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形势下军队战斗精神的培育
2017-11-23刘靖阳陈飞鹰宋秀峰
刘靖阳+陈飞鹰+宋秀峰
摘要:本文基于军都战斗精神的现状,对当前军队战斗精神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提出培育军队战斗精神的策略,以期为推动军队战斗精神的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形势 军队 战斗精神
新形势下当代革命军人战斗精神的培育,是推动我军建设发展的重大战略指向。2014年,总政治部引发了《关于加强战斗精神培育的意见》,《意见》提出,战斗精神是战斗力建设的重要环节,是锻造部队勇打胜仗的精神基础和智力支撑,展现出对战斗精神培育的重视度不断加强。2016年,中央军委发布《关于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意见》,《意见》指出,加强军队思想政治建设,抓好专题教育,深入发动思想,把军队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决策部署上来。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我国的国际环境日趋稳定,国民的国防观念淡化,官兵价值多元化等现象凸显,新形势下加强军队战斗精神的培育显得尤为重要。
一、理论阐释
(一)战斗精神的基本内涵
军人的战斗精神代表一种状态,它包括精神意志、作战风格、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质等诸多方面,是在我党指挥下支撑军队勇打胜仗、不怕艰难、不怕牺牲、前赴后继的重要精神支柱。
(二)战斗精神的时代特征
随着部队现代化的不断推进,战斗精神的内涵也不断拓展。忠勇是基础,且要求不断增强,智能是首要,以智取胜的科学素养逐渐提高,作风是外化,优良作风表现日趋多元化。
二、军队战斗精神的挑战
(一)思想多元化
新形势下,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不断深入,军人的战斗精神逐渐多元化。宽松、和平的社会环境使官兵的思想追求更加多样化、自由化。相比战争年代,部分同志会过分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忽略了作为军人应该具备的科学素养,对于取胜战争的研究不多。
(二)忧患意识不强
忧患意识是一种前瞻思想,是在对可能遇到的风险和挑战进行充分估计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理性警觉。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的工作重心逐渐转移到经济建设上,国防和军队建设由过去立足于军事战争转移到和平建设的轨道上来,我军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没有经历真正的战争考验。这就使得一些战士缺乏对国际形势和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的认识,未能意识到合作中潜伏着动荡与不安,产生了“和平建军”、“建和平军”、“当和平兵”的思想,很多战士尚未做好即将面临战争的思想准备。于军队而言,外部的挑战远远没有想象中的可怕,最为可怕的是思想上没有意识到敌人的存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忧患意识是一种思想态度和使命情怀,体现了对民族、国家前途命运的强烈关注。
(三)渴望幸福的程度加深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逐渐富裕,人们对小康社会、幸福生活的渴望更加强烈。追求幸福生活也成为了社会热点话题。一些部队提出要提高军队展示的幸福感,让官兵过上舒适、快乐的幸福生活。在日渐发达、宽裕的社会背景下,部分战士认为,和平建设时期对戍边战士的需求已没有过去那么旺盛,人们对安乐、享受的追求增多,牺牲奉献精神相比过去的重要性有所下降,这就使部队战斗精神在整个社会大环境中显现出了强烈的不协调,培育战斗精神的难度加大。
三、培育军队战斗精神的策略
(一)用实践磨炼战斗意志
培育军人战斗精神理论基础的同时也要加强实战演练。要多组织一些实战演习,让战士们在实际中磨炼出坚强、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加强日常训练,丰富训练演练的情景设置,切实提高官兵的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增强临危不乱的定力和敢打敢拼的亮剑精神,使战士们养成坚毅的品格。
(二)管理养成优良作风
严加训练和管理是培育战斗精神的重要方法。结合军事训练纲领内容,制定出科学规范的系统和计划,根据战斗精神的侧重点不同,可以分成磨砺血性、砥砺士气、振奋精神等不同模块,规范训导,树立明确的爱军精武导向。充分发挥警营环境对战士的熏陶作用,将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和军营活动紧密结合,开办各种有关战斗精神的补习班,培育战斗精英,改善学习环境。
(三)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始终坚持思想政治教育在战斗精神培育中的中心环节地位,既要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培养战斗精神的生命线、培育工作的首要任务,也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战斗精神的整个培育过程,渗透到实战化训练、重大演训活动、非战争军事行动等大项任务中,积极构建保障战斗精神可持续推进进行的有效制度机制,做到融入经常、常态培育、长效保持。另外,要强化战士们的忧患意识,严格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帮助展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定期组织战士们参加思想教育培训,聘请专家学者为战士们讲解思想政治课题。
(四)积极构建战斗精神培育的教育机制
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发挥组织领导作用,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统一引导,明确责任分工,按期研究部署、检查督导考评推动、总结講评,高度重视主体力量队伍建设,推动教育落实于实际。各级党委、政治机关、政治干部承担好责任,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定期或结合阶段性工作任务开展,了解战士的思想状态,部署阶段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点,制定思想政治教育计划,努力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时代性和感召力。注重抓好上层建筑,科学统筹安排,健全内容体系,完善制度机制,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作用。
参考文献:
[1]赵曙光.新形势下培育战斗精神面临的挑战[J].军队政工理论研究,2013,(04).
[2]张明,杜宇.新形势下基层官兵战斗精神培育的教育路径探析[J].军队政工理论研究,2016,(03).
[3]孙其昂.政治思想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象[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