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童年的秘密

2017-11-23徐凯文

三联生活周刊 2017年46期
关键词:译者出版社孩子

作为深爱他们的父母、老师,我们要理直气壮地做好“童心”的守门人。

当《三联生活周刊》的编辑和我联系,请我写一篇关于童书或者说童年阅读的文章时,我的第一个想法是:“童年在哪里?”

走进书店,我们大概会发现在儿童读物部,充斥的是各种教材、教辅材料、考试秘籍、习题大全之类,而那些童话、儿童文学作品之类往往委屈地躲在一些角落里——因为他们有另一个的名字叫“闲书”。

大概没有哪个学科比心理学更加重视童年对人的一生的重要性了。如果一个人出现了心理的困扰和痛苦,心理学家们往往会从他的童年中去找寻答案,并且坚信答案就在童年。例如童年早期的寄养经历会使得人在生命的早期没能建立起基本的安全感和对人的基本信任,乔帮主的种种人际关系的劣迹和对金钱的渴求便可以从他两次被亲生父母和养父母抛弃的经历中得到印证。再如童年期的创伤性,虐待性经历也会使得人性格扭曲,出现被称之为人格障碍的心理疾患。一般来说心理成长发展,人格完善的关键期也在童年,所以中国有“三岁看到老”之说。

中国的家长们也许也是全世界最重视童年的家长,独生子女的政策使得这种重视程度空前地强烈。大约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的“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零岁方案”等充满着广泛性焦虑障碍(对未发生的、不明威胁的焦虑)式的口号把这种重视和焦虑,恐慌也体现得淋漓尽致。为了应对這些无名的、预期而并未发生的焦虑和恐慌,各种早教机构、课外辅导机构、兴趣班应运而生,并且呈现出一种共谋的态势,即各种高度商业化的课外辅导机构成为家长们对子女的各种焦虑的解药,而进一步激发或者制造家长的焦虑则是最有效的商业模式。这些抗焦虑的药物越吃耐药性越强,因而越吃越多。在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的中国,家长们却被各种教育的开支压得喘不过气来,关于这一点看看学区房高昂而坚挺的房价便知道了——这个世界大概没有比焦虑和恐慌更能够推动消费的了,我把这个叫作“焦虑经济学”。在各种马上就可以得到的利益驱使下,成功地使得学习、知识、兴趣都成为商品,同时具有反讽意味的是,兴趣班在摧毁孩子的兴趣、想象力和创造力,课外学习班成为摧毁学习动力的有效方式。

焦虑的特性是特别容易传播。在这样的集体焦虑推动下,孩子们,那些最被“关爱”的孩子们必然会是这些焦虑和压力最终的承担者,毕竟无论怎样,作业得他们去做,琴得他们去练,比赛得他们去打,考试得他们去考的。

作为父母的我们,也许可以回想一下,当生命中最神奇而美妙的礼物——孩子到来的时候,我们的初心愿望是什么?我想大概就是希望命运给我们一个健康、健全的孩子。12年前我女儿出生时,虽然她因为在羊水里浸泡了9个多月皮肤显得皱巴巴的,一点也算不上好看,还因为刚离开温暖的子宫那么不情愿地哭泣着,但当我和妻子看到女儿第一眼,看到她一切健康健全时,我们顿时泪流满面,一种从未有过的幸福感充斥着全身心。

那一刻,我们从未想过需要她有一个优秀而成功的人生。

随着女儿一天天长大,她总是那么简单、聪明、美好、快乐、自然,以及因此完美——那个会哭、会闹、会调皮,有“缺点”的不那么“乖”的本真而身心健康的孩子。一天劳累的工作下来,只要看到那么天真、自然、快乐的她,即便她在沉睡中,都会使得我那一刻全身放松,无比幸福愉悦——那一刻是我在向她学习应该如何活着。

但如果我们因为自己的焦虑不安(难道不是吗?哪个孩子会自己想要成人定义的“成功”),因为我们如此爱他们,便开始在孩子的人生里添加进优质幼儿园、各种才艺、课外辅导班、重点小学、重点中学时,并且因为竞争,所以只有通过不断提高考试难度,增加学习内容来拔苗助长来超越别人时,也许家长眼前的焦虑一时得以缓解了,但孩子们的童年被剥夺了,本真的童趣没有了,眉头开始紧皱,自然而美好的笑容消散了。

我从事心理健康工作20年了。20年前寻求心理健康帮助的人可以说是门可罗雀。大约在14年前,我和一个同行讨论,心理健康工作在中国究竟会不会被需要,经过讨论后我们得出了乐观的预期——大有可为,前程似锦。因为在2000年以后精神病院的病员结构开始发生重大的变化,越来越多的焦虑、抑郁障碍患者逐步成为门诊和住院病人的主体,而其中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大中小学学生病人大量增加。当然,还有著名的“网络成瘾”。“网络成瘾”原本就是一个伪问题,并且成年人一方面发明网络和各种网络游戏去把吸引孩子们以攫取财富,另一方面又去指责孩子们网络成瘾。当父母和老师没有担负起应有的教育责任,而是给孩子们越来越大的压力导致他们逃避到网络世界里以换回一点自尊和快乐时,成人们非但没有自省,反而用给孩子们贴上“网络成瘾”的标签,甚至把他们送进集中营般的戒网瘾学校和医院(那是另一笔大生意)来应付他们的挫败和焦虑。我曾经有一个来访者,反复自杀自残,在我给他危机干预的时候,他告诉我,他是靠打游戏才活到现在,而他的父母恰恰是超级牛校的教师。

从5年前起,在我的临床工作中,又发现更加突出用以往心理学理论很难解释的一类问题。这些受到严重心理困扰的青少年,大学生表面上看起来一切都好,甚至堪称完美。但是一个个微笑着的、乖巧又成绩优异的孩子们,却陷入情绪低落,兴趣减退,对任何事情都快感缺乏。他们有一种对被肯定和赞许成瘾般的需要,但同时有对被评价感到焦虑、恐惧甚至愤怒,他们不允许自己表现不好,但即便表现好了也只是不难过而已,并不足以使他们感到快乐。他们往往家境优越、丰衣足食,但却找不到自我,常常陷入深深的迷惘和痛苦中,甚至为了缓解这种迷惘和痛苦,会出现学习成绩优异者厌学、厌恶恐惧考试,乃至自杀自残行为。我把这类现象称之为“空心病”。这种现象其实并非中国独有,实际上很多类似的情况在西方社会包括日本早已出现,会被叫作“存在虚无”“活死人综合征”“无聊神经症”等。

在我女儿上小学的时候,有一段时间学校要求每天要读一段《大学》,我便和她一起学习。实际上这也是我第一次读“四书五经”。在100多年前中国被西方的坚船利炮打开国门之前,中国古代的教育和科举主要考的就是儒家经典。“四书五经”、八股文究竟学的是什么,考的是什么呢?我想在这些儒家经典中主要传承的是文化和价值观吧,也就是说是怎样做人、做什么样的人、做什么样的中国人。但经过近代的百年屈辱,中国从泱泱大国、万国来朝到被西方列强任意凌辱后,国人开始反思并认为是自己的文化出了问题,从新文化运动、洋务运动开始全面向西方学习,开始了富国强民的100年,取得了今天的成就。

所以教育的内容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代教育无疑是以各种知识作为主体的,语数外、史地政、理化生。尤其是在应试教育日益走向商业化、功利化的趋势下,对人的培养,对人精神世界的充实和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教育也越来越让位于可以更加精确衡量与考核以及有用的,可以变现的知识、技能的教育,甚至大学教育也在某种程度上矮化为以就业为目标。而在中国物质日益丰富,社会财富的积累到了相当的程度,对于初步富裕起来的国人来说,父母投入大量的金钱和精力,学区房、奥数班、兴趣班、各种考级,一路上披荆斩棘,打怪练级,提高一分干掉千人,童年乃至青少年被所有这样的学习所占据乃至摧毁,父母含辛茹苦,孩子怨声载道,家庭亲子战争频发,最后孩子拿出撒手锏拒绝学习,乃至各种抑郁、焦虑、强迫、自杀自残,成为像我这样的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和精神科医师的病人。

即便一切顺利达成从优质幼儿园、重点小学、重点中学、“211”、“985”大学,乃至研究生的理想目标,现在“90后”“00后”的一代开始提出这样的问题,然后呢?就业、找一份高薪的工作、结婚、生子,然后开始新的一轮为一份好工作的人生。问题是新的一代人已经不需要那个高薪工作带来的物质上的满足了,他们原本就出生在一个丰衣足食的盛世,物质上的满足将越來越不会是年轻一代的追求,更何况要付出那么沉重的毁掉童年的代价。“空心病”问题的出现,我想恰恰是人们盲目追求物质上的刺激和满足,忽视了心灵的成长和滋养的结果,我们以及我们的孩子空掉的那个心,是为了即时的满足而放弃的人本该丰富、符合人性的那部分心灵。

童年阅读什么?也许可以理解为阅读为什么、教育为什么的问题。我想,心理学是一门为人们减少痛苦,提供更多幸福和充实的人生服务的学科。童年是影响和塑造人的一生的关键时期,书籍传承知识,更加传承人类对真善美的体验。如果阅读不是为了读者阅读中的感动、思考、体验,而只是要完成标准化的任务,那无疑阅读会变成苦刑;而如果阅读不能引领人充实和完善自己的精神世界,帮助我们不仅在物质上,更加在精神上丰富和满足自己,那阅读也是失之浅薄的。而这一点,无论是父母还是教师是有责任去引领的。

作为一个“70后”,我的童年是在改革开放初期的80年代。那是一个经历“文革”浩劫后百废待兴的美好年代。买书还是一件比较奢侈的事情,我阅读的大多数书籍都来自于图书馆。

在我的童年书单里,有《射雕英雄传》里的中国文化和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豪情,有《说岳》里的对民族、国家的认同和热爱,有四大名著里中国历史和文化,也有《上下五千年》《世界五千年》里人类历史的渊源起伏、民族国家的兴衰,从《五角丛书》里的各种知识、奇闻轶事,而《三毛全集》让我初窥平凡人爱情和生活的快乐,汪国真、席慕蓉、舒婷等人的诗歌也许并不高深,但至少有直达内心的美好感受。还有一纸风行30年的杂志《读者》,温情而美好。

在我的童年书单里还有一本不那么知名的书《大地的儿子》,确是我第一时间回想起来的童年读物。这是一本讲述周恩来总理的传记文学,从这本书里,我读到了十二三岁时周总理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从此人生有了终生认同的人格。

那么什么是一本好的童书?

从心理健康与幸福的角度,我觉得:

它是传递美好情感的,文笔优美,因为孩子需要快乐和美好的体验。所谓美。

它是传承积极价值观和文化的,因为千年传承的价值观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文化是根和自我认同形成的基础。所谓善。

是真情实感,源于现实,真诚的生活态度,符合人性本真的。所谓真。

它是促进亲子关系的,这也许是童书的一个重要的功能和特点,父母和老师的功能并不只在提供书本本身,更重要的是陪伴孩子一起阅读与成长。所谓亲密关系。

它不应该是宣扬消极、血腥、暴力、性和自杀、自残的。在西方经历了物质主义、消费主义和功利主义的文化后,作为对这些文化的迷惘和对抗,也滋生出暴力、颓废、丧文化,也表现为各种儿童、青少年的心理问题,例如吸毒、自杀自残、混乱的性关系等。作为深爱他们的父母、老师,要理直气壮地做好童心守门人。

童年本来快乐,童年影响我们一生,它们传承文化与智慧,塑造我们人格,形成我们的“三观”。给自己珍爱的孩子怎样的心灵养分,要帮助他们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获得身心健康的、快乐的,真、正、善、美且有智慧的因而拥有充实幸福的人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父母和教师的选择。

那么,作为父母和教师,负起责任来,用心挑选好书,许给孩子们一个天真的童年和美好的人生吧。

〔徐凯文:北京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副教授;北京大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副主任;北京和睦家医院(UFH)执业精神科医师;中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学注册工作委员会注册督导师/伦理委员/秘书长;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理事;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社会精神医学组委员〕

(封面故事部分用图由小中信、爱心树、启发供图)

王志庚推荐书单

《海底的秘密》

(Flotsam)

作者:[美]大卫·威斯纳

出版社:河北教育出版社(2008年12月)

《想象力》

作者:[英]诺曼·梅辛杰

译者:董海雅

出版社:接力出版社(2016年11月)

《米莉的帽子变变变》

作者:[日]喜多村惠

译者:方素珍

出版社:未来出版社(2011年6月)

《阿罗有枝彩色笔》

作者:[美]克罗格特·约翰逊

译者:孙晓娜

出版社:接力出版社(2004年1月)

《洞》

作者:[法]埃尔维·杜莱

译者:赵佼佼

出版社:接力出版社(2015年2月)

《圓白菜小弟》

作者:[日]长新太

译者:彭懿

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2007年6月)

《小真的长头发》

作者:[日]高楼方子

译者:季颖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2014年4月)

《威斯利王国》

作者:[美]保罗·弗莱舒门

译者:杨玲玲/彭懿

出版社: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2011年1月)

《跑跑镇》

作者:亚东 著/麦克小奎 绘

出版社:明天出版社(2015年2月)

《骑着恐龙去上学》

作者:刘思源 著/林小杯 绘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7年6月)

徐凯文推荐书单

《神奇的收费亭》

(The Phantom Tollbooth)

作者:[美]诺顿·贾斯特 著/ [美]朱尔斯·费弗 绘

译者:张加楠

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

出版年:2012年1月

《女生日记》

作者:杨红樱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出版年:2000年8月

《没头脑和不高兴》

作者:任溶溶

出版社: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出版年:2004年1月

《窗边的小豆豆》

作者:[日]黑柳彻子 著/ [日]岩崎千弘 绘

译者:赵玉皎

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

出版年:2011年1月

《小女孩的优雅书》

作者:[英]罗斯玛丽·戴维森/ [奥地利]萨拉·瓦因

译者:刘万超

出版社: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年:2013年10月

《女生万岁》

作者: [法]塞韦莉娜·克洛夏尔/

[法]塞西尔·于德利兹埃/ [法]奥德雷·热萨

译者:戴雨辰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2011年9月

《时间的女儿》

作者:八月长安

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

出版年:2017年4月

《哈利·波特》(全八本)

作者:[英]J.K.罗琳

译者:苏农/曹苏玲/马爱农/马爱新/蔡文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年:2000年9月至2016年10月

《鲁西西全传》

副标题:给女孩子看的童话

作者:郑渊洁

出版社: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

出版年:1988年2月

《大学·中庸译注》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出版年:2013年2月

猜你喜欢

译者出版社孩子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的适应与选择
我等待……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今日華人出版社有限公司
石油工业出版社
元话语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研究
从翻译的不确定性看译者主体性