行动和语言等方面着手。

可以看出作者在《故乡》中塑造了几个鲜明的人物形象。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将闰土作为文中塑造的最生动丰满的形象拿出来分析。“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项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寥寥数笔便勾画出一个活泼、健康、可爱的少年形象。而后再见到闰土时,中年闰土“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从这几种颜色的对比可以看出少年时的活泼的生命力已经从闰土身上消失,严酷的生活使他过早衰老。“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从二十多年来服饰穿戴的对比中可以看出农民闰土的生活状况越来越糟糕,也体现出世道的衰落。由此可窥得广大劳动人民悲惨的生活景象。

从人物的性格描写上来看,闰土的性格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先他是一个开朗活泼的农家小男孩,如今却变成了一个畏缩、麻木的农民。外在的改变是显而易见的,而内在的改变则是通过“我”与闰土的交流发现的。可以说外界环境改变了闰土的内心,他的内心又对他的外貌气质产生影响。

小时候闰土给“我”讲捕鸟、捡贝壳、抓猹等趣事,充满稚气和活力,从言语中可以窥见他丰富快乐的生活。那时他的语言与“我”之间还未有阶级的差异。等到二十多年后再见面,闰土“动着嘴唇,却没有做声,分明的叫道:‘老爷!……”。“我”此刻“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通过闰土形象的分析,可以使学生对时代和人物的变迁有更鲜明具体的理解。教师通过这个人物的分析可以间接引导学生挖掘更深的主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从多方面观察人物,可以通过以上几方面的分析引导学生发现作者是如何塑造人物的形象,从而读懂鲁迅。

三、主题思想

鲁迅作品难读的原因之一就是对其主题思想的不理解。教师在解读《故乡》的主题思想时不应局限于政治、时代因素。关于鲁迅在这篇文章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没有唯一的标准答案。根据文本内容进行分析,言之有理即可。以下是教学中常见的几种主题思想的归纳。

(一)隔膜说

《故乡》中所说的“隔膜”不是作为知识分子的“我”与农民闰土之间的“隔膜”,而是指更大层面上的阶级之间的“隔膜”。由于社会地位、生活环境等不同,便使得“我”与闰土之间的隔阂越来越大。作者深深悲哀于看到了彼此间的厚障壁却无力改变,最终寄希望于水生和宏儿能有新的生活。

(二)农村与农民问题说

小说通过闰土的悲惨遭遇,真实地描绘出辛亥革命至五四运动前后广大的中国农村面貌,反映农民的悲惨生活和遭受的巨大苦难,揭示了造成这种社会悲剧的深层原因。作者一方面表达了对农民的同情,一方面又呼吁大家关注农民问题。

(三)辛亥革命失败说

作者描绘的是辛亥革命后中国农村近十年的衰败、萧条之景。正因为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在中国社会上产生种种弊端,导致农村日趋破产,广大农民生活在困苦之中。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但过于牵强,为符合某种政治需要而落后于时代的发展。如今这种观点逐渐消失在中学教学的课案中,或是与其他说法相互融合成新的观点。

(四)农民革命说

作者在描写农民悲惨生活时寄托了自己的理想和信念,即农民终将走上革命道路,知识分子将与劳动人民统一战线,反抗压迫,追求新生活。这种观点对原文过度解读用革命政治的视角来解读作品显得有些牵强。

四、艺术特色

《故乡》作为一篇优秀的短篇小说,在艺术特色上也值得研究。在中学教学中,教师主要从抒情手法的运用和对比手法的运用两个方面对故乡的艺术特色进行解读。

(一)抒情手法的运用

作者在《故乡》中叙事与抒情有机结合起来,全文都笼罩着抒情气息。作者以自己对故乡的感受变化为暗线,贯穿全文。开篇对故乡的描写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眼前萧索毫无生气的荒村之景,就蕴含了作者深深的悲凉失望之情。而当作者回忆起瓜地中的少年闰土时,字里行间又充满了期待与喜悦之情。文中大量篇幅记录少年时闰土与“我”之间的对话,虽未直接言情,中读出作者的向往眷恋之情。再次见到闰土后作者发现两人之间已经筑起厚障壁时,感情则是怜悯的、感伤的。

全文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视角,直接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结尾处对新生活的渴望、踌躇不安,关于希望,关于路的思考,都直白地表现出来。学生在反复阅读文本的过程中会逐渐体悟作者浓郁的情感与深沉的思考,打破时空的界限,直接对话鲁迅。

(二)对比手法的运用

《故乡》中一个突出的藝术特色是对比手法的运用。其中本文又集中在环境对比与人物对比的两方面。找全找对文中的各处对比并分析如此对比的作用与意义是中学教学的任务之一。

1.环境对比

作者笔下描写了三种不同的故乡图景,分别是回忆中的故乡,如今所见的故乡和理想中的故乡。

回忆中的故乡神异美丽:“深蓝的天空”,“金黄的圆月”,“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五色的贝壳”……童年时代的故乡是充满生气的。而如今眼前的故乡却是一片萧索枯寂。“老屋残破不堪”,“瓦楞上许多枯草的断茎当风抖着”。今昔故乡之景反差之大使得作者愈发怀念向往童年时的故乡,而对眼前的故乡充满失落之情。

文章结尾处作者又幻想了一幅理想中的故乡图景,这番景象与回忆中的故乡及其相似,也许代表了作者对过去的眷恋,希望可以再重现回忆中的故乡。

2.人物对比

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人物对比时不光要从不同时期对同一个人物进行对比,即纵向对比,也要关注同一时期不同人物之间的对比。

纵向对比如少年时代闰土与中年时代闰土的比较。少年闰土活泼机灵,对生活充满激情,与“我”谈天说地毫无拘束。中年闰土生活贫困潦倒,精神麻木畏缩,与“我”之间已产生隔阂。又如通过杨二嫂的今昔对比,刻画出一个尖酸刻薄,爱贪小便宜的中年妇女形象。

横向对比在文中的例子有中年闰土与杨二嫂的对比。两人虽都为底层劳动人民,但却存在着较大差异。中年的闰土仍残留着过去的善良与朴实,而杨二嫂的冷笑,鄙夷的神色,愤愤的转身无不体现她的尖酸刻薄。闰土是取他所需之物,而杨二嫂则是统统搜罗走的强盗态度。

综上,教师在教授《故乡》这篇文章时,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出发。一是从文章本身出发,钻研文本、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对文本做出全面恰当的解读。一是从学生学习角度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和理解能力。教师着重要激发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拉近《故乡》这类经典作品与当代学生之间的距离,从而让学生在学习经典的过程中有所收获。

参考文献:

[1]李煜昆.鲁迅小说研究述评[M].四川: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1989

[2]赵卓.鲁迅小说叙述艺术论[M].吉林:吉林文史出版社,2001

[3]鲁迅.鲁迅文集[M].海南:海南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中学教学鲁迅故乡
月之故乡
《故乡》同步练习
故乡
孔乙己
例谈细胞器知识在中学教学中的延伸
阿迅一族
故乡常在我梦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